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可见者与不可见者(“梅洛-庞蒂文集”第9卷《可见的与不可见的》的全新译本)
》
售價:NT$
347.0

《
中华药商:中国和东南亚的消费文化
》
售價:NT$
296.0

《
利剑:导弹武器装备科普图解
》
售價:NT$
505.0

《
征服和平:从启蒙运动到欧洲联盟
》
售價:NT$
653.0

《
如何找到想做的事(珍藏版)
》
售價:NT$
352.0

《
算力霸权
》
售價:NT$
352.0

《
海外中国研究·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1862—1874)
》
售價:NT$
398.0

《
约翰·济慈的颂歌(大雅品牌文德勒诗歌课系列)
》
售價:NT$
407.0
|
內容簡介: |
《中间团体与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构建1901-1937》讲述了在近代中国的民族国家构建中,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已经进入国人意识,并成为改革和革命的目标。近代中国以商会、同业公会等为主体的中间团体在公共领域内发挥的重要影响,正是基于这种“人为”构建的特征。在现代国家各种制度结构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的环境下,中间团体作为弥补国家基础结构能力不足的替代物,是国家“嵌入”社会的机制。中间团体的政治化是在过渡社会政治制度形式主义特征显著的背景下的功能泛化。中间团体的自主性是国家基于社会控制与政治动员平衡的考量而赋予的。近代中国社会资本状况、资本主义发展以及由此决定的社会基础设施状况决定了社会密集的组织网络难以成为推动现代民族国家主权集中和政治民主的力量。
|
目錄:
|
序
第一章导论
一、问题提出
(一)近代中国社会组织化的趋势
(二)近代中国的现代国家转型
(三)过渡社会的中间团体
二、相关研究述评
(一)现代国家构建理论
(二)公民社会与公共领域研究
(三)对近代中国工商行业性组织及其商人精英的研究
三、研究的理论预设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理论预设
(三)关键词界定
(四)研究方法
四、分析框架与理论意义
(一)分析框架
(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第二章过渡社会民间组织的发生
一、社会发生:近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一)历史回溯:工商同业组织的起源
(二)近代中国社会的人口流动与城市化
(三)工商业者地位的提高与组织化
二、国家构建:清末以来国家转型的驱动
(一)“赋出于农”向“赋出于商”的转变
(二)新政:地方绅商的权力合法化与组织化
(三)国家介入:同业公会法规的颁布
(四)强化控制:同业公会的改组
三、民间组织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共生性
(一)民间组织研究的现代民族国家构建视角
(二)社会动员与政治控制
(三)社会控制与政治动员的张力
第三章 民间组织与宪政民主国家的构建
一、民间组织的功能泛化
(一)民间组织服务对象和职能的扩展
(二)从地方公益走向地方自治
二、民间组织政治化的制度背景:宪政民主制的失败
(一)合法政治权威的缺失
(二)军阀割据的形成
(三)地方精英权力的扩张
三、民间组织政治化的权力格局
(一)军阀:缺乏社会基础的政治权力拥有者
(二)议会:缺乏民意基础和立法权力的代议机构
(三)政党:代表派系私利的组织
(四)商会等法团组织:代表地方公益的自治机构和民意机构
四、民间组织的发展对现代国家构建实施策略的影响
(一)把合法性基础扩展到社会精英阶层
……
第四章 中间团体与党治国家
第五章国家构建的社会发生:社会资本与资本主义
第六章余论:过渡社会中间结构的嬗变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