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不可辨识的生命—影像 融合文化研究、后现代视角与图像学,评析戏剧影视艺术,洞察社会思潮,思想美学并重
			》
 售價:HK$ 
			398
 
  《 
			大国重器—中国盾构机创新发展之路
			》
 售價:HK$ 
			551
 
  《 
			长路行(带你看民国顶级书香世家的真实生活日常)
			》
 售價:HK$ 
			347
 
  《 
			人体脂肪的秘密
			》
 售價:HK$ 
			352
 
  《 
			社会史:理论与实践(增订版)(德国著名社会史学家于尔根·科卡重要文集。全面展现德国社会史学派的兴起与
			》
 售價:HK$ 
			500
 
  《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 首次系统论述时间观疗法 菲利普·津巴多 著 自我觉察 活在当下 津巴多 心理学 当
			》
 售價:HK$ 
			352
 
  《 
			亲爱的族人:菲利普王之战的新叙事(横扫北美史学界各项大奖 以印第安女王视角重写北美大陆的反殖民之战)
			》
 售價:HK$ 
			653
 
  《 
			中国古代货币思想史
			》
 售價:HK$ 
			434
 
 
 | 
         
          | 內容簡介: |   
          | 由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获得了财政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开始了国内首个文化产业的研究类专项资金——“文化产业重大课题研究计划”,与此相关联,《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4)》也集中反映了该计划的研究成果。其中“总报告”从单篇报告扩展为一个栏目,希望邀请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评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年度宏观形势,此外新设立了“重大专题”栏目,力图从“文化投资”、“文化消费”、“文化贸易”以及“文化科技前沿”等几个方面对发展形势作出专门分析。 |  
         
          | 關於作者: |   
          | 张晓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首席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兼职研究员。 
 王家新,财政部中央文资办主任,财政学博士,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艺术经济学研究生导师。
 
 章建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院文化研究中心理事、副主任、兼职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兼职研究员;《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执行主编。
 |  
         
          | 目錄: |   
          | Ⅰ 总报告 1 总报告一 明确新坐标谋求新发展【张晓明 王家新 章建刚 执笔】/001
 一 总体判断:文化产业发展进入“换挡期”/003
 二 政策建议:以市场取向的改革释放发展的红利/004
 三 进一步思考: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006
 2 总报告二 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形势分析【总报告课题组】/010
 一 文化产业的经济分析:一个新框架的提出/011
 二 2012年中国文化产业的状况:一个全新观察/016
 三 新视角下中国文化产业的主要问题/021
 四 展望和建议/026
 3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座谈会发言摘要【王家新 刘玉珠 高书生 等】/030
 Ⅱ 重大专题
 4 中国文化产业投资的现状与趋势【刘德良 林 林 温智锟 丁文超 曾 军】/041
 5 当前中国文化消费趋势【艾洪德 高学武 靳继东】/066
 6 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状况【金元浦 等】/080
 7 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态势【李 炎 胡洪斌 王 佳】/091
 8 全球文化科技前沿趋势研究【丁肇辰 秦 蓁】/104
 Ⅲ 行业报告
 9 出版行业年度发展报告【郝振省 杨春兰】/119
 10 广电行业年度发展报告【杨明品 于秀娟】/131
 11 演艺行业年度发展报告【王文杰 李晓晔】/147
 12 艺术品行业年度发展报告【刘建华 郝天韵】/156
 13 文化产业新兴业态发展报告【魏玉山 李文竹】/169
 14 文化装备制造业发展报告【管 理】/184
 Ⅳ 区域报告
 15 环渤海地区:要素有效配置引领产业聚合【贾 佳 胡洪斌】/205
 16 长三角地区:现代城市集群构筑产业发展航母【李 炎】/215
 17 中部地区:资源优化整合推动竞合发展【于良楠】/225
 18 东南地区:从文化制造走向文化创意【杨传张】/235
 19 东北地区:特色资源激活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王 佳】/245
 20 西北地区:后发突围创新发展路径【邹沁园】/255
 21 西南地区:优良文化资源助推特色文化产业【何继想】/264
 22 中国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胡洪斌】/274
 Ⅴ 编委纪事
 23 “U40文化产业暑期工作营”——一个创新课题制模式的有益探索【意 娜】/284
 24 第二届中国博士后文化发展论坛(2013)综述【祖春明】/290
 25 中国文化产业大事记【王艳芳 整理】/297
 |  
         
          | 內容試閱: |   
          | 摘要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4)》是第十二本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编写。
 从2012年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获得了财政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设立了国内首个文化产业的研究类专项资金项目——“文化产业重大课题研究计划”,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多学科专家学者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重大战略问题进行联合攻关研究。与此相关联,《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4)》的编排也做出调整尝试,以更集中反映该计划的研究成果。具体做法包括,“总报告”从单篇报告扩展为一个栏目:其中“总报告一”集中分析宏观形势和政策走向;“总报告二”(由总课题组撰写)则提出一个“文化产业年度宏观形势分析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总报告”栏目还增加了一篇《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座谈会发言摘要》,今后也希望邀请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评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年度宏观形势。此外,本书新设立了一个“重大专题”栏目,力图从“文化投资”、“文化消费”、“文化贸易”以及“文化科技前沿”等几个方面对发展形势做出专门分析。
 以张晓明、王家新、章建刚为执笔人的“总报告一”,和由总报告课题组撰写的“总报告二”展示了本书的核心观点。
 本书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进入“换挡期”,即把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从政府转向市场,并将发展的速度降下来,将发展重点转向转型升级。针对此时期的政策建议为:以市场取向的改革释放发展的红利。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精神和要求,首先,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从内容原创环节入手,打通和理顺文化产业的价值链;其次,建立符合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求的现代文化管理体制;再次,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各项制度安排,并及时转换政策体系。此外,在这一时期应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复杂性有充分估计。
 本书还基于文化再生产理论提出一种新的文化产业分析框架,并把它作为了文化产业年度宏观形势分析的基础。运用此分析框架,可观察到中国文化产业的一些特征:一是文化再生产类别的资源分布规模相对较大,二是与国民经济体系相融合的类别的资源分布规模处于中游水平,三是生产性文化服务类别的资源分布规模相对较小;还可观察到文化内容生产赢利水平和生产效率较低,国民经济体系支撑文化产业类别赢利性较弱,文化融入国民经济程度有待提高等问题。基于相关分析提出的建议是:重新认识文化内容生产,着力提高生产效率;发挥国民经济对文化产业的基础性支撑作用,促进文化科技融合;高度重视文化创意的引擎作用,加快文化融入国民经济的步伐;激发原创动力,在建立健全市场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体制机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