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到这个选题任务的时候,我多少还是有点犹豫,怕被不明就里的人埋怨和笑话。作为一名多年从事英语教育和图书出版的专业人士,我深知国人学习英语的不易。一直以来,许多人致力于探求学好英语的方法,不少人以特有的智慧与变通技能,创造出五花八门的英语学习方法,比如联想记忆、一口气英语和疯狂英语等。但细究之下,相对而言,众多方法中真正有效的并不多。因材施教一直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对于英语学习而言,我认为良好的个人学习习惯和方式确实可以养成,只要持之以恒,必定会有所提高,不一定要遵循别人的发明和创造。只要适合自己的、能够被自己理解和应用的方法,就可以被称作好方法。
就像本书介绍的那样,用汉语拼音和汉字来标音,也算是英语学习的方法之一。虽然很多人对此有异议,认为用汉语来给英语标注发音不够准确,无法学到发音地道的英语。但我认为,对于那些基础尚浅,或者是对学习效果要求不高的人来说,确实有短时间实际应用和迅速解决问题的效果。当然,作为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用汉语来对照英语发音一定是有问题的,但是,对于那些初级学习者,或者那些语言天分不强的人来说,能够流畅地表达和交流是最重要的,不必非要按照英国的皇室口音或者美国的VOA 标准学习,汉字和拼音标注的方式能够在最短时间直截了当地阐述说明。比如,印度人和非洲人的英语好多人领教过,他们南腔北调的发音经常会搞得我们摸不着头脑,真的不好听,但是由于英语是官方语言,他们长时间地使用英语,即使发音没有多少改善,语音语调再不好,只要敢说敢用,一样不影响与他人的交流,有着纯正发音的英美人士一样能听懂。因此,本书的定位就是广大英语初学者和急用者,从这个角度来说,本书介绍的方法对这些人非常有效,是一本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图书。
为了更好地使用本书,读者应该先读,再听,跟随模仿,适当标记,最后变成自己的词汇和表达,并能够基本掌握和应用。由于汉语和英语语言发音方面的区别较大,我们已经尽力使二者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但是难免会有些麻烦,以下就是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就标音方面总结出来的一些与正常汉语发音的不同之处,敬请读者在使用本书之前认真阅读,以便更好地掌握正确发音。
1. 拼音“tei”,汉字“忒”。
2. 拼音“dei”,汉字“得”。
3. 拼音“kei”,汉字“尅”。
4. 拼音“ei”,汉字“诶”。
5. 拼音“pou”,汉字“剖”。
6. 拼音“wo”,汉字“沃”,实际上要读“ vo”,变圆唇为上齿抵下唇的发音。
7. 拼音“re”,汉字“入爱”,要连读,类似音乐简谱中的第二个音符。
8. 拼音“ wu”,汉字“ 无”,实际上要读“ vu”, 上齿咬住下唇, 震动发声。
9. “肆意”这两个字,快速连读。
10. “客应”这两个字,快速连读。
11. 四个以上汉字为一个英文单词标音时,读的时候要快速、连续和顺畅,不要单独咬字。
12. “佛”这个字,实际上是想发出拼音为“fao”这个音。
13. “谁”这个字,实际上是想发出拼音为“shei”这个音。
由于时间有限,加之愚等才疏学浅,本书中难免会有错漏与失误之处,敬请读者谅解和指出。
最后真心希望读者能够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路顺畅。欢迎来函交流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