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新宏观经济学 来自后凯恩斯主义-老制度主义-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第一本宏观经济学教科书
			》  
			 售價:HK$ 
			1316
			  
			 
	
			 
			《 
			《山海经》的博物世界:植物(刷边特装版)博物岛系列 探寻上古草木之美纵览山川博物大观
			》  
			 售價:HK$ 
			1306
			  
			 
	
			 
			《 
			中国芍药品种图志(精)
			》  
			 售價:HK$ 
			1469
			  
			 
	
			 
			《 
			现代战略家军事史:1861年以来美国的主要战争
			》  
			 售價:HK$ 
			500
			  
			 
	
			 
			《 
			智能工业机器人技术(刘永奎)
			》  
			 售價:HK$ 
			301
			  
			 
	
			 
			《 
			中国世界遗产全书·大美中国篇+最美非遗篇(全2册 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3270
			  
			 
	
			 
			《 
			“欧洲之心”人文视角下的捷克国别研究
			》  
			 售價:HK$ 
			500
			  
			 
	
			 
			《 
			书立方 中国文化常识口袋文库 礼盒装共30册
			》  
			 售價:HK$ 
			1530
			  
			 
	
 
      
     
 
      
      
         
          編輯推薦:  
         
         
           
            本书的最大特点是在介绍基础知识的时候结合了丰富的实例,从而使对理论的讲解生动具体、直观易懂。而在读者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后,通过对实践篇中综合实例的学习进一步启发读者如何将所学到的面向对象技术应用于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开发中。本书是基于作者在Mid Sweden University多年进行面向对象技术教学的丰富经验精心编写的,兼顾了理论与实际应用,是一本内容全面的面向对象技术书籍。书的内容结构上的安排符合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学习习惯。本书不但可作软件设计与开发人员的参考手册,也可作为大专院校做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课程的教材使用。
           
         
      
      
      
      
      
         
          內容簡介:  
         
         
           
            本书介绍了UML语言的基础知识以及UML在面向对象的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中的应用,并通过实例讲解了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过程,以及如何用UML语言为系统建模。
 本书通过丰富的实例启发读者如何将所学到的面向对象技术应用于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开发中。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UML建模、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等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软件设计与开发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錄  :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统一建模语言UML 1
 1.1.1 UML的背景 1
 1.1.2 UML的发展 1
 1.1.3 UML的内容 3
 1.1.4 UML的主要特点 3
 1.1.5 UML的功能 4
 1.1.6 UML的组成 5
 1.2 RUP 7
 1.2.1 RUP的发展 7
 1.2.2 什么是RUP 8
 1.2.3 过程概览 9
 1.2.4 时间轴 9
 1.2.5 迭代 11
 1.2.6 工作流 12
 1.2.7 微过程的划分 13
 1.3 工具 16
 小结 17
 习题 17
 第2章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方法 18
 2.1 OOAOOD方法 18
 2.1.1 OOA 19
 2.1.2 OOD 20
 2.2 OMT方法 21
 2.2.1 分析 22
 2.2.2 系统设计 23
 2.2.3 对象设计 25
 2.2.4 实现 25
 2.2.5 测试 25
 2.2.6 模型 26
 2.3 Booch方法 26
 2.3.1 宏过程 27
 2.3.2 微过程 28
 2.4 OOSE方法 29
 2.4.1 分析阶段 30
 2.4.2 构造阶段 30
 2.4.3 测试阶段 30
 2.5 Fusion方法 31
 2.5.1 分析阶段 31
 2.5.2 设计阶段 32
 2.5.3 实现阶段 33
 小结 33
 习题 33
 第3章 UML的关系 34
 3.1 依赖关系 34
 3.2 类属关系 36
 3.3 关联关系 37
 3.3.1 角色与阶元 38
 3.3.2 导航 39
 3.3.3 可见性 40
 3.3.4 限定符 40
 3.3.5 接口说明符 40
 3.3.6 聚合关系 41
 3.3.7 组合关系 41
 3.4 实现关系 42
 小结 43
 习题 43
 第4章 UML的符号 44
 4.1 注释 44
 4.2 参与者 44
 4.3 用例 46
 4.4 协作 46
 4.5 类 47
 4.5.1 边界类 49
 4.5.2 实体类 49
 4.5.3 控制类 50
 4.5.4 参数类 50
 4.6 对象 51
 4.7 消息 52
 4.8 接口 52
 4.9 包 54
 4.10 组件 56
 4.10.1 组件与类 56
 4.10.2 组件和接口 57
 4.10.3 组件的二进制可替代性 57
 4.10.4 衍型 57
 4.11 状态 58
 4.12 跃迁 60
 4.13 判定 61
 4.14 同步条 62
 4.15 活动 62
 4.16 节点 62
 4.17 UML的扩充机制 64
 4.17.1 衍型 64
 4.17.2 标记值 64
 4.17.3 约束 65
 小结 65
 习题 66
 第5章 视与图 67
 5.1 视 67
 5.2 UML的图 68
 小结 70
 习题 70
 第6章 用例图 71
 6.1 用例图 71
 6.2 参与者 72
 6.3 用例 74
 6.3.1 用例描述及模板 75
 6.3.2 用例与脚本 77
 6.3.3 用例间的关系 77
 6.4 用例图的应用 79
 小结 81
 习题 81
 第7章 类图、对象图和包图 83
 7.1 类图 83
 7.1.1 类图的定义 83
 7.1.2 类图的划分 84
 7.1.3 类图的应用 85
 7.2 对象图 88
 7.2.1 对象图的定义 88
 7.2.2 对象图的应用 88
 7.3 包图 89
 7.3.1 包图的定义 89
 7.3.2 包图的应用 89
 小结 90
 习题 91
 第8章 交互作用图 92
 8.1 顺序图 93
 8.2 通信图 95
 8.3 语义等价 97
 8.4 交互作用图的应用 97
 小结 98
 习题 98
 第9章 活动图 99
 9.1 活动图 99
 9.2 组成元素 100
 9.2.1 动作状态 100
 9.2.2 活动状态 100
 9.2.3 跃迁 100
 9.2.4 分支 101
 9.2.5 分叉和联结 102
 9.2.6 泳道 103
 9.2.7 对象流 103
 9.3 活动图的应用 104
 小结 106
 习题 106
 第10章 状态机图 107
 10.1 状态机图 107
 10.2 状态机图的应用 108
 小结 111
 习题 111
 第11章 组件图与部署图 112
 11.1 组件图 112
 11.2 组件图的应用 112
 11.3 部署图 114
 11.4 部署图的应用 115
 小结 117
 习题 118
 第12章 数据库设计 119
 12.1 持久性数据库层 119
 12.1.1 数据模型 119
 12.1.2 将对象映射到数据库 120
 12.2 对象数据库模型 120
 12.2.1 ODB建模原语 121
 12.2.2 映射到ODB 123
 12.3 对象关系数据库模型 128
 12.3.1 ORDB建模原语 128
 12.3.2 映射到ORDB 131
 12.4 关系数据库模型 134
 12.4.1 RDB建模原语 134
 12.4.2 映射到RDB 138
 小结 144
 习题 144
 第13章 图书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145
 13.1 系统需求 145
 13.2 需求分析 146
 13.2.1 识别参与者 146
 13.2.2 识别用例 147
 13.2.3 用例的事件流描述 147
 13.3 静态结构模型 153
 13.3.1 定义系统对象 153
 13.3.2 定义用户界面类 161
 13.3.3 建立类图 166
 13.4 动态行为模型 169
 13.4.1 建立交互作用图 169
 13.4.2 建立状态机图 181
 13.5 物理模型 182
 小结 183
 习题 183
 第14章 银行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184
 14.1 系统需求 184
 14.2 分析问题领域 185
 14.2.1 识别参与者 185
 14.2.2 识别用例 185
 14.2.3 用例的事件流描述 186
 14.3 静态结构模型 192
 14.3.1 定义系统对象类 192
 14.3.2 定义用户界面类 196
 14.3.3 建立类图 199
 14.3.4 建立数据库模型 200
 14.4 动态行为模型 201
 14.5 物理模型 207
 小结 208
 习题 208
 第15章 嵌入式系统设计 209
 15.1 系统需求 209
 15.2 需求分析 210
 15.3 静态结构模型 214
 15.3.1 识别出类 214
 15.3.2 建立类图 215
 15.4 动态行为模型 221
 15.4.1 状态机图 221
 15.4.2 通信图 228
 15.5 物理模型 232
 小结 233
 习题 233
 第16章 Web应用程序设计 234
 16.1 Web应用程序的结构 234
 16.2 Web应用程序的设计 236
 16.2.1 瘦客户端模式的UML建模 238
 16.2.2 胖客户端设计 242
 16.2.3 Web发送应用程序的设计 243
 小结 246
 习题 246
 第17章 前向工程与逆向工程 247
 17.1 C++的代码生成和逆向工程 247
 17.1.1 C++的代码生成 248
 17.1.2 使用C++分析器的逆向工程 252
 17.2 Visual C++或Visual Basic的代码生成与逆向工程 257
 17.2.1 代码生成 257
 17.2.2 逆向工程 260
 17.3 应用Java语言的代码生成与逆向工程 261
 17.3.1 代码生成 262
 17.3.2 逆向工程 266
 小结 267
 习题 267
 参考文献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