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汉服怎么做
			》
 售價:HK$ 
			500
 
  《 
			大模型时代:虚拟人的崛起与未来
			》
 售價:HK$ 
			459
 
  《 
			大话芯片:读懂芯片原理、周期、产业链与技术趋势
			》
 售價:HK$ 
			454
 
  《 
			世界观: 现代人必须要懂的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原书第3版)【2024最新版】
			》
 售價:HK$ 
			658
 
  《 
			儿童哲学教育:案例式教程 南强儿童哲学丛书 曹剑波、黄睿主编 案例教程 高校教师用书
			》
 售價:HK$ 
			306
 
  《 
			驰骋三界:汉代神兽的图像世界
			》
 售價:HK$ 
			551
 
  《 
			印章的故事
			》
 售價:HK$ 
			230
 
  《 
			数字化口腔
			》
 售價:HK$ 
			2030
 
 
 | 
         
          | 內容簡介: |   
          | 王船山追求“礼宜乐和”的和谐社会理想,对这种和谐社会理想的追求因礼乐价值而铸就。船山礼宜乐和的和谐社会理想,涵盖着小康与大同两个基本阶段,以礼之调适并实现的和谐社会的最高阶段即为大同。船山以礼之调适并建构和谐社会,船山在和谐社会的建构方面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船山以礼之调适并建构和谐社会,不会因此而扭曲人性。船山以礼之调适并建构的和谐社会,必将为社会主义和谐的建构奠定一种崭新的路径。当代和谐社会的建构,必然要从船山先生的和谐思想中汲取营养。 |  
         
          | 關於作者: |   
          | 陈力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中南大学哲学系博士后,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船山学社常务理事、船山基地特邀研究员。 |  
         
          | 目錄: |   
          | 导 论 和谐问题的缘起/001 一 动荡的社会现实激起了王船山对和谐社会的渴求/002
 二 学术界关于王船山和谐思想的研究现状/004
 三 王船山和谐思想研究之意义/007
 四 基本思路/010
 第一章 船山和谐思想之理论诉求/013
 第一节 “和”之原初含义/ 014
 一 古代“和”之释义/014
 二 和谐乃人类不懈的共同追求/015
 第二节 船山“和谐”理念之形而上学审视/019
 一 太和:船山和谐理念之形而上学基础/020
 二 太和流行中的宇宙万物及和谐理念/025
 三 “和”乃性情之德/029
 第三节 人欲失其和与履以和行/034
 一 天人本合其害在人欲/035
 二 和者于物不逆/038
 三 履(礼)以和行/040
 第二章 礼之调适何以可能与和谐社会的价值指向/047
 第一节 礼之调适何以可能/047
 一 船山人性为善的形而上学批判/050
 二 习成:气质之偏人性为善何以可能/056
 三 善者“人之独”/058
 四 人性善为礼之调适并建构和谐社会提供可能/060
 第二节 船山和谐社会的价值旨归/062
 一 船山和谐社会的价值旨归:“以人为依”/062
 二 船山和谐社会价值旨归的人本主义形而上学批判/065
 第三章 礼以养心顺情和性/072
 第一节 礼之有节以养人心之和/072
 一 心性、性情、心情关系之辨/073
 二 人心、道心与澄心、正心/079
 三 行礼者以求遂其心之所安/084
 第二节 礼以顺情而利己心、人己之和/092
 一 “情”有所辨与情之特色/093
 二 礼“承天道以治人情”/097
 三 节情去私为礼之本/101
 四 礼与情相为出入而各惬/105
 第三节 性乃人受之于天以全中和之德/108
 一 性乃人得之于天之理/109
 二 性中本有中和之德/112
 三 礼以矫情复性以贵中和/114
 第四章 礼以和立以利身心、人际和谐/120
 第一节 以礼立身则动有矩度以利和谐/121
 一 仁礼关系凸显以礼立身/121
 二 礼:动有矩度者以立和/127
 三 礼:束躬而不失其度以利和/132
 四 无动非礼则和谐之道尽/138
 五 教、习、修达礼以利和/142
 第二节 礼以敬为本则心安而身泰/146
 一 敬者礼之本/147
 二 由敬达礼与礼行敬道以利和/152
 三 内敬则外必和/155
 第五章 仁爱与合宜:礼以和处以立和/161
 第一节 行礼之本而极之于仁以立和/161
 一 仁根心之惨怛以立爱/163
 二 仁乃礼之本与礼者仁之用/167
 三 本仁行礼则致和/171
 第二节 仁爱:礼待自然则不相悖害/177
 一 太和之气乃万物之始/178
 二 太和缊以致宇宙生命场之和/180
 三 天即太和与天命之和/182
 四 人与自然和而不相悖害/185
 第三节 循义行礼不枉道以致和/191
 一 义乃居正有常合宜之道/191
 二 礼以义起与义以礼伸/197
 三 义立礼行以得和/200
 第六章 政通人和:大经礼正则自得其和/206
 第一节 以礼和政成乎平治之气象/206
 一 礼以统治与政以因俗/206
 二 礼教正俗以立和/211
 三 礼行政立无不宜“和”/218
 第二节 “礼宜乐和”乃和谐社会之理想/222
 一 礼行而序著/222
 二 和者乐之所由生/225
 三 乐备而和昭/227
 第三节 和合之境:小康与大同/235
 一 船山视域中的小康与大同之差分/235
 二 合小康之世而为大同/239
 余 论 船山建构和谐社会的贡献及当代价值/242
 一 礼之调适是否扭曲人性/243
 二 船山以礼之调适并建构和谐社会之贡献/248
 三 回归传统以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50
 参考文献/257
 致 谢/2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