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帝都绘“图解世界文化遗产”三部曲(长城、中轴线、大运河)
》
售價:NT$
1856.0

《
左岸译丛:袜子的哲学
》
售價:NT$
245.0

《
全球对话主义(第二版)
》
售價:NT$
500.0

《
思考,快与慢
》
售價:NT$
500.0

《
集成式机器学习算法理论与应用
》
售價:NT$
505.0

《
宋以前医籍考
》
售價:NT$
1430.0

《
华夏文库儒学书系:明代遗民: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
》
售價:NT$
118.0

《
中国书法之美:汉字美的历程
》
售價:NT$
585.0
|
編輯推薦: |
“读”电影是欣赏艺术电影的一种方式。记得2012年10月的一个讲座上,听北大教授李扬老师读他学生卢冶的影评文字:“入殓师用双掌包住死者缠着念珠的手,以其臂为轴,外向旋绕回环两圈,礼貌而强势,从肘到腕,早已僵硬的关节像捋好的钢丝般柔软下来,被重新放回她(他)的胸前,仿佛能听到主人安心的叹息。最后,他当着两步开外跪坐着的死者亲属的面,温柔地扣住这双手,慎重地,缓缓地一按。那一瞬间,他们如同情侣。”这是有关日本电影《入殓师》文字描述。当时,我还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但这段文字给了我非常强烈的画面感,美得无法形容。编辑过程中,在“读”每部电影的过程中,那真是一次次中外经典电影的愉快之旅,已看过的,可以换一种方式读,回味无究的读;还未来得及看的,便会一直带着憧憬热烈的心绪期待与书中推介的电影来个深入交集。
|
內容簡介: |
该系列书包括《读电影之新艺术电影》和《读电影之经典艺术电影》两本,各以19部不同的电影切入,如《入殓师》《钢的琴》《午夜巴黎》《盗梦侦探》《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刘三姐》《切腹》《春风沉醉的夜晚》《稻草人》等。
这不是影评,亦不是复述电影故事,而是以“读”代替“看”,让读者通过文字“读”到了电影的画面及感觉。在读完这些优美的文字之后,没看过影片的读者可以按图索骥,去影院、网站获取相关片源,展开激动人心的艺术之旅。
|
關於作者: |
李杨,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教于日本东京大学、韩国梨花女子大学。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研究。出版《两种智慧——科学与社会中国政治文化》《抗争宿命之路》《文学与文化:世纪之交的凝望》《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作品再解读》《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等学术著作。多次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曾获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北京市社科优秀成果奖等多种奖项。
|
目錄:
|
导论
《东京物语》日本,1953
《刘三姐》中国,1960
《切腹》日本,1962
《长日留痕》英国,1993
《阿飞正传》中国香港地区,1990
《马路天使》中国,1997
《蝶蝴君》美国,1993
《卡门》西班牙,1983
《浮云》日本,1955
《青蛇》中国香港地区,1993
《楚门的世界》美国,1998
《巴里·林登》美国英国,1975
《稻草人》中国台湾地区,1987
《雨月物语》《黑猫》日本,1953
《情书》日本,1995
《红色娘子军》中国,1961
《永恒与一日》希腊,1998
《南方》阿根廷法国,1983
《幕末太阳传》日本,195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