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浪淘沙:从五代到十国(王宏杰五代史三部曲系列 一部生动而富有深度的乱世长卷 一幅反映人性的丰富画卷
》
售價:NT$
490

《
第八个侦探
》
售價:NT$
305

《
情结(精装)俄狄浦斯情结/该隐情结/自卑情结/救世主情结…… 在诉说与倾听中打开心灵的窗户,探索情结
》
售價:NT$
281

《
台湾百科全书历史篇
》
售價:NT$
857

《
建安 英雄的绝响(214—219)
》
售價:NT$
301

《
经纬度·何以中国·周秦之变:地理·人文·技术
》
售價:NT$
500

《
永劫馆超连续杀人事件:魔女决定与X赴死
》
售價:NT$
281

《
财富心理学:通向富足人生的50个想法
》
售價:NT$
383
|
| 內容簡介: |
|
《地方税收与区域经济》是河北省地税局在2011年度全系统优秀科研成果中精心筛选出的重点调研文搴,主题是地方税收与区域经济发展,分别从促进环渤海经济发展的税收研究、构建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的税收思考、税收促进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探讨和关国地方税收(收入)的分析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针对发展巾的难点、焦点问题,提出了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政策建议。
|
| 目錄:
|
序
促进环渤海经济发展的税收研究
总报告促进环渤海经济发展的税收研究
分报告一加强部门和地区合作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
分报告二税收促进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研究
分报告三辽宁沿海经济带税收政策研究
分报告四税收促进河北沿海经济发展的研究
构建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的税收思考
总报告构建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的税收思考
分报告一承德市地税局关于构建环首都经济圈的税收思考
分报告二构建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地税部门大有可为
分报告三廊坊市地税局关于构建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的税收思考
分报告四保定市地税局关于构建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的税收思考
税收促进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探讨
从经济税收看河北经济结构调整
从地税税收结构谈我省第三产业发展
从我省工业七大行业税收看经济结构调整
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推进旅游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税收思路探讨
发挥税收在调节初次分配领域的作用
从地税1~8月份税收看当前沧州市工业运行状况
保定市“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与地税收入互动的探析
关于“一城五星”地方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促进冀南新区建设的税收思考
关于发挥地税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报告
关于地方税收(收入)的分析报告
河北省地方税收运行态势分析与展望
河北地税新增税源发展现状分析
关于提高地税收入对一般预算收入贡献率的分析与建议
唐山市地方税务局“十二五”期间税收倍增预测分析
关于廊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快速增长的调查分析
衡水市地税宏观税负现状及政策建议
关于促进邢台市市本级税收增长的分析与思考
关于邯郸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贡献率的调研分析及政策建议
|
| 內容試閱:
|
1.现行税制结构抑制了“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前文分析指出,与其他沿海地区相比,环渤海经济圈雄厚的工业基础、丰富的资源优势是其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但是,我国现行税制的划分,难以将这些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
(1)地方可用财力不足与优化发展环境的两难抉择
现行的分税制,地方缺乏主体税种,营业税逐步成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单税种收入一般占地方税收收入的30%以上。从产业划分来看,营业税主要来源于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中的建筑业。但是环渤海经济圈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由此导致该区域营业税收入比重较低,限制了地方可用财力的增长空间。优化经济圈发展环境亟待改进基础设施、实施优惠政策、提升政府服务功能,这些无疑都需要充足的地方可用财力作为保障,但是由于现行税制和产业结构的双重影响,使环渤海经济圈内各地方政府面临着两难抉择:一方面地方政府为增加可用财力,会在税收权限内提高征收额度,但这必将对区域竞争力产生负面影响,如:现行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实施中,地方政府往往采取扩大一类地段,依上限税额征收的方法提升收入水平,这必将加大区域内企业的税收负担,挫伤企业投资扩大再生产的热情。另一方面优化发展环境需要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却以牺牲地方财力为代价。
(2)现行资源税制度抑制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
环渤海经济圈的能源储量居全国首位,2010年原油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7.77%,原盐产量占全国的46.73%,煤炭、铁矿石等产量也位居全国前列,本应具备十分明显的经济优势,但是,长期以来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制约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这种状况的形成与我国现行资源税税收制度直接相关,一是现行资源税中海洋石油的资源税全部为中央收入,地方付出了建设、维护以及环境代价,却得不到任何收益,不仅削弱了地方政府的财力,也影响了地方政府对海洋石油合理开采的积极性;二是资源税改革步伐较小,多数资源依然实行从量计征,税率设计偏低且与资源产品的价格明显脱节,使得输出地区的资源价值以较低价格转移到其他地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