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张爱玲 我的后半生 纪念张爱玲逝世30周年
》
售價:HK$
352

《
大局观:真实世界中的经济学思维 何帆
》
售價:HK$
454

《
鸟类图典
》
售價:HK$
203

《
古典与文明·《周官》之制与大一统
》
售價:HK$
403

《
海外中国研究·朝贡·海禁·互市:近世东亚的贸易与秩序(一部刷新明清外交与通商认知的典范之作。挑战朝贡
》
售價:HK$
500

《
财报防坑指南:20分钟看透企业真实现金流与盈利陷阱
》
售價:HK$
356

《
安逸哲学:锦绣天府人生智慧“安逸四川”三部曲第一部 安逸是中华文明为世界贡献的人生智慧
》
售價:HK$
449

《
风月狩(全二册)
》
售價:HK$
332
|
| 編輯推薦: |
|
在人类政治思维演化史上,中国古典模式的政治学说体系,亦即“中国古典政治学”,是一个应当重新认识和重新定位的重大历史现象,相关研究有助于客观、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而中国古典政治哲学在这一学说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林存光教授系统反思、深入解读、重新诠释先秦诸子的经典著作,形成了独特的研究视角,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学术观点。在《政治的境界--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研究》中,他判定中国古典政治哲学具有“主体性”的思维特征,并做出具体的分析与系统的论证,为读者了解诸子各家的政治思想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解视角与解读范式。
|
| 關於作者: |
|
林存光,1966年生,山东济宁人,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从事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哲学、儒家政治哲学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儒教中国的形成——早期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历史上的孔子形象——政治与文化语境下的孔子和儒学》、《儒家式政治文明及其现代转向》(主编)、《孔子评传》(合著)、《与权力对话——儒家政治文化》(合著)、《孔子新论》等。
|
| 目錄:
|
序
导论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另一种新的理解视角与解读范式
1.中国学术思想的特色
2.在中国发现哲学
3.哲学与政治的统
4.差异与表述
5.主题与特质
6.政体与主体
7.“政治哲学”的定义
8.视角的调整与转换
9.“主体”的含义与特性
10.政治的境界
第一章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奠基——主体的诞生及其境界
一、道的追求者——孔、老思想的一致与歧异
二、孔子:无所为而为
1.对“人”的全面反省
2.道德主体的确立
3.修己与化人
4.孔子论“政”
5.在行藏之间
三、老子:无为无不为
1.世界的根源
2.体道的圣人
3.非统治的统治
4.在智慧与权谋之间
四、批评与反省
第二章 政治哲学思维的两极化——国家的集权化与个体生命的可贵
一、墨翟:作为圣贤事业的政治
1.儒、墨的对立与根本分歧
2.墨子的天志与三表法
3.秩序产生的三重维度
4.政治:圣贤们的事业
5.圣贤的境界及其治道的意义
6.集权压倒理性
二、杨朱:认真对待生命
第三章 政治哲学思维的理想主义取向——心灵的转化与境界的提升
一、思想的内在转向与生命观的拓展
二、孟子:根心而生的王道仁政
1.主体性的生命体验——人人有贵于己者
2.孟子的心性之学
3.心性说下的道德信念与政治批评精神
4.孟子政治哲学的主旨与要义
5.境界的提升——在权力、欲望与责任之间
三、庄子:游心体道的心灵境界与回归自然的“至德之世”
1.天人之分与庄学的思想主旨
2.心灵的转化与游心体道的心灵境界
3.文明的批判与“在宥天下”的政治理念
4.人性自然说与“至德之世”的社会理想
5.小结
第四章 政治哲学思维的现实主义取向——道与势的体用结合
一、体制变革与政治思维的功利化和权谋化
二、荀子:化导人性、明分使群的最佳政制
1.荀子的儒家立场与儒教信念
2.天人、性伪之分与人性之恶
3.人类生活的特质与礼义的起源和功能
4.为君之道与以礼治国
5.圣人作王:以人为治体的最佳政制
三、商韩:富国强兵、控驭臣民的必然之道
1.法家视野下的人性、社会历史与矛盾观
2.权势、法术与赏罚:治国用民的必然之道
四、霸王之道:在仁义与功利之间
1.诸子各家的王霸义利观
2.儒、法两家思想论争的实质含义
3.“即凡而圣”:道势合一的君主理念及其治化之境
结语 道与政治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