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女性的奥秘
			》
 售價:HK$ 
			398
 
  《 
			理解人性:成熟不是看懂事情 而是看透人性 任何事件中 都别低估人性的影响
			》
 售價:HK$ 
			286
 
  《 
			看见情绪价值2(做个情绪自由的成年人 不要和别人一起欺负自己,你的情绪比全世界的期待都重要)
			》
 售價:HK$ 
			254
 
  《 
			罪案调查科:罪终迷局
			》
 售價:HK$ 
			269
 
  《 
			从达·芬奇到互联网 : 文艺复兴以来的技术与文化
			》
 售價:HK$ 
			439
 
  《 
			绑架游戏(东野圭吾相当出色的设定系推理)
			》
 售價:HK$ 
			305
 
  《 
			逆战:日本失去的三十年之警示(日本财政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金子胜深刻解读日本经济 敲响中国警钟)
			》
 售價:HK$ 
			347
 
  《 
			不要担心2小时和8公里以外的事情(一本鼓励你用“微小的锚点”稳住“巨大的不确定”的心理指南!)
			》
 售價:HK$ 
			254
 
 
 | 
         
          | 編輯推薦: |   
          | 一样的证券江湖,不一样的投机人生 它记录了一段经历;
 它梳理了一套交易系统;
 它是作者过去失败、成功的总结。
 如果说交易直指人性,那这本书直面交易,也就直面了人性。
 作者在讲他自己的故事,故事有点跌宕、充满了欲望与抗争——某次盈利的喜悦是更大亏损的伏笔,而坚守正确又需要担负痛苦与忍耐。
 与一般投资书迥异的是:书中很少有图表的堆砌,作者很少谈什么必胜的秘笈,而是把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一个人的故事或许片面,但作者并不渴望教你怎么做,只是告诉你他做了什么,做错了哪些,又做对了哪些。他18年的经历够长,几历熊牛,避免了短视。他投资阅历够丰富,契合历史的贯通,也能够纵横开阖。
 阅读本书如饮美酒,醍醐灌顶之外,还有着沉沉的、独特的回味。
 |  
         
          | 內容簡介: |   
          | 作者在讲他自己的故事,有点跌宕,充满了欲望与抗争—某次盈利的喜悦是更大亏损的伏笔,而坚守正确又需要担负痛苦与忍耐。 与一般投资书迥异的是,书中很少有图表的堆砌。作者很少谈什么必胜的秘籍,而是把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讲故事。一个人的故事或许片面,但作者并不渴望教你怎么做,只是告诉你他做了什么,做错了哪些,又做对了哪些。他18年的经历够长,几历熊牛,避免了短视。他投资阅历够丰富,契合历史的贯通,也能够纵横捭阖。
 |  
         
          | 關於作者: |   
          | 扁虫鱼 本名赵毅。一个有身份证的人。一直在金融市场的最前沿搏杀——92股票认购证开始,历经18年牛熊转换。抄过大底,1999年B股买过4分6厘的股票;逃过大顶,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11 000点抛空美国道指期货??听过、看过、经历过无数市场中精彩的故事,也曾被市场践踏得体无完肤。也许跳出这些纷纷扰扰,才能用一句话归纳这个人:
 他在生活中学习投机,又从投机中感悟生活。
 |  
         
          | 目錄: |   
          | 目录 寻找读者
 第2版序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前言
 上篇     一个人的修炼
 第1章 市场是一种情绪 ┊2
 大众总是错误的 ┊2
 股票市场零和吗 ┊4
 价值必胜吗┊8
 网易的1美元到70美元:投资股票投机做┊15
 ST海虹和它的23个板:投机股票投资做┊17
 盘面就是老虎机┊20
 截线运动 ┊25
 情绪 ┊27
 快乐与平衡 ┊30
 弹性 ┊33
 第2章 交易的密码 ┊38
 市场的真相 ┊38
 多空如开关 ┊39
 水温的启示 ┊41
 资金的虎狼之师 ┊44
 第3章 人生的一本大账 ┊48
 翻倍多少次,破产都只需要一次 ┊48
 生于梦想,死于幻想 ┊49
 投机十年,突然站在破产面前 ┊55
 “人”是最大的风险源 ┊62
 没有目标的人就会陷入贪婪 ┊67
 目标就是生产力 ┊70
 第4章 交易之门 ┊74
 给客户的信 ┊74
 盘前十问 ┊80
 什么时候更容易上涨 ┊84
 统一时间 ┊88
 离场把握 ┊90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96
 伙伴:第三方风控 ┊98
 风控(原则和策略) ┊103
 交易之钥:操作申请书 ┊105
 第5章 投机者的扑克 ┊109
 赌性的由来 ┊109
 战胜赌场 ┊112
 长期资本之殇 ┊116
 梭哈 ┊120
 第6章 危险与逃生通道 ┊126
 市场通缉令 ┊126
 心中的小白兔:盈利的错误 ┊144
 STOP!截断亏损 ┊146
 要跑,还要赶快跑 ┊151
 第7章 天底下最好玩的游戏 ┊155
 站着看盘,别坐下 ┊155
 对冲 ┊157
 套利:淘金游戏 ┊161
 2008年的黄金机会 ┊168
 头寸管理 ┊173
 用曲线管理资金 ┊179
 1 500元能做什么 ┊182
 探索的乐趣,进步的喜悦 ┊188
 下篇     功夫自在盘外
 第8章 利弗莫尔之死 ┊194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194
 杰西?利弗莫尔 ┊195
 利弗莫尔的启示 ┊198
 道德与理想 ┊200
 第  9  章 信息的解读 ┊203
 伦敦铜话 ┊204
 黄金?历史?铜 ┊211
 投机的证据 ┊217
 信息的实质:熵 ┊220
 第10章 大师的假说 ┊225
 索罗斯的思想体系 ┊226
 理性人 ┊230
 反身性 ┊236
 金融炼金术 ┊243
 假说的细节—如何精心地构造 ┊246
 第11章 交易中的神迹  ┊250
 祷告的力量 ┊250
 什么是灵 ┊253
 心与灵 ┊259
 第12章 情绪与性格  ┊261
 情绪的信号 ┊261
 性格,自我判定的性格 ┊269
 第13章 战士的修炼 ┊275
 枯坐三年的勇气 ┊275
 优秀战士的养成 ┊280
 交易七宗罪 ┊288
 第14章 杀人游戏这种游戏 ┊294
 乌合之众,相机而行 ┊294
 杀人游戏 ┊298
 后 记 推倒完美 ┊305
 趋势就曾被推倒 ┊306
 心灵交易也不例外 ┊306
 摒弃完美 ┊307
 致 谢 ┊309
 |  
         
          | 內容試閱: |   
          | 前言 660元的老城隍庙
 也许接受的最初都是从拒绝开始吧。
 与著名的南京路仅仅一路之隔,有一条叫南阳路的小马路,也就是从风格类似变形金刚的上海商城后面一转弯,你就可以来到上海静安区体育馆。里面的设施已很陈旧,1990年的某一天,一家新生的证券公司借此开了一个小门面。
 当时的人还无法理解证券公司究竟是干什么的,也不理解买卖一种叫做股票的玩意儿有什么意义。家母有些开拓精神,一天回家后,给我带来一条信息:老城隍庙的股票在那间小屋子里交易,听说买了以后将来会很赚钱,至于价格,当时是660元。
 这实在是个冷僻到静默的消息,因为即使在当时的上海,100个人中也很少会有1个人关心股票的事情,这种曾经被当做“资本主义尾巴”割掉的玩意儿又新长出来了吗?你确定?你真的确定?可是这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对于金融我当时已经有些懵懂了,新生事物在年轻人的心里还是有些土壤的。但是当我了解到100元面值的股票当时居然以660元交易时,我还是坚决地摇了摇头,“太贵了。”我说道。我用计算国债的方式衡量了股票,在历史的迷雾前,我们总是参照过去的无知。这轻轻的摇头就让我的交易生涯向后推迟了一年,也让我与最初的财富隔岸相望。我不了解的是:未来的老城隍庙股票价格会涨破万元,还不知道,即使是这万元,也只是财富之旅的起步。
 也许每段开始的最初都带有些遗憾吧,人类对新生事物的排斥与生俱来。只有当事实真实呈现的时候,我们或许才会做出这样的总结:在拒绝未知的背后往往拒绝的也是财富。
 333倍的奇迹
 1992年年初万物还是萧萧瑟瑟,上海的早春总带着浓重的寒意,但这一年人们的心正在被一种新事物搅动着,股票正悄悄展开它的神话——只要拥有这么一种与国库券稍稍不同的纸,你的钱财每天都会以0.5%的速度狂奔(这就是当年的涨停板极限)。微小的数字不算多,但如果同一年中拥有的交易日相乘,再对比当年10%左右的国债利息,你就可以明白人们心中波动的微澜了。
 微澜正在扩大。这不,仅仅两个月前,兴业房产股票的发行就险些出事。排队领预约券的人抱着棉被,通宵达旦,对于排队就等于领钱的事,谁会没有热情呢?负责维持秩序的警察焦头烂额,一场闹剧几乎以闹出人命而草草收场。
 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何况人民上面还有领导。于是在这开春乍寒的季节,一种新的需要人民币购买的、只用做认购股票摇奖的凭证—92上海股票认购证闪亮登场了。
 印刷精美,见证奇迹的92上海股票认购证。注意上面的承销机构仅有申银证券、万国证券与海通证券,可见当时的证券公司少得可怜。
 从1月19日开始至2月1日止,认购证公开发售,有效期一年,每证一号,为当年的新股摇奖依据。消息一公布,群情沸腾,我当时刚工作,同事们闻知没有不摩拳擦掌的,一个号码可以管一年的新股,别说抱着被子去排队,再加条毯子我也上啊!
 规则的修改
 公开发售的当天,我急奔最近的银行。事实总与想象相反,高高堆起的认购证旁只有一名认购者在付款,与之相对应的是银行的五位工作人员。
 “不排队了?”
 “敞开卖,随便。”
 “多少钱啊?”
 “30。”
 “中不到奖,钱还退不?”
 “改规则了,钱不退,全部捐给福利机构。”
 “噢,这样子啊,我考虑下……”我终于找到问题的正解了。
 “快买点吧,别改天买不上了。”银行人员开始推销了。
 “我再看看。” 我悄悄地隐退。蒙谁啊,麻雀都快停在那认购证上了吧。
 因为30元钱不退,此举被无数“精算师”斥为“抢钱”,群众的热情也就从云霄被打入泥端。10天很快过去,即使著名的杨百万据说也一张未买。
 见证奇迹的时刻
 众人的冷漠,造成总销售量仅仅207万份。消息一传开,认购证黑市的价格立即攀升。我的两位同事成为其中的傻瓜或是最有智慧的人,他们各自购买了100张。一位是酒店的行李员,由于前两个月超额的小费,让他舍得把这轻松得来的钱轻松地花出去;另一位是酒店的财务,标准的“书呆子”,千算万算,别人都说不划算,他偏偏说很划算,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大力推动改革风潮,股票的发行量连翻5番,成为当年唯一摇股凭证的92认购证的价值也扶摇直上。黑市的价格一天几次更新,很快就突破了1 000元,而摇摇号中中百一店与华联商厦股票的认购证更是高居万元,仅仅几个月啊,333倍的暴利!
 行李员同事机灵,买的都是白片(没有登记名字),于是在黑市价格升破60元的时候,出售了一半,名之为收回成本。其后又在200元、300元时抵不住诱惑,出售了,也算赚了点小钱。只有那“书呆子”同事为人实诚,认购证全部登记了名字,无法转让。被那些一张没买的同事耻笑得一塌糊涂,最后也得以保留胜利成果,半年以后,逍遥已乘黄鹤去,缥缈神州再无踪。
 在市场面前,我们总爱用自己的聪明去博弈,却总是无可避免地陷入聪明的泥潭。
 92认购证也许是中国证券史上最简单、最缺乏刀光剑影,短期内就可以完成人生转变的一次最令人惊讶的戏剧。许多日后的股市大鳄,都从此间起步。比如现今赫赫有名的“法人股大王”,当年福佑路的“毛毛”,其资金的几何增长,就从92认购证开始。
 及至1993年,领导觉得1992年的认购证效果不错,没有打架,也没有人挤人,就又发了93认购证。由于1992年的示范效应,购者如云,量以数十亿计,因而再也不显当年的奇迹了。奇迹也许总是如此,不经意间发生了,然后在众人醒悟后的穷追猛打中潜遁而去,一如当年的“书呆子”。
 机遇究竟是什么
 我也常常思考这个问题。未来也许我们还无法看清,但历史还是值得回顾的。在我的记忆中,中国证券市场最初的10年里,至少出现过以下大机会。
 ⊙ 国库券的回购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回购国库券,在上海首先试行,而各地的国库券还处于打折的境地,当年杨百万就坐火车到各地收购,然后集中卖回给上海的银行,创造了百万神话。大部分人由于对新生事物的漠视,而失去了这次机会。
 ⊙ 第一批认购新股 最初发行股票时,无人认购,结果只能由领导同志、党员、积极分子带头认购,这也许是当年握有权力者最具奉献精神的一次获利。新生事物在最初总是被拒绝,而恰恰这时又是最安全、利润最丰厚的。
 ⊙ 92认购证 仅仅因为30元成本可能血本无归,而让财富与大多数人擦肩而过。
 ⊙ 各地风起云涌的一级半市场 本来自家地里发股票,当地人应该获益良多,可惜恰恰相反,最大的收益都被那些带着成箱的钱、坐着飞机来收购的“黄牛”带走了。这再次证明,幸运是否砸在你家屋顶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双睿智的眼睛和一颗敢于行动的心。
 ⊙ 325点历史大底 这个中国股市放开后的最低点,并不如人们期望中的那么可口,无数人怀着决绝之心离开股市后,它才在某一天冲天而起。
 ⊙ 转配股的机会 转配股必须被锁定,什么时候能抛售谁也不知道。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转配股成为当时的弃婴,“大众总是错误的”法则再次展现神奇的魅力,当多年以后转配股上市后,很多人才惊讶地发现,当年的弃婴如何变成了楚楚动人的大姑娘。
 ⊙ 国债期货的机会 中央为了促进国债流通,试办国债期货。我也认真地研究了,当时物价较高,通胀盛行,而用于交割的国债数量有限,国债期货面临的是大量的资金对决少量的存货,还有通胀的背景,很自然地,我得出了长期做多的结论。但仅仅由于对“期货”二字的恐惧,我从头看到尾,与大多数人一样,把一次巨大暴利的机会化解为无形。是的,不做我们没有损失,所以我们也没有富有。
 ⊙ 1999年B股21点的历史大底 遍地都是几美分的股票,跌破发行价,然后跌破净资产,最后甚至跌破面值。当股票市场上最荒诞的一幕呈现时,你在哪里,又在做着什么?
 市场一直都有机会。2000年以后的房地产暴涨、股市1 000~6 000点、商品大牛市,以及过去的2009年,各位的记忆一定还很深刻吧,我就不絮叨了。过去的已经过去,重要的是未来,中国金融的大幕还在徐徐拉开,在以后还将展现的大机会中,我们会为自己书写下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