新書推薦:

《
量价狙击:精准捕捉股市机会(新时代·投资新趋势)
》
售價:NT$
403

《
万有引力书系 万川毕汇:世界环境史国际名家讲座
》
售價:NT$
449

《
企业可持续发展/ESG工作实用手册
》
售價:NT$
235

《
卧榻之侧:赵匡胤、李煜和他们的时代
》
售價:NT$
408

《
HR数智化转型:人机协同与共生
》
售價:NT$
367

《
范怨武讲透中医基础理论(全2册,中医临床医生范怨武历经四年精心创作)
》
售價:NT$
551

《
怪诞行为学·漫画版——战胜拖延症
》
售價:NT$
194

《
四海资身笔一枝:唐寅的书画人生【全球33家顶级机构珍藏,全景展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艺术世界】
》
售價:NT$
857
|
| 編輯推薦: |
|
王元地编著的《中国自主创新政策评价研究》从国际、区域、部门和企业四个视角分析自主创新政策对我国科技面貌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自主创新政策的整体运行情况做出必要的评价,希冀对自主创新政策的矫正和调整,以及未来新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立足于国家发布的系列宏观数据和案例,从国际、区域、部分和企业四个视角分析了自主创新新政策的影响。
|
| 內容簡介: |
|
王元地编著的《中国自主创新政策评价研究》立足于国家发布的系列宏观数据和案例,从国际、区域、部门和企业四个视角分析了自主创新政策的影响。在国际方面,作者认为,自主创新政策有效地提升了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这种提升主要由快速增长的研发投入和高效的科研产出推动。在区域方面,该研究发现我国科技发展在区域上的“聚集”现象在自主创新政策作用下有所松动,自主创新政策对区域科技发展战略产生积极影响,即总体上增强了科技探索型区域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但是。自主创新政策对于不同类型地区的科技发展战略的作用又有所不同。在部门方面,作者通过对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及产业等部门主体及其互动关系的研究发现。我国自主创新政策实施总体效果良好,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较高。产学研合作创新和技术转移效率明显提高,但对不同部门及层次的影响效果不同。《中国自主创新政策评价研究》在企业方面,作者从理论上讨论了主要政策工具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机理。然后选择典型企业具体分析了财税政策、政府采购、知识产权质押和海外人才对企业创新的作用。
|
| 關於作者: |
王元地,汉族,1979年生,四川峨眉人。比利时哈塞尔特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丹麦科技大学博士后,四川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创新管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四川大学创新与创业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入选“四川大学人文社科青年百人计划”。研究方向为技术市场和创新国际化。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际创新管理主流期刊Long
Range PlanningTechnovation、 RD Management、Technical Forecastmg and
SocialChange、 IEEE Transactt。ons onEngineering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等发表论文数十篇。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和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各一项,2007年和2005年分别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两次、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一次。参与《中国行政体制改革30年》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和《中国发展与世界》中央党校出版社,201
3研究专著撰写工作。编著研究生教材《现代企业理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和本科生教材《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践》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目前,担任Research
PolicyRD Management、《软科学》等多种期刊的评审专家。
|
| 目錄:
|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中国自主创新政策的开启
第二节 自主创新政策解析
第三节 自主创新政策评价研究现状
第四节
政策评价及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第二章 自主创新政策影响的国际视角
第一节 中国科技面貌的国际比较
第二节
国外在华创新舞台的竞争态势
第三节 自主创新政策对中国创新体系国际化的影响
第四节 中国自主创新政策的国际影响评价
第三章
自主创新政策对我国区域创新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纲要》与后发科技地区的技术追赶
第二节 后发地区科技追赶原因之一:直接技术学习
第三节
后发地区科技追赶原因之二:吸收科技发展经验溢出
第四节 自主创新政策对我国区域科技发展战略的影响研究
第五节
基于“西三角”的创新政策作用实证分析
第四章 自主创新政策对我国部门科技结构的影响
第一节
基于部门RD投入产出的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第二节 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第三节
基于产学研合作的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第五章 自主创新政策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
第一节 财税政策
第二节 政府采购
第三节
知识产权质押
第四节 海外人才
附录技术领域与所涉及专利分类号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