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史记的文化发掘:中国早期史学的人类学探索
》
售價:HK$
930

《
风起红楼:百年讹缘探秘
》
售價:HK$
1034

《
跑外卖:一个女骑手的世界
》
售價:HK$
319

《
封关运作背景下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丛书)
》
售價:HK$
398

《
滞后情书
》
售價:HK$
218

《
日本新中产阶级:东京近郊的工薪职员及他们的家庭(看日本系列)
》
售價:HK$
449

《
北派2:西夏梵音(网络原名《北派盗墓笔记》)
》
售價:HK$
245

《
当代中国经济讲义
》
售價:HK$
704
|
內容簡介: |
本书研究和探讨了如何开发无意识的主体创造力,以及将之运用到教学中的方法。作者提出,宽松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奇思妙想的出现,但这样的课堂需要教师减少控制才能有效实现;成功的具有创造力的教师能与大学话语和掌控者话语共存,创新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所有的话语中;重复与死守旧知于创新无益,死亡驱力更不利于创新;大他者是主体的创造力的核心,当我们放逐自我,创造性地聆听大他者时,主体便会侃侃而谈,成为创造力的源泉;等等。
|
關於作者: |
陈峥,1978年生,湖北武汉人。2001年毕业于湖北教育学院英语系英语教育专业;2004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比较教育专业;2007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教育行政与政策系,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安娜·赫伯特Anna Herbert,1964年5月29日出生于英国伦敦,5岁随父母移居瑞典,并在瑞典接受教育。
|
目錄:
|
前 言/1
第一章 迈向后结构主义教育学/8
引言/8
拉康理论对我们理解创造过程有何贡献?/10
拉康与弗洛伊德关于意识的理论比较/14
神经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理论的比较/24
小结/29
第二章 符号秩序与无意识/31
引言/31
语言与无意识/32
法则、欲望和享乐/36
知识与符号秩序:意会的知识/41
小结/43
第三章 做梦与创造力的主体/44
引言/44
梦的主体/45
故事讲述者/51
创造性思维与主体/56
小结/69
第四章 知识、创造力和四种话语/73
引言/73
掌控者话语与癔症者话语:优秀与欲望/75
大学与分析师话语:多即是少/81
分析师与掌控者话语中的享乐与创造力/84
渴望知识,渴望教师:大学与癔症者话语/88
小结/90
第五章 与大他者一同授课/93
引言/93
教学与凝视/93
课堂与梦境中的创造力之比较/98
认知理论、神经心理学和富有创造力的个体/104
小结/112
第六章 重复和隐喻/113
引言/113
有意识与无意识的重复:掌控与死亡驱力/115
隐喻、认知和记忆/121
超越唯乐原则:创伤梦境、欲望和死亡驱力/127
小结/133
第七章 小他者、大他者,伦理与创新——自我陶醉和侵略性攻击的另一面/136
引言/136
向大他者学习:创造性聆听/137
自我陶醉和课堂/146
抑郁和矛盾心理/156
小结/161
第八章 方法论/163
引言/163
艺术和方法论/163
自由联想、创造力练习、话语分析与解构/168
小结/175
结 论/177
参考文献/181
索 引/1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