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黑格尔世界史哲学疏证:自由诸形态论(刘小枫主编;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
》
售價:HK$
449

《
广雅·法史万象: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撷英(通过礼与法、情与法的关系,展现法律史背后的文化史。)
》
售價:HK$
403

《
要有光
》
售價:HK$
352

《
岁月的泡沫(波伏瓦、加缪的密友,法国文坛鬼才书写爱情霍乱!)
》
售價:HK$
214

《
索恩丛书·帝国计划:英国世界体系的兴衰(1830~1970)
》
售價:HK$
862

《
改变的勇气:数十个真实人生蜕变故事,教你改变命运的密码。
》
售價:HK$
301

《
明清时期的灾害治理机制
》
售價:HK$
306

《
甲骨文丛书·理查国王:尼克松和水门事件
》
售價:HK$
505
|
| 內容簡介: |
|
《电影类型--本土实践与域外经验》不同于以往关于中国电影的类型研究,在“中国电影走出去”、“中美合拍片”、“电影中国梦”的新兴语境中强调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收录论文二十余篇,涵盖“历史与理论”、“创作与批评”、“产业与发展”三部分内容。试图在理论、历史、创作、批评、产业、传播等多个维度阐发中国与欧、美、日、韩等域外经验在类型意义上的多重互涉,从而观照本土类型实践,挖掘本土类型可能,最终形成对中国电影类型化蓬勃态势及其现实困境的借鉴与反思。
|
| 目錄:
|
一、历史视域:类型电影的踪迹
类型旅行与概念显现:melodrama的中国化
突兀的影像、荒诞的现实、真实的梦境——中西三地的恐怖之维:以《夜半歌声》发轫
中国早期恐怖片的发展与恐怖音响
武侠电影:一个幻想类型的发生
意识萌生与类型渐显——抗战时期中国间谍电影的创作
生命体验在塑造上海都市归属感中差异——“华影”时期的爱情、家庭题材影片
那一年的风情——邵氏间谍片1967
文化语境、主题本体和类型越界——20世纪80年代的华语爱情电影分析
二、理论视点:类型电影的对话
作为一种电影实践的“小清新”
作为一种“舶来”类型的“小妞电影”
爱情·欢愉·道德:近年来中美小妞电影比较的性别视角
现代性焦虑与想象性解决——《人再囧途之泰囧》的类型分辨与价值观解析
侵略者的视角——日本、德国“二战”战争片之比较
地缘奇观中的文化想象——比较好莱坞与华语电影的奇幻类型片
论类型电影的自体衍变与好莱坞续集片“泛类型化”的极限生产
以创意思维三元论看中美商业类型电影的叙事惯例——以2012年前后的中美电影为例
三、创作视角:类型电影的在场
熟知中展开对话,陈规中寻求创新——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的类型化尝试
盗亦有“道”——中外偷盗片研究
论中英两国心理悬疑片的创作差异
浅论“丑角”类型喜剧明星的生产与消费——喜剧造星的类型经验与本土实践
“类型电影”与角色表演——兼论电影演员培养的另类思考
“暗黑”的童话——美国“恐怖”动画电影的创作初探
从摇滚乐到宇宙飞船——新好莱坞类型化探索中的声音“新浪潮”成因分析
电影声音:从听觉到感受——《拆弹部队》声音分析
四、产业视野:类型电影的进程
初探收视率与电影类型的关系——兼论对收视率进行定量分析的一些方法问题
超越低幼化的多元化电影类型内容资源拓展——当代美国儿童电影内容资源与产业策略研究
中美科幻电影异同比较
好莱坞灾难片在中韩两国的本土化指向——对《汉江怪物》、《唐山大地震》的若干思考
青春“类型片”——“新生代”电影人的类型化实践
票房与认同——近期国产娱乐片接受分析
尊重传统伦理:中国低成本喜剧电影的发展与出路
近年来华语类型电影海外传播的困境及其反思——基于北美市场的分析
国外受众对中国电影的需求与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