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钩针编织曼陀罗花样
			》
 售價:HK$ 
			305
 
  《 
			两晋南北朝史 一口气看懂两晋南北朝史
			》
 售價:HK$ 
			347
 
  《 
			这样吃 长得高 临床营养师和新手父母的儿童营养指南 专注解决0到16岁孩子营养问题
			》
 售價:HK$ 
			265
 
  《 
			暗黑历史书系·古代战争史
			》
 售價:HK$ 
			500
 
  《 
			索恩丛书·马克斯·韦伯:跨越时代的人生
			》
 售價:HK$ 
			505
 
  《 
			无路之路
			》
 售價:HK$ 
			305
 
  《 
			棒针编织阿兰花样背心马甲
			》
 售價:HK$ 
			305
 
  《 
			大明300年 推演关键性事件 锁定冲突 重构大明300年棋局 剖析帝国兴亡的核心规则
			》
 售價:HK$ 
			347
 
 
 | 
         
          | 編輯推薦: |   
          | ◎献给所有站在青春十字路口迷惘的孩纸们 800澳元+300名司机+15000公里+180天人情债=暖暖的答案→→→→
 
 ▲当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去谈一场刻骨铭心的恋爱,不过从没有试过的生活,整天宅在屋里,挂在网上,刷着微博,干着80岁老奶奶都能做的事情,你要青春有毛线用?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旅人总是可以放弃一切,说走就走。但一个旅人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很多人总是可以强迫自己生活在别人建构的世界和规则里,日复一日为别人卖命,却不能做自己。
 
 ▲人的一生中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次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为说走就走的旅行。要是能把二者结合起来,那就是一份完美的答卷。
 
 ▲我很鼓励一个人去旅行,那是最不孤独的方式。一个人,很容易可以发现每个地方的小声音、很快地融入当地;而一个人在异地,别人也更乐意主动帮忙与分享。假设这趟旅程,我不是一个人,我想就不会有这些故事出现。
 ▲旅行不是离开,而是为了更好地找到回家的路。在没有找到答案之前我们可以到处走,只是别忘了家还在那头。
 ◎本书独特看点:
 1.搭便车教授暖暖告诉您如何以最少的钱,游玩世界上最美丽的国家。
 
 2.90后
 |  
         
          | 內容簡介: |   
          | 暖暖,绰号搭便车教授,原名蔡慧蓉,之所以叫暖暖,是因为渴望用拥抱温暖他人,也渴望被他人用温暖拥抱。1990年生,从小就爱天马行空地做梦。 
 高三那年,因为一个偶然的原因,与老师发生冲突,突然对人生产生了怀疑,于是愤而离校,揣着800元澳币,远赴欧洲,从法国开始了欧巴罗的搭便车之旅,先后抵达比利时、荷兰、德国、丹麦、瑞典、挪威、芬兰、爱尔兰、苏格兰、意大利、瑞士等12个国家;走过都会、村庄、城堡、草原、高山、峡谷、森林、湖泊、冰河……历时180天,行程超过15000公里。
 有一天突然在车上顿悟——旅行不是离开,而是为了更好地找到回家的路。于是决定回到台北,在逃学6个月之后顺利从高中毕业。
 
 一车一世界,每一辆车都是一个欲说还休的故事,当她踏进车门的刹那,和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的那刻有什么区别么?对于司机来说,我们不光是乘客,还是入侵的外来客。我们只有敞开心扉,信任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2008年,曾出版《18岁的成年礼》,记录搭便车环游台湾的成长记事。这是作者的第二本书,讲述了她搭便车环游欧洲的故事,作者从这次旅行过程中得到了洗礼和成长,也希冀她的故事能给更多的年轻人以启发和帮助,她搭便车的技巧值得每一位旅行者借鉴:
 ■搭便车的方式——
 
 大拇指朝上余指握拳是广为人知的国际姿势↗做牌子:直接标明要去的地方。↗直接询问停在路旁的车子。↗露大腿:大家总是这样开玩笑,但当你因此而少了一条腿,一定会有人停下来的!
 ■搭便车的人数——
 一个人是最好玩、也最容易认识当地人的选择。↗
 两个人是搭便车最好的组合,两女或者一男一女,但两男超级难。↗
 三个人以上,就算有座,一个司机正常情况下都会害怕三个陌生人在车上的,所以还是拆伙吧!
 ■搭便车的地点——
 
 先找到主要干道和对的方向,也许不一定直达,但至少可以一站一站慢慢前进↗尽量站在方便停车的路边,保护驾驶员也保护自己↗
 不要站在转角处,留一点空间让驾驶员提前看到有人在试着搭便车,不然驾驶员会被突然冒出来的你吓到↗
 高速公路上搭车是违法的,但上高速公路前的马路,不是违法的↗加油站是最容易找到便车的地方。
 |  
         
          | 關於作者: |   
          | 一个人旅行是件需要很大勇气的事。到新环境和一群陌生人相处,这很容易,但是要长期跟自己打交道与对话,却有难度。偏偏这是一个人旅行时,一定会学到的一门课。当学会和自己说话,走到哪就都不怕了。忍得了在一座城市里孤单,就能把持住在世界游走的寂寞。 如果,经历了四千公尺的高空自由落体、度过没钱有钱没钱的异地生活,以及转搭无数次便车而穿越大大小小欧陆国家,还可以在此轻松写着游记。那其实每天早上起床睁得开眼睛,都是赚到了。
 或许是乡下人的憨厚傻劲,真的将不可能都变成可能了。原名蔡慧蓉。1990年生,从小有着天马行空的梦想。为了旅行,半工半读存钱,从最初的800澳币和1张单程机票开始,至今走遍20个国家,而旅程还在继续,自己手中的世界地图,仍在随时准备安置下一个新记号。
 |  
         
          | 目錄: |   
          | 推荐01 最佳代言人 推荐02 不设限的青春
 推荐03 因为坚持,所以精彩
 推荐04 在地球上的某个角落相遇
 推荐05 独一无二的人生旅程
 自 序 所以我去流浪
 关于搭便车教授
 STATION 01_旅程的诱因
 我们都需要张开翅膀飞一次,才能知道翅膀有多硬了,能够飞多远了。
 STEP 1 澳大利亚那一年
 STEP 2 他才是坏人
 STEP 3 去找一个答案
 STATION 02_彷徨的开始
 没有尝试过就不该轻言放弃,在没找到答案之前,我最好继续走。
 STEP 1 法国
 法式初体验
 爱好复杂
 绝处逢生
 一个人的旅程
 讨一个生活
 STEP 2 比利时
 丹尼大叔
 STEP 3 荷兰
 被放鸽子
 生命的旅行
 STEP 4 德国
 火车夫妻
 碰不到的脚趾甲
 旅行的意义
 STATION 03_没有遗憾了
 我已经做到该做的、能做的了,就算在今天死去,我也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STEP 1 丹麦
 求婚记
 哥本哈根
 只爱陌生人
 STEP 2 瑞典
 一路向北
 寂寞的灵魂
 STEP 3 挪威
 挪威情人
 搭便机
 三个守护神
 蛮人
 走进北极圈
 挪威怪文化
 STEP 4 芬兰
 小镇故事多
 海滩派对
 怪老头
 快乐之地
 孩子的义务
 STEP 5 爱尔兰
 音乐节打工记
 睁眼说瞎话
 爱尔兰婚礼
 生命的魔力
 脱序爱尔兰
 一个人的时候
 变身天使
 你好,陌生人
 我就这样爱上你
 STEP 6 苏格兰
 早安苏格兰
 遭遇“遗弃”
 尼斯湖水怪
 为古堡说故事
 带你去看世界的尽头
 搭便车心理学
 给麦当劳的信
 STATION 04_想回家了
 我知道,我需要为以后的旅程做点什么了。
 STEP 1 意大利
 公主
 臭男人
 美丽人生
 多情意大利
 这些人,那些事
 STEP 2 瑞士
 两个人旅行
 再见艾瑞克
 STEP 3 回程
 再见我的爱
 独白
 回台生活
 后记 最不孤独的方式
 |  
         
          | 內容試閱: |   
          | STATION 01_旅程的诱因 我们都需要张开翅膀飞一次,才能知道翅膀有多硬了,能够飞多远了。
 STEP 1 澳大利亚那一年
 故事要从18岁那一年的澳大利亚打工度假说起。
 
 2009年,当时我仍旧是个穷学生,傻傻用拼命打工存的1万多人民币,买了单程机票、办妥签证,带着剩下的800澳元(当时汇率约为1澳元∶6元人民币)出去了。要说紧张当然紧张,因为这条路没有得退,要么顺利边打工边玩过上一年,要么赚到回程机票的钱,然后回家,无论哪一条路,至少都得经过一份工作的洗礼,否则肯定回不了家。
 所以我咬着牙、硬着头皮撑着,不怕没工作,只怕不肯做。
 
 刚开始的几个星期,我住在青年旅社里,强迫自己只和说英语的人相处,与各国的背包客接触以便交流信息。当然钱很快就见底了,于是我四处投履历,一家店挨着一家店地问,在这期间,我曾到乡下的蔬菜园食宿交换(WWOOFing)、在荒野中照顾牛羊,也曾在旅社中做清洁工作来换取免费住宿,最后在一年一度的RoyalShow(澳大利亚当地的农业聚会)里,得到第一份有支薪的工作。这时我来到澳大利亚已经过了一个半月,我领了800澳元,所以故事又从800元继续下去。
 
 不久后,我在一间四星级饭店的餐厅当外场服务生。每当客人说了自己不懂的句子,我总是似懂非懂地记着那个音,跑回厨房问同事,然后写在我专门用来记录工作或生活上刚学到的单词的小簿子上,这让我的英语口语进步得很快。
 
 在珀斯(Perth)的那几个月里,我交了大我一岁的法国男朋友D先生、存了2000澳元,和另外五个法国人,开着两部车,到处露营、游泳,睡在海边、睡在森林里,沿着海岸线横跨四千多公里抵达阿德莱德(Adelaide),各自解散,再搭便车到墨尔本(Melbourne)相会。这时候盘缠又回到几百澳元。我和D先生到东部的小镇农场采李子、采番茄、采甜椒、剪葡萄……日子过得很辛苦却很快乐,我们像甜蜜的年轻小夫妻互相扶持,又存了几千元,买了一部二手车——我人生中的第一台车。从靠近悉尼(Sydney)的地方,往北边开着车潇洒而去。
 
 整整一个月,我们和车子相依为命,那是我们的移动小屋,里面有煮饭器具、帐篷、睡袋和行李。到大堡礁(GreatBarrier
 Reef)潜水、到凯恩斯(Cairns)高空跳伞、到世界的中心——爱丽斯泉(Alice
 Spring)观看每小时会变幻不同颜色的艾尔斯岩石(Uluru)……有时我们吵架,他会出去散步,等气消了再回来哄我;有时天气冷,他会半夜起来帮我穿裤子、盖被子;有时我早上赖床,他会先起床煮早餐,再用吹风机把我暖起来;有时我掉下眼泪,觉得不会有人爱我像他那么多……
 
 最后一站是达尔文(Darwin)。我们用剩下的三个月拼命工作存钱,最紧绷的时期,我兼了三份职——餐厅服务生、服饰店销售员、达美乐外送工,短短的时间内,连同退税和卖车后,又存了近8000澳元(约5万人民币)。和爱车说再见之前,我们万般不舍,它已和我们走了超过一万两千多公里,如果以绕台湾一圈为一千公里来计算——我们已经开车绕了台湾12圈多了。
 
 那一年在澳大利亚,我把自己照顾得很好,我想家人也看到了。我从女孩蜕变成大人,从旅行发现到独立和生存,自己打理一切、安排生活、面对社会,这是在学校学不来的,也许我户头里的数字从来都不多,但就是因为少得让人必须积极,所以可以因为简单的事而感到感恩与满足!
 这是开启我世界旅行的第一步——经费、经验。
 STEP 2 他才是坏人
 我应该是要回学校的。或者说,我已经回学校了。
 
 我念过三年高中,早该毕业的。18岁那年决定先去旅行,休过两年学,20岁这年在走过澳大利亚和东南亚之后,逼自己回校园念完最后一年,却在那种忐忑不安而且还不确定是对是错的时候,我就被教官气走了。决定不再给制式教育任何机会,我已经骗自己太多次了,以为当个乖学生,学校就会给我一个美丽人生。
 故事是这样的。
 
 学校规定如果学生骑车上课,不能把车子停在校外,如果停在校内,要申请停车证,要有行车证、驾照复印件和监护人签名。我想学校是为了学生好,才有这么多奇怪的规定,否则以一个自主人来说,当然有权利把车子停在任何地区的政府停车格内。
 我把资料备齐了去问教官:“教官,我已经20岁,算是法定成年人了,监护人那栏,可以签自己的名字吗?”我也解释是因为自己住外面,不方便给家长签名。教官满脸写着“你这不爱读书又休学过两年的坏学生”说:“监护人签名就是监护人签名!不管你爸妈住哪,没给他们签名、没办好停车证,就是不能骑车来上课。如果被抓到车停在校外,就记一次小过!”
 
 已经进入社会好一阵子了,甚至独自在国外生活这么久,对于这种说法我感到莫名其妙。但我还是想着,学校是为了学生好,他们应该只是想确定家长知道孩子骑车上学这件事。
 于是和住在基隆的妈妈通了电话谈过,然后我签了我妈的名字。
 
 教官不知道是心血来潮还是存心找茬,打电话找了妈妈一番麻烦。“你女儿为什么休学两年?为什么要回学校?请问先生在家吗?”当时妈妈忙着上班,说晚点再拨电话回去,教官竟然不肯罢休。妈妈说,她和爸爸已经离婚很久,没有再联络了。
 
 “那监护人是你,还是你先生?既然监护人是你先生,那为什么上面签你的名字?”妈妈被他拷问式的态度搞得很不高兴,直说那不是她签的,就想赶快挂掉电话……
 
 “所以那是你女儿签的喽?你怎么能同意让她自己签字?你这个妈妈是怎么当的?!难道不知道怎么教育小孩吗……”他噼里啪啦地开始对我妈说教。
 
 我记得那天妈妈后来打电话跟我说:“你为什么要回台湾来?你待在国外就好了啊!一回来台湾就给我找麻烦!你知不知道你们教官竟然打电话来骂我?这种事干嘛不自己处理好?”我被电话那头残忍的字句伤得边走边哭了起来。
 
 下午六点多,我直接回学校找那位教官,那是开学第五天,好不容易我收了心不再想外面的世界,要把自己关回笼子里,跟校长保证一定把最后一年念完。
 
 “你知道这叫伪造文书吗?”他看到我劈头就骂。“教官,我希望你能打电话跟我妈妈道歉。不管我犯了什么错,你直接找我就好,不可以这样冒犯我妈。”我低声下气地对他说。他瞪了我一眼:“既然你知道是你的错,你就自己去解释。”
 
 妈妈其实一直很信任我的,虽然我这个女儿常常和别人做不一样的事,可是她心里明白我很懂得怎么照顾自己,怎么为自己做决定。车子是我自己存钱买的、出国大小事也都是我自己处理,她比别人再清楚不过自己的女儿有多么独立。
 
 “我和她说过了。我只希望你能打电话向她说声抱歉,因为她对你批评她的婚姻和教育方式很不能释怀。”我想他身为教官,也是要面子的。“我知道我签她的名字是我的错,这件事你要处罚我没关系。可是你和妈妈之间的事,是另一回事。我只希望你打个电话,和她说一声,刚刚只是在气头上才会有冒犯,这样就好了。”
 
 “我不管你!你不起这个头,怎会有这么个尾?你自己跟她讲。”教官说什么都不肯。“听着!不管一个学生今天做错了什么事!你都没有资格批评任何人的妈妈!而且我妈妈年纪比你大!你更不能这样跟她讲话!”当时我气到决定跟他用两个成年人的方式就事论事。
 
 “你再不走,我就记你一次大过!对师长不敬!”这样一争,我对回不回校园的犹豫都消失了。冷眼看着他,莫名的平静,“你以为我他妈的会很在乎这个大过吗?我都离开学校两年了,还怕不知道怎么在社会上生存吗?”我想就算要扫一辈子的地,也会比他有尊严。说完,我走了,当他再次看到我的名字,是在那张放在他桌上的休学证明书上。
 
 我内心里混乱得像打结的袜子一样,不确定肄业会对人生造成什么样的改变,但也实在不相信某些躲在教育模式里的荒谬本质,可以带给自己任何灿烂的未来。
 STEP 3 去找一个答案
 离开校园后,我开始在台湾找工作,却充满了失望和气馁。
 
 一些简单基本的工作,却要求大专学院毕业;一些业务助理的工作,薪水比劳动基准法规定的还低,做的事情多、工作时间长,却要领几个月的试用期低薪,雇主还理直气壮地要求加班、责任制,脸都不红一下。这让我的心死了一半,对人生的热情也只剩一半。
 
 我怀念起在澳大利亚打工度假的日子,虽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职业,但是做得心甘情愿,没有抱怨,而且死心塌地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怎么说呢?上班签到、下班准时离开,如果因为事情没做完想做完再走,还会被主管赶,他们觉得时间到了就该回家,事情留给下一个来接班的人就好了。
 
 当地法令规定一周工作时间不能超过38小时,主管排班时就会算好,一旦超过就依规定付加班费,周六上班多付50%的薪水、周日上班多付100%。每个月,雇主额外付规定薪水的9%当退休金,还有旅游储蓄。我才工作了三个多月,离职时连旅游储蓄的钱一起,多拿了500多澳元。
 
 很多人可能会说,那是我运气好找到有良心的公司,但我觉得,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把自己的时间卖给谁”,如果你要廉价地把自己卖给不好的公司,这也是自己选择的,不是吗?在澳大利亚,很多台湾人都忍一口气去华人餐馆工作,1小时领5澳元。(澳大利亚规定最低时薪是15澳元)我从来不去给那种地方投履历,因为那些顾主不懂得尊重员工,又为什么要为他卖命?我才不肯纵容那些人糟蹋我的时间。
 
 那,是我运气好吗?我觉得不是。这和整个社会与人们对于自己时间的认知有关系。在西方国家文化下,如果雇主涉嫌压榨劳工,他们会全部站出来抗议,就像欧洲不时有人在罢工争取权力一样。但是在华人社会,传统文化教导我们要和平、妥协、配合,大家多半默默地承受,就怕吭点声音都会被炒鱿鱼。宁愿就这样受气下去。我想,只有当大家都尊重自己且方向相同时,愿意一起去争取时,才有可能改变些什么吧!我不知道我可以为此做些什么,只好带着彷徨与期待,去看看其他国家的人怎么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