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普林斯顿历史学研究指南
			》
 售價:HK$ 
			484
 
  《 
			即用是体:阳明学深度解读
			》
 售價:HK$ 
			1309
 
  《 
			山河在:一部鲜活的抗战史(1931—1945)
			》
 售價:HK$ 
			1254
 
  《 
			《庄子》中的100个哲理故事
			》
 售價:HK$ 
			429
 
  《 
			极限聊斋:王蒙神侃聊斋(精装珍藏版)
			》
 售價:HK$ 
			435
 
  《 
			2025-2028帆船竞赛规则
			》
 售價:HK$ 
			539
 
  《 
			华章大历史042——帝国的骨架:先秦、秦汉地缘政治结构变迁大势
			》
 售價:HK$ 
			539
 
  《 
			香遇中国:中华香史五千年
			》
 售價:HK$ 
			594
 
 
 | 
         
          | 編輯推薦: |   
          | 第一本单个APP全流程设计成功案例的详细分享书,以真实工作场景讲交互设计、视觉设计流程与方法,及设计师要懂的产品、开发、运营、市场,解决设计师遇到的问题。 1、《设计之下》以产品为核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设计流程和方法。写在书中的是搜狐新闻客户端UED团队一线经验的总结,不仅有很多实实在在的案例,更有对用户体验设计的思考和感悟,以及设计人员与产品、开发、运营及市场人员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2、《设计之下》由2012苹果年度最佳应用《中国古典家具》设计师董翔鹤带领搜狐新闻客户端UED团队精心打造,其工作内容围绕移动平台,包括视觉体验、交互设计、渠道运营、PC官网及自媒体后台支持。他们的生存面貌、发展方式体现了当下多数从业者的生存状态,所以《设计之下》对设计师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3、好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又要好看又要好用,《设计之下》没有花哨的语言,华丽的外衣,只是将实实在在的流程与方法裸裎给大家,点滴汇聚,与前辈、后来者分享。
 |  
         
          | 內容簡介: |   
          |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匠者,器也。处身平凡的匠人不断追求向上的设计之道。本书没有华丽的辞藻和长篇大论的理论,作者是搜狐一线的设计团队,写作过程中他们尽力还原真实的工作场景,并总结出了一些实用的经验和方法。 《设计之下》共三部分,全面讲解了用户体验设计的流程和方法。第一部分为“交互设计”,阐述了从项目启动、解析需求到原型设计的过程,并且总结了交互设计的要点:大局观、操作流程简捷、形式新颖且统一、各种特殊情况等。第二部分为“视觉设计”,阐述了界面、颜色、图标、质感、动画、切图等具体方法,以及如何与开发测试工程师们合作、寻找平衡设计与技术的方法。第三部分为“他们眼中的优秀设计师”,通过产品经理、程序员、运营、市场经理的视角,阐述了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
 《设计之下》适合交互设计师、视觉设计师、用户体验从业人员参考阅读,亦可作为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参考用书。
 |  
         
          | 關於作者: |   
          | 搜狐新闻客户端UED团队隶属于搜狐新媒体中心,成立于2012年,专门负责搜狐新闻客户端产品的体验设计。工作内容围绕移动平台,包括视觉体验、交互设计、渠道运营、PC官网及自媒体后台支持。团队始终致力于提升搜狐新闻客户端的用户体验,改善阅读及获取资讯的方式。六人团队小而弥坚,个人与团队共同成长。我们的生存面貌、发展方式体现了当下多数从业者的生存状态,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和您分享一些案例思考和感悟。 |  
         
          | 目錄: |   
          | 第一部分 交互设计 DESIGN FOR THE UNCONSCIOUS 第 1 章 项目启动
 1.1 从想法到项目5
 1.2 什么是项目 5
 1.3 项目启动会 6
 第 2 章 解析需求
 2.1 交互设计的“五要素” 14
 2.2 阅读产品文档 15
 2.3 交互模型 17
 2.4 功能系统 23
 2.5 信息架构 26
 2.6 工具和方法 30
 2.7 小结 31
 第 3 章 原型设计
 3.1 概念设计 35
 3.2 低保真原型 36
 3.3 高保真原型 48
 第 4 章 交互设计师有话要说
 4.1 大局观 66
 4.2 操作流程简捷 68
 4.3 交互形式新颖且统一 75
 4.4 反馈提示 81
 4.5 动画的重要引导作用 91
 4.6 考虑到各种特殊情况 100
 4.7 尊重平台特性 了解技术限制 106
 第二部分 视觉设计 BEAUTY IS ORDER
 第 1 章 准备
 1.1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113
 1.2 UI设计师的伴侣——Photoshop 115
 1.3 开始前要做的功课 120
 第 2 章 界面设计
 2.1 风格 131
 2.2 布局 134
 2.3 被放大的标题 134
 2.4 不同平台的特殊区分 135
 2.5 同类之间的归纳 136
 第 3 章 你的界面是什么颜色
 3.1 颜色和情感 140
 3.2 主色和辅助色 141
 3.3 乱花渐欲迷人眼 142
 3.4 那些微妙的渐变色 143
 3.5 强调色的适当运用 145
 3.6 界面上的特殊色 149
 3.7 小结 151
 第 4 章 优美的图标
 4.1 哪些地方可以运用图标 154
 4.2 风格鲜明的图标 159
 4.3 表意 161
 4.4 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图标 167
 4.5 实例 184
 第 5 章 界面质感
 5.1 拟物 194
 5.2 扁平 198
 5.3 质感 198
 5.4 小结 199
 第 6 章 锦上添花的 UI 动画
 6.1 辅助建立完整的层级关系 203
 6.2 让操作变得更有趣 206
 6.3 指示性的动效 208
 6.4 画龙点睛 210
 6.5 平台区别 212
 6.6 小结 212
 第 7 章 切图
 7.1 平台的不同特性 214
 7.2 寻找自己高效的切图方法 219
 7.3 标注文件 227
 7.4 小结 228
 第 8 章 开发与测试工程师们的建议和看法
 8.1 共同推动梦想的实现 230
 8.2 确保实现品质 232
 8.3 最终的取舍 233
 第 9 章 给设计点灵魂
 9.1 优雅的等待 236
 9.2 隐藏的情怀 239
 第 10 章 关于品牌的二三事
 10.1 无形的价值 243
 10.2 脚踏实地 243
 10.3 实践出真知 252
 10.4 小结 258
 第三部分 他们眼中的设计师 MAGICIAN
 第 1 章 产品经理有话说 260
 第 2 章 设计在上开发在下 264
 第 3 章 运营眼中的 UED 271
 第 4 章 一个市场人的自白 274
 |  
         
          | 內容試閱: |   
          | 4.2操作流程简捷 从小到大看的电视剧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某时期各台都播,但基本只会播一遍,之后就被淡忘。第二类则是首播便吸引了不少粉丝,引发了大量的讨论。之后也常常重播,每次播出都有不错的收视率。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两类电视剧间的差距呢?是演员、画面还是制作呢?或许和这几个因素都有关,但最主要的还是剧情。观众或许一开始会被演员阵容和画面吸引,但如果最后发现剧情不吸引人甚至不连贯不合理,越看越无趣也难免控制不住转台,不可能得到长期的好收视率。
 产品也是一样,视觉设计可以赋予产品迷人的外表,但实际用起来的感受和交互设计也是分不开的。如果交互设计就像编剧,交互文档就是剧本。交互文档展现了产品的所有功能,每个功能都由一个个单独的画面通过指示性的箭头互相连接而成,这相连的方式便是操作流程。操作流程就像是剧情,但这剧情追求的恰恰与电视剧相反。电视剧追求的是悬念不断、跌宕起伏,太平淡了就抓不住观众。而产品的操作流程追求的恰恰相反,流畅和平顺是基本需求,用起来越轻松越抓得住用户的心。
 何为“简捷的操作”大约不必多说,每个人在刚开始使用某个电子产品或应用的时候心里都会有一面明镜,不依赖经验、自然形成的感受就是最好的判断标准。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些例子来探讨一下如何设计出简捷的操作流程吧。
 1. 使用自然思维而不是程序思维
 作为设计师多年来都接触着各种电子产品和应用程序,早已成为了专家级用户。我们对很多功能和设计都已熟悉,新安装的应用稍微研究一下便知道怎么使用。我们已有能力在面对电子世界时从容不迫,但这同时也容易让我们觉得“理所当然”。我们理解各种页面和层级的结构,就以为用户也能够理解;我们能很顺畅地使用各种功能,就以为用户也会使用。运用如此程序思维设计出的交互也许没有大问题,但纵使再简化的操作流程,也无法在人性化的层面上前进一小步。
 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iOS和Android系统上对于删除应用的设计。iOS在删除应用时只需在屏幕上长按,待图标们开始抖动并且出现小X时,点击要删除的应用图标上的X即可,图标没有了意味着程序不在了,与在现实世界中扔掉物品差不多。(图1-4-3)而在Android的原生系统上,长按应用图标只能用于添加快捷方式,像是沿袭了PC上的逻辑。要删除应用要进入“设置”→“应用程序”→在列表中找到并点击要删除的程序→新打开的页面上展示了一堆应用程序信息的页面,终于能点“卸载”按钮了。有不少极客觉得iOS设备过于简单就像玩具一样,但正是玩具一般的、孩子和老人都能无障碍使用的才是最贴近人自然思维的设计,才能真正做到简捷好用。(图1-4-4)
 类似的例子还有“进入编辑模式”。进入另一种模式其实是非常程序化的思维,自然中并没有另一种模式这回事,有的只是直接对目标物体进行操作,所以不如就让用户对对象直接进行操作吧。想想Clear快速划去一条条便签时的畅快感,如果加上个编辑按钮,先进入编辑模式再一一勾选要删的便签该是多么扫兴。(图1-4-5)
 2. 围绕用户的目的和行为来设计
 ………………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当用户的目的和行为不同时,所适合的操作流程是不同的,对“简单快捷”的考量标准也不同。在对操作流程本身进行埋头钻研前,不如先从试图理解用户出发,设身处地来思考用户的所想、所需,透过用户的视线来审视和观察、来判断操作流程是否真的简捷。
 3. 少点一下就更方便了吗
 4. 将常用功能提前
 5. 不妨遵循已经成型的用户习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