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罗马法与欧洲:一种法律文化的历史
			》
 售價:HK$ 
			316
 
  《 
			英国大历史:时间线上读懂英国3000年,全球化视角下日不落帝国的荣光与动荡
			》
 售價:HK$ 
			301
 
  《 
			掌心物语:玩转棉花娃娃一本通
			》
 售價:HK$ 
			403
 
  《 
			永恒的时光之旅
			》
 售價:HK$ 
			449
 
  《 
			教育人类学田野研究十二讲(教育人类学研究丛书)
			》
 售價:HK$ 
			199
 
  《 
			古代以色列人及其宗教的兴起
			》
 售價:HK$ 
			347
 
  《 
			动物社会的生存哲学 : 探索冲突、背叛、合作和繁荣的奥秘
			》
 售價:HK$ 
			454
 
  《 
			猫和花草的刺绣
			》
 售價:HK$ 
			250
 
 
 | 
         
          | 內容簡介: |   
          | “乾坤万里眼,时序百代心。”诗歌,这株文苑中最先破土的树苗,沐浴着千年历史的风雨,在中华文化的沃土上成长为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守护着民族的精神家园。付民印编著的《通赏中国古诗》伴随读者穿越古代诗歌的千年王国,领略其博大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绚丽多彩的艺术风格。《通赏中国古诗》中开阔的视野、深邃的分析、独到的观点、遒劲的词句将给读者带来新的启发、新的感受。 |  
         
          | 目錄: |   
          | 上编横看成岭侧成峰——古诗鸟瞰 第一节美思妙文(穿越千古的精神盛宴)
 第二节诗心天地(博大丰富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载道教化(美政美俗的政治倾向)
 第四节思与境谐(情景合一的完美意境)
 第五节意在象中(象形文字的表达方式)
 第六节韵外之致(大音希声的美学境界)
 第七节文质彬彬(严谨灵活的音韵格律)
 第八节诗无达诂(见仁见智的艺术效果)
 下编远近离低各不同——名篇赏析
 第一节爱情·相思(蜡炬成灰泪始干)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北方有佳人/西汉·李延年
 四愁诗/东汉·张衡
 古诗十九首(其十)
 迢迢牵牛星
 上邪/汉乐府
 燕歌行二首(其一)/三国·曹丕
 杂诗七首(其四)/三国·曹植
 西洲曲/南朝乐府民歌
 相思/唐·王维
 玉阶怨/唐·李白
 子夜吴歌·秋歌/唐·李白
 长干曲四首(其一、其二)/唐·崔颢
 题都城南庄/唐·崔护
 竹枝词二首(其一)/唐·刘禹锡
 离思五首(其四)/唐·元稹
 遣悲怀三首/唐·元稹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锦瑟/唐·李商隐
 无题二首(其一)/唐·李商隐
 无题/唐·李商隐
 沈园二首/南宋·陆游
 第二节友情·相知(一片冰心在玉壶)
 七步诗/三国·曹植
 寄徐陵/南北朝·庾信
 寄王琳/南北朝·庾信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题大庾岭北驿/唐·宋之问
 渡汉江/唐·宋之问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唐·贺知章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留别王维/唐·孟浩然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杂诗三首(其二)/唐·王维
 赠汪伦/唐·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把酒问月/唐·李白
 静夜思/唐·李白
 饯别王十一南游/唐·刘长卿
 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月夜/唐·杜甫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唐·韦应物
 游子吟/唐·孟郊
 秋思/唐·张籍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韩愈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望月有感/唐·白居易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唐·柳宗元
 寄江南故人/南宋·家铉翁
 客怀/南宋·何应龙
 岁暮到家/清·蒋士铨
 第三节励志·感怀(晴空一鹤排云上)
 易水歌/战国·荆轲
 大风歌/西汉·刘邦
 长歌行/汉乐府
 短歌行/东汉·曹操
 咏史八首(其五)/西晋·左思
 于易水送人一绝/唐·骆宾王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
 将进酒/唐·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唐·李白
 行路难三首/唐·李白
 别董大二首(其一)/唐·高适
 望岳/唐·杜甫
 登科后/唐·孟郊
 秋词二首/唐·刘禹锡
 剑客/唐·贾岛
 南园十三首(其五)/唐·李贺
 致酒行/唐·李贺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冬夜读书示子聿八首(其三)/南宋·陆游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南宋·朱熹
 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
 石灰吟/明·于谦
 竹石/清·郑板桥
 狱中题壁/清·谭嗣同
 第四节军旅·边塞(黄沙百战穿金甲)
 九歌·国殇/战国·屈原
 战城南/汉乐府
 从军行/南北朝·卢思道
 从军行/唐·杨炯
 杂诗三首(其三)/唐·沈俭期
 出塞二首(其一)/唐·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其二、其四)/唐·王昌龄
 闺怨/唐·王昌龄
 望蓟门/唐·祖咏
 使至塞上/唐·王维
 凉州词/唐·王翰
 燕歌行/唐·高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唐·岑参
 逢人京使/唐·岑参
 塞下曲六首(其三)/唐·卢纶
 雁门太守行/唐·李贺
 长歌行/南宋·陆游
 第五节感遇·时事(俱怀逸兴壮思飞)
 诗经·王风·黍离
 垓下歌/秦·项羽
 秋风辞/西汉·刘彻
 古诗十九首(其一)
 行行重行行
 蒿里行/东汉·曹操
 七哀诗三首(其一)/东汉·王粲
 怨歌行/南北朝·庾信/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三国·阮籍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四)/南北朝·鲍照
 送魏万之京/唐·李颀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唐·李白
 蜀道难/唐·李白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唐·李白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唐·李白
 春望/唐·杜甫
 浪淘沙九首(其八)/唐·刘禹锡
 梦天/唐·李贺
 南园十三首(其六)/唐·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唐·李贺
 商山早行/唐·温庭筠
 贫女/唐·秦韬玉
 江上渔者/北宋·范仲淹
 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一、其四)/南宋·杨万里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二)/南宋·陆游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南宋·陆游
 示儿/南宋·陆游
 剑门道中遇微雨/南宋·陆游
 湖州歌九十八首(其六)/南宋·汪元量
 在燕京作/南宋·赵□
 杂感/清·黄景仁
 己亥杂诗三百一十五首(其一百二十五)/清·龚自珍
 第六节田园·牧歌(万壑有声含晚籁)
 归园田居五首(其一、其三)/东晋·陶渊明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客至/唐·杜甫
 村夜/唐·白居易
 悯农二首/唐·李绅
 村行/北宋·王禹偁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北宋·王安石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北宋·苏轼
 春雨/北宋·周邦彦
 游山西村/南宋·陆游
 新凉/南宋·徐玑
 约客/南宋·赵师秀
 田家即事/南宋·利登
 第七节自然·闲适(树阴照水爱睛柔)
 江南/汉乐府
 饮酒二十首(其五)/东晋·陶渊明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南北朝·陶弘景
 春晓/唐·孟浩然
 鹿柴/唐·王维
 竹里馆/唐·王维
 山居秋暝/唐·王维
 终南别业/唐·王维
 鸟鸣涧/唐·王维
 辛夷坞/唐·王维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唐·刘长卿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鲁山山行/北宋·梅尧臣
 小池/南宋·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南宋·杨万里
 第八节山水·景物(千里莺啼绿映红)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东汉·曹操
 敕勒歌/北朝民歌
 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南北朝·谢脁
 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一)/隋·杨广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凉州词/唐·王之涣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夜宿山寺/唐·李白
 望天门山/唐·李白
 黄鹤楼/唐·崔颢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
 绝句四首(其三)/唐·杜甫
 省试湘灵鼓瑟/唐·钱起
 枫桥夜泊/唐·张继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唐·韦应物
 城东早春/唐·扬巨源
 暮江吟/唐·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江雪/唐·柳宗元
 题李凝幽居/唐·贾岛
 江南春/唐·杜牧
 山行/唐·杜牧
 清明/唐·杜牧
 乐游原/唐·李商隐
 淮中晚泊犊头/北宋·苏舜钦
 泊船瓜洲/北宋·王安石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北宋·苏轼
 题西林壁/北宋·苏轼
 登快阁北宋·黄庭坚
 春游湖/北宋·徐俯
 三衢道中/南宋·曾几
 春日/南宋·朱熹
 野望/南宋·翁卷
 游园不值/南宋·叶绍翁
 庆全庵桃花/南宋·谢枋得
 自钱塘至桐庐舟中杂诗/清·刘嗣绾
 第九节咏物·抒怀(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经·小雅·鹤鸣
 诗经·卫风·木瓜
 野田黄雀行/三国·曹植
 咏蝉/唐·虞世南
 在狱咏蝉/唐·骆宾王
 咏柳/唐·贺知章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春夜喜雨/唐·杜甫
 蝉/唐·李商隐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唐·李贺
 鹧鸪/唐·郑谷
 早梅/唐·齐己
 山园小梅/北宋·林逋
 梅花/北宋·王安石
 画眉鸟/北宋·欧阳修
 北陂杏花/北宋·王安石
 食荔枝二首(其二)/北宋·苏轼
 牡丹/宋·陈与义
 悟道诗/南宋·某尼
 次潘别驾韵/南宋·汪莘
 己亥杂诗三百一十五首(其五)/清·龚自珍
 第十节咏史·怀古(极目沧波吟不尽)
 咏荆轲/东晋·陶渊明
 咏史八首(其二)/西晋·左思
 代悲白头吟/唐·刘希夷
 长信秋词五首(其三)/唐·王昌龄
 苏台览古/唐·李白
 金陵怀古/唐·司空曙
 长沙过贾谊宅/唐·刘长卿
 乌衣巷/唐·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唐·刘禹锡
 石头城/唐·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唐·刘禹锡
 行宫/唐·元稹
 何满子/唐·张祜
 金陵怀古/唐·许浑
 赤壁/唐·杜牧
 泊秦淮/唐·杜牧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唐·杜牧
 贾生/唐·李商隐
 马嵬二首(其二)/唐·李商隐
 隋宫/唐·李商隐
 台城/唐·韦庄
 己亥岁二首(其一)/唐·曹松
 明妃曲二首(其一)/北宋·王安石
 题滕王阁/北宋·王安国
 书愤/南宋·陆游
 姑苏怀古/南宋·姜夔
 越台怀古/元·萨都剌
 把酒对月歌/明·唐寅
 马嵬/清·袁枚
 第十一节叙事·长歌(滚滚长江东逝水)
 陌上桑/汉乐府
 木兰诗/北朝民歌
 兵车行/唐·杜甫
 琵琶行/唐·白居易
 圆圆曲/清·吴伟业
 第十二节题赠·酬唱(沉舟侧畔千帆过)
 沙丘城下寄杜甫/唐·李白
 梦李白二首(其二)/唐·杜甫
 饮中八仙歌/唐·杜甫
 寄全椒山中道士/唐·韦应物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寄扬州韩绰判官/唐·杜牧
 赠少年/唐·温庭筠
 戏答元珍/北宋·欧阳修
 和子由渑池怀旧/北宋·苏轼
 第十三节讽刺(直把杭州作汴州)
 诗经·国风·魏风·硕鼠
 赠花卿/唐·杜甫
 寒食/唐·韩拥
 山中寡妇/唐·杜苟鹤
 题临安邸/南宋·林升
 商歌/南宋·罗与之
 戊辰即事/南宋·刘克庄
 第十四节文论(意足不求颜色似)
 戏为六绝句(其一、其二)/唐·杜甫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北宋·苏轼
 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南宋·陈与义
 论诗/清·赵翼
 |  
         
          | 內容試閱: |   
          | 诗歌诞生2000多年以来,成千上万的诗人留下了数以万计的诗篇,卷帙浩-繁、蔚为大观,其思想内容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先秦时期,诸子们视《诗经》为经典,言必称《诗》。清人刘开说:“夫古圣贤立言,未有不取资于《诗》者也。”(《读(诗)说下》)孔子谓其子伯鱼“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荀子曰:“《诗》《书》之博也。”(《荀子·劝学》)《毛诗序》把诗分为“风、雅、颂”,释日:“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声,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古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阮元刻《十三经注疏》本《毛诗正义》卷一)随着诗歌的发展,其题材和内容越来越宽广。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把诗装进“兴、观、群、怨”的框架之中。他说:“昔吾夫子以兴观群怨论诗。孔安国日:‘兴,引譬连类。’凡物景相感,以彼言此,皆谓之兴。后世咏怀、游览、咏物之类是也。郑康成曰:‘观风俗之盛衰。,凡论世采风,皆谓之观。后世吊古、咏史、行旅、祖德、郊庙之类是也。孔日:‘群居相切磋。,群是人之相聚。后世公宴、赠答、送别之类是也。孔日:‘怨刺上政。,怨亦不必专指上政。后世哀伤、挽歌、谴谪、讽喻皆是也。盖古今事物之变虽纷若,而以此四者为统宗。”“古之以诗名者,未有能离此四者。然其情各有至处。其意句就境中宣出者,可以兴也;言在耳目,赠寄八荒者,可以观也;善于风人答赠者,可以群也;凄戾为骚之苗裔者,可以怨也。”(《汪扶晨诗序》)梨洲先生是清初著名思想家,学博识广,著作中不乏灼见,但在诗的内容和形式上如此分类概括,实在难以恭维,失之牵强附会。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诗歌,在思想内容上做出简洁、客观的描述和概括,按照“六经”及鲁、齐、韩、毛的框架,简单地对号入座是难以完成的。诗言志。诗歌创作是诗人的主观意识活动,表达的是诗人的主观愿望。诗是游弋、穿越于此岸现实与彼岸理想之间的精灵。追寻它的行踪轨迹,笔者对中国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做出如下简单概括和描述。纵向三条主线:抒发建功立业、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追求美和美感的艺术精神;探索生命意义、人与社会、自然关系的人文情怀。横向七大题材:感时、纪事;咏物、抒怀;爱情、相思;亲情、乡情、友情;边塞、军旅、战争;田园、山水;怀古、咏史。这只是一个粗略的脉络,纵横交错,紧密相连,相互包含,不是非彼即此的简单对应关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