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无路之路
			》
 售價:HK$ 
			305
 
  《 
			棒针编织阿兰花样背心马甲
			》
 售價:HK$ 
			305
 
  《 
			大明300年 推演关键性事件 锁定冲突 重构大明300年棋局 剖析帝国兴亡的核心规则
			》
 售價:HK$ 
			347
 
  《 
			时刻人文·西汉官吏的选任与迁转(郡县起,三公终,揭示西汉两百年官吏迁转的制度逻辑)
			》
 售價:HK$ 
			602
 
  《 
			陵迟:鲁国的困境与抗争 精装
			》
 售價:HK$ 
			449
 
  《 
			梁启超:维新1873—1898
			》
 售價:HK$ 
			449
 
  《 
			黑格尔世界史哲学疏证:自由诸形态论(刘小枫主编;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
			》
 售價:HK$ 
			449
 
  《 
			广雅·法史万象: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撷英(通过礼与法、情与法的关系,展现法律史背后的文化史。)
			》
 售價:HK$ 
			403
 
 
 | 
         
          | 內容簡介: |   
          | 本书内容包括缅甸与东南亚的民族、历史、文化、宗教、文学、与中国的交往关系等方面内容。为需要了解缅甸与东南亚的读者提供了详实、丰富的材料,并对促进中国与邻邦的关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 目錄: |   
          | 析东南亚民族的形成与分布  /2 略论孟族文化22
 骠人族属探源30
 缅族源流考析  41
 
 多视角看《琉璃宫史》48
 彷徨—幻想—觉醒  二战战争进程与缅甸民族意识的成熟62
 析60年来缅甸发展滞缓的因素  73
 
 古代东南亚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和特征  88
 析印度文化与古代东南亚 109
 罗摩故事与东南亚——印度文化对古代东南亚影响实例一瞥 119
 缅甸人的姓名  128
 
 东南亚文化中的印度宗教因素 138
 佛教文学的源与流——评南传佛教地区佛教文学的发展151
 东南亚的佛教文学门160
 《清迈五十本生故事》在东南亚169
 评缅甸第一部小说——《天堂之路》178
 
 缅甸诗歌188
 缅甸的实验文学运动192
 附:关于实验文学运动201基的访谈录198
 缅甸著名诗人剧作家吴邦雅  /201
 “缅甸独立斗争的月志”——试评德钦哥都迈的诗歌创作/208
 评缅甸当代著名作家敏杜温  218
 
 从文化视角看中国与东南亚关系  228
 中国文化与东南亚文学  238
 中国文化与缅甸  249
 中国文学与缅甸文学  253
 中国与缅甸文学的关系/260
 现代中缅教育方面的往来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271
 析日缅关系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81
 中国关于缅甸问题的研究288
 
 后  记  295
 |  
         
          | 內容試閱: |   
          | 缅甸是东南亚十一国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国家,它的地形像一只拖着一条尾巴的菱形风筝,北部、东北部与我国云南省、西藏自治区接壤,西北是南亚的印度、孟加拉国,东南和东部与老挝、泰国相连,西南和南部则濒临印度洋的孟加拉湾、安达曼海,隔海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遥遥相望,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领土是东南亚各国中仅次于印度尼西亚的第二大国,且所处地域跨越了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物产丰富多样;主要的宗教信仰是佛教,佛教在其发祥地印度次大陆没落后,缅甸逐步发展为南传佛教(上座部教派)的传播中心,并在中南半岛和中国华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区一带拓展成上座部佛教文化圈;人口较多,在今日东南亚约5.3亿人口中占11. 5%,约有6200万;它的文化是东南亚文化的典型代表,不仅早已深受印度文化、中国文化之影响,且在14世纪后又受到传人这一地区的伊斯兰文化、西方文化的影响,多元、交汇、共生,这一东南亚文化的普遍特征在缅甸表现得非常突出。 缅甸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历史发展,早在公元初始前后,今日缅甸境内就出现了早期国家;进入9世纪后,先后建立起若干个中央集权王朝;16世纪开始,西方列强纷纷涉足缅甸,企图在这里立足;19世纪,大英帝国终于通过三次侵缅战争鲸吞了缅甸,将其隶属于英属印度,缅甸成了殖民地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缅甸又沦为日本法西斯的占领地,遭受了双重的战祸,损失居东南亚各国之首;1948年初,终于获得了独立,但因为国内各派力量意见分歧,独立不久即爆发了内战,境内各族间以及主体民族缅族内部纷争不断,虽然多个集团先后执政,多届政府更替,富饶强盛的缅甸竞一度跌落至全世界最贫困国家之列。2010年11月缅甸进行了大选,2011年2月组成民选新政府后,内政、外交政策都出现了重大改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缅甸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友好邻邦,两国关系源远流长,近代以来两国有着相似的命运与遭遇,在1948、1949年相继获得独立与解放后,两国关系更是堪称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友好相处的典范。但是近几年来随着缅甸的开放、国际形势的演变,中缅两国交往中也出现了几个小波折,遂引发了各方的猜测与关注。
 中国对缅甸的了解是具历史传统的,早在汉代的史籍中就有过相关记述,其后中国历代的史书、札记都有今日缅甸境内诸国、各个王朝的记载,且颇为翔实;但到了近代以后,记述缅甸有关情况的书籍、文章却明显稀少了。
 当今日世界目光齐聚缅甸,并关注中缅关系发展之时,我国各界更有必要深入了解我们友好邻邦缅甸各个方面的真实情况。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缅甸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并先后在缅甸学习、驻留、生活近十年之久。现把用自己亲身体验与心得写成的若干篇文章集中呈现给读者,希冀能帮助读者们拨开层层迷雾,辨清缅甸的真貌,对今日出现的种种现象或事件做出正确的认知与判断;为增进中缅两国人民的友谊与了解,尽自己绵薄之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