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无论在哪儿都是生活(中国好书奖、老舍散文奖、冰心散文奖、人民文学奖特别奖得主肖复兴新作)
》
售價:HK$
245

《
隋唐与东亚
》
售價:HK$
296

《
理解集(1930-1954)(阿伦特作品集)
》
售價:HK$
551

《
智慧储能革命 揭示储能行业的技术路线与底层逻辑 洞见能源革命的未来图景
》
售價:HK$
403

《
身体知道幸福:发现感恩、幸福与喜悦的意想不到的方式
》
售價:HK$
403

《
海外中国研究·道家与中国治道(国际汉学泰斗顾立雅集大成之作,一部打破哲学迷思的中国治道探源经典。开辟
》
售價:HK$
296

《
人体雕塑解剖学
》
售價:HK$
653

《
投喂AI:人工智能产业的全球底层工人纪实
》
售價:HK$
352
|
| 編輯推薦: |
|
《青春梦与文学记忆》重点考察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青年形象的流变过程,并基于文学史的立场,对其他一些重要文学现象及文学史研究方法作以讨论。虽议题不一,体例有别,但均较好地提现出作者扎实的研究功底。
|
| 內容簡介: |
|
《青春梦与文学记忆》收录的文章分为四辑:第一辑主要分析青年形象在文学史上的流变,涉及从何其芳、卞之琳到当下的80后青春小说作家,讨论青年人在通过文学来自我塑造、自我想象的过程中遭逢的生机与困境;第二辑是对文学史现象的解读,从写作者的职业身份和社会角色的角度解析文学场域;第三辑关注文学史研究方法的尝试,从作家批评家视角、文学资源的影响、文本内外的叙事策略等视角探讨文学史写作;第四辑为对一组文学作品的细读与评论。
|
| 關於作者: |
|
金理,现任教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出版专著《从兰社到:以施蛰存、戴望舒、杜衡与刘呐鸥为核心的社团研究》《历史中诞生:19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小说中的青年构形》、论文集《一眼集》。获《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年度优秀论文奖。
|
| 目錄:
|
丛书总序 吴义勤
第一辑 青春梦与文学记忆
20 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史中的青年形象
汉园里的青春:读《断章》和《画梦录》
青春梦与文学记忆:读《三年记忆,四年忘却》
“ 80 后”写作的三重研究视野
宅女,或离家出走?
——当下青春写作的两幅肖像
第二辑 写在文学史边上:现象与阐释
“ 名教”的现代重构、讨论方法及其批判意义
“ 对于名分的逃遁”与“ 生命的份量”:从沈从文与施蛰存说起
施蛰存的“ 岗位”:以“ 文学工场”与水沫社时期的实践为例
施蛰存的“ 岗位”:海派多元文化观与商业环境中的斡旋
知识分子人文传统与当代文学批评
第三辑 写在文学史边上:方法与重构
“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与“外部的批判支点”
——“ 境况中”的文学及其释读
反躬自省的“ 医生”与拒绝被动的“ 病人”
——从这个角度讨论文学中的医疗与卫生话语
心态.身份.际遇
——小说中的阅读史分析
文学史“ 事实”“ 事件”的缠绕、拆解
——以一封书信为例展开的话题
第四辑 批评与想象
身体与灵魂驳难中的“ 罪与罚”
——读《爱人有罪》
历史细节与文学记忆
——《野葫芦引》的一种读法
荒原跋涉中的自省:论《风雅颂》
从夏济安的《香港——一九五〇》到白先勇的《香港——一九六〇》
——一首诗与一篇小说的关联阅读
《白口罩》的写作难度
写小说的手艺人:哲贵论
招魂幡,与无尽的谜
——《成为和平饭店》印象记
致张新颖老师:谈余华
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