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甲骨文丛书·英国人在印度:三百年社会史
			》
 售價:HK$ 
			806
 
  《 
			唯美手编.17,绚丽的春夏毛衫
			》
 售價:HK$ 
			250
 
  《 
			朱可夫回忆录:艰难的胜利
			》
 售價:HK$ 
			653
 
  《 
			儿童与青少年异常心理学(第四版)
			》
 售價:HK$ 
			1010
 
  《 
			积弊:清朝的中叶困境与周期感知(一部政治思想史力作,反思传统时代的王朝周期)
			》
 售價:HK$ 
			403
 
  《 
			江河回望:中国文化与人生价值  许倬云 著 许先生最后的凝望与嘱托 人文精神 中国文化内核
			》
 售價:HK$ 
			398
 
  《 
			从概念到思维——写给法科新生的12堂法学导读课
			》
 售價:HK$ 
			347
 
  《 
			甲骨文丛书·尼罗河的源头:非洲大湖地区两千年
			》
 售價:HK$ 
			500
 
 
 | 
         
          | 編輯推薦: |   
          | ★  硅谷英雄伊隆·马斯克的精神偶像,特斯拉电动车的灵感之源 ★  与爱因斯坦、达·芬奇并列为“科学史上的三巨人”
 ★  世界上最后一个科学先知,预言了我们的现在和未来
 ★  独家解密尘封近百年的特斯拉密档,披露特斯拉的“世界系统”
 |  
         
          | 內容簡介: |   
          | 作为电气时代最主要的奠基者之一,特斯拉创造了我们的现在(交流电、雷达等等);作为一个天才的发明家和科学家,特斯拉预言了我们的未来(空中交通、星际通讯等等)。 特斯拉何以取得如此令人惊叹的成就?特斯拉对未来还有着怎样惊人的预言?
 本书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特斯拉撰写的回忆录,第二部分是特斯拉的文章、演讲及时人对他的报道,诸多内容都是首次在中文世界披露。通过这些文字,我们不仅能了解特斯拉的生平经历,还能读到他对未来世界的设想,思考科技的真谛。
 |  
         
          | 關於作者: |   
          | 尼古拉·特斯拉,硅谷传奇伊隆·马斯克的精神偶像,特斯拉电动车以他的名字命名。 科学史上,与爱因斯坦、达·芬奇并列的传奇科学家。
 1856年出生于克罗地亚,1884年移居美国,1912年拒绝领取诺贝尔物理学奖,1943年去世后其实验和手稿被FBI秘密研究。
 平生有1000多项发明创造,人类电气时代的开启者,预言了可视电话、电动车、飞行电动车、星际通讯等的出现,堪称“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科学先知”。
 |  
         
          | 目錄: |   
          | 序 Part  A:特斯拉回忆录
 第一章 家庭和精神幻象
 第二章 自我控制与早期发明
 第三章 全情投入于发明
 第四章 交流电的诞生
 第五章 特斯拉的“世界系统”
 第六章 “宇宙”与未来
 Part  B:文章、演讲及其他
 我的童年故事
 我的发明之路
 电气时代的进步
 电气时代的未来
 无线电艺术的未来
 与行星对话
 宇宙的力量如何塑造我们的命运
 人类将得益于科学进步
 人类的未来与蜜蜂
 闪电球与死亡射线
 神奇的尼古拉?特斯拉
 特斯拉,伟大的发明家
 |  
         
          | 內容試閱: |   
          | 天才的大脑是如何运作的 17岁以后,我就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发明创造之中。那时候,我异常高兴,因为我发现,我这种极高明的想象能力有了用武之地——完全不需要模型,不需要绘图,也不需要实验,单凭想象就可以在脑海中将所有细节看得一清二楚,和真的一模一样。所以,我认为,与以前纯粹的试验理论相比,我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发明理念和思路,我甚至觉得,我的理念和方法更方便、更有效。当人们想将头脑中的构想付诸实践而制造某种设备时,就会发现自己的注意力总是很难集中在设备的细节上。随着对设备的不断改良和重新设计制造,设计者的注意力就会愈加分散,甚至会将设计的基本原理都忽略掉。这样的设计或许也能收到一定成效,然而,产品质量却会大打折扣。
 与之相比,我的设计方法可谓截然不同。我不会盲目地进入实践操作。当我产生一种想法时,我就立刻在脑中构图。我会在头脑中修改其结构,改良设计,并操作起这套装置来。是在头脑中开动涡轮机还是在车间里对它进行实验,这对我来说无关紧要,反正都是想象中的行为。就连涡轮机失去平衡的细节,也会在我的想象中出现。不管怎样,我想象中发生的情况和实际中发生的情况是一样的,其最后结果都一模一样。通过这种设计方法,我能快速地将想法付诸实践并加以完善,而不必接触任何实际事物。直到我再也找不出缺点,将所能想到的一切合理改进都完成时,我才会把形成于脑海中的作品在现实中制作出来。
 20年来,我设计出的所有设备,实际运行情况与我想象中的都毫无差别,试验结果也与我的设计计划正好符合,无一例外。怎么可能会有其他情况出现呢?工程、电气和机械,所有试验结果都符合我的设计计划。我认为,从具有可行性的理论一直到实际数据,所有的东西都是可以在脑海中先行测试的。如果人们将每一个原始的想法都付诸实践,这个过程实际上就完全是在浪费宝贵的精力、金钱和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