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AI赋能财务:写给CFO的AI使用手册
			》
 售價:HK$ 
			458
 
  《 
			无人机技术 未来趋势与实际应用
			》
 售價:HK$ 
			857
 
  《 
			谁在研究中国:海外中国研究中心要览
			》
 售價:HK$ 
			408
 
  《 
			小白理财进阶之道:富爸爸的财富花园+财务自由笔记+有钱人穷的时候都在做什么(共3册)
			》
 售價:HK$ 
			915
 
  《 
			谎言的逻辑:洞悉谎言背后真实的心理和人性 专享版
			》
 售價:HK$ 
			254
 
  《 
			汗青堂丛书022——罗马元老院与人民:一部古罗马史(新版)
			》
 售價:HK$ 
			653
 
  《 
			陈舜臣近代史三部曲 甲午战争 太平天国兴亡录 走向辛亥
			》
 售價:HK$ 
			1158
 
  《 
			希腊精神——一部文明史(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HK$ 
			398
 
 
 | 
         
          | 內容簡介: |   
          | 《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何以可能》包括“当代哲学的思想成果与重大进展”、“哲学的自我理解与当代合理存在方式”、“形而上学问题的当代反思”、“辩证法理论的范式转换与合理形态”、“价值困境的哲学理解与价值规范基础的探寻”、“马克思哲学的观念变革”六个部分。这六个部分虽然触及不同领域与课题,但有一个内在的精神旨趣支配着它们的运思轨迹与思想展开,那就是如何以一种哲学的方式,破除种种与人的尊严与幸福相悖的抽象教条与过时观念,确立与人的尊严和幸福相适应的现代哲学观念。 |  
         
          | 關於作者: |   
          | 贺来,1969年7月生,湖南人。1996年在吉林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2000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1年任博士生导师。2008年起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2004年起任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曾赴美国斯坦福大学、英国牛津大学、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等从事学术访问。被聘为2008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7年入选国家人事部、教育部等七部委“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4年入选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主要从事哲学基础理论研究,曾出版《乌托邦精神的现实生活世界根基》、《宽容意识》、《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边界意识和人的解放》、《辩证法与实践理性》、《“主体性”的当代哲学视域》等学术专著,在40多家有影响的刊物发表论文130多篇,一部专著入选2012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文库》。曾获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和吉林省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10多次。 |  
         
          | 目錄: |   
          | 努力推动哲学观念的深入变革(代序) 第一编 当代哲学的思想成果与重大进展
 三大独断论的摒弃:当代哲学根本性的理论进展
 “奥斯维辛”与现代哲学——考察现代哲学转向的一个重要参照系
 论真理的社会生活本性
 自由观:从“形而上学现代性”到“后形而上学现代性”
 边界分析与批判:当代哲学重要的工作方式
 “边界意识”:当代哲学“和而不同”的哲学智慧
 第二编 哲学的自我理解和当代合理存在方式
 哲学的“中道”与思想风险的规避
 哲学是人幸福生活的仆人
 哲学的“民主化”趋向:理解现代哲学精神的重要维度
 超越“现实”的“现实关怀”——马克思哲学如何理解和关注现实
 “内在超越”与哲学的批判本性
 启蒙精神与哲学的当代合法性
 确立“哲学创作”与“哲学研究”的良性循环关系——对哲学发展中一个前提性问题的思考
 第三编 形而上学问题的当代反思
 传统形而上学的价值及其限度——从“生命现象”的视角看
 形而上学“元意识”:一种需要反思的哲学意识
 “形而上学批判”与“形上维度的拯救”——论马克思哲学与形而上学关系的两个基本向度
 “形而上学终结”之后的哲学主题
 马克思哲学与“存在论”范式的转换
 “认识论转向”的本体论意蕴
 第四编 辩证法理论的范式转换与合理形态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一个需要重新反省的哲学“对子”
 辩证法研究的两种出发点
 辩证法与实践理性
 辩证法与现代性课题
 辩证法的命运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后形而上学”视域与辩证法的批判本性
 论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本性
 辩证法与人的存在——对辩证法理论基础的再思考
 第五编 价值困境的哲学理解与价值规范基础的探寻
 寻求价值信念的真实主体——反思与克服价值虚无主义的基本前提
 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何以可能
 “诗性”的自我创造与个人生活的目的
 社会团结与社会统一性的哲学论证——对当代哲学一个重大课题的考察
 现代人的价值处境与“责任伦理”的自觉
 价值秩序的颠倒与现代社会的命运
 价值个体主义与道德的合理性基础
 马克思哲学“社会观”与“发展观”的现代视野——“以人为本”社会发展观的前提反思
 “主体性”观念的价值内涵与社会发展的“价值排序”
 论“宽容”的合法性根据
 第六编 马克思哲学的观念变革
 关于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理论思考
 马克思理论的哲学维度与理论存在样式的转换
 “现代性”的反省与马克思哲学研究纵深推进的现实生长点
 马克思的哲学变革与价值虚无主义课题
 马克思哲学与“人”的理解原则的根本变革
 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政治意蕴
 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信念层面的对话
 深化“主体性”研究的重大课题——从“认知主体”到“价值主体”
 哲学观念变革的三个重大议题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