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亲爱的族人:菲利普王之战的新叙事(横扫北美史学界各项大奖 以印第安女王视角重写北美大陆的反殖民之战)
			》
 售價:HK$ 
			653
 
  《 
			中国古代货币思想史
			》
 售價:HK$ 
			434
 
  《 
			什么是新疆
			》
 售價:HK$ 
			908
 
  《 
			多资产多策略投资实战
			》
 售價:HK$ 
			454
 
  《 
			乳腺整合肿瘤学 国际经典乳腺肿瘤学译著 一部聚焦乳腺肿瘤综合治疗的实用专著
			》
 售價:HK$ 
			653
 
  《 
			识药食药——免“疫”防病
			》
 售價:HK$ 
			250
 
  《 
			钩针编织曼陀罗花样
			》
 售價:HK$ 
			305
 
  《 
			两晋南北朝史 一口气看懂两晋南北朝史
			》
 售價:HK$ 
			347
 
 
 | 
         
          | 編輯推薦: |   
          | 近年来,关注社会心态的人更多,研究社会心态的队伍扩大了。公务员考试有了社会心态方面的申论题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指南有了社会心态的选题,主流媒体特别使用了一些新媒体采集和分析的大数据来反映民情,政府官员也注重了解民意和心态变动趋势。更为重要的变化是,有更多的普通人,关注社会心态。本书的出版将有助于社会公众对当前中国社会的了解,并为有关决策部门和工作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 |  
         
          | 內容簡介: |   
          | 《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4)》全面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社会各群体的社会感受、社会情绪及其行为倾向,从社会文化价值观与社会现状感知的宏观角度调查研究了近年来中国社会心态的新特点、新情况,以深圳、黑龙江等地的问卷调查为基础,对中国社会价值观与社会凝聚力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各地都深入社会、深入群众,紧扣中国社会实际问题,开展田野调查,因此掌握了真实国情,调查资料真实可信;在针对造成各社会群体观念与价值的社会原因的探索上进行了多向度多角度的分析研究。 |  
         
          | 關於作者: |   
          | 王俊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发展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杨宜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长2010~2014。《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主编。
 |  
         
          | 目錄: |   
          | 前 言【杨宜音】/001 Ⅰ 总报告
 1 当前社会价值观的特点与社会共享价值观的重建——2014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王俊秀】/001
 Ⅱ 观念与价值篇
 2 社会文化价值观与社会现状感知——基于深圳、哈尔滨、黑龙江某垦区的对比研究【高文珺 杨宜音 王俊秀】/023
 3 移民城市人际信任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项基于深圳的实证研究【杨 青 胡志伟】/045
 4 物质主义价值观调查报告——基于黑龙江居民的调查数据【李 原】/061
 5 价值追求与生活满意度之关系——以深圳的实证调查为例【杨 青 邱慧卉】/078
 Ⅲ 社会感受与社会情绪篇
 6 广东网民直觉研究报告【何凌南 黄敏婷 林 盈 张志安】/097
 7 不同领域下情绪体验的差异【陈满琪 王俊秀】/113
 8 2013年黑龙江省和深圳市居民安全感分析【全 静】/141
 9 2013年中国八大城市居民社会信任状况调查报告【饶印莎 周 江 靳建刚 杨宜音】/162
 10 黑龙江垦区居民社会公平心态的调查报告【赵德雷】/183
 Ⅳ 行为倾向篇
 11 2013年中国人的慈善状况分析【任孝鹏 郑 蕊 周 洁 陈雪峰 徐 江 陆柯雯】/204
 12 中国城乡居民和谐程度的调查报告(2013)
 【任孝鹏 郑 蕊 周 洁 陈雪峰 苏 红 张 凤 陈 涛】/220
 13 “社会认可”与“选址困境”:以化工业为例
 【王俊秀 Airong Zhang Kieren Moffat】/233
 |  
         
          | 內容試閱: |   
          |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研究中心“社会心态蓝皮书课题组”“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年度研究成果的第三本。参与本书撰写的专家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专业调查机构的专业人员。 
 本书的主题是重建社会共享价值观。本书的研究中包括了社会文化价值观、契约观念、物质主义、集体主义、公平正义等社会价值观的调查和测量,也分析了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社会价值观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此外,本书还包括了对于社会信任、慈善行为、网络行为和邻避效应等社会认知、社会情绪和社会行为倾向的研究。
 
 本书分析了物质主义、集体主义、公平正义、契约观念等十几种社会价值观的特点,并提出:要重建社会共享价值观。社会共享价值观的重建必须以朴素的个人价值观为基础,要坚守一些正经受冲击的传统社会美德,在尊重个体价值观的基础上引导社会共享价值观的形成,使得社会共享价值观的建立进入良性运行,提高社会凝聚力,推动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
 
 各地区居民在价值观和对社会现状的感知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反映出地区文化特点。深圳居民更多表现出未来取向,哈尔滨居民更多表现出权力距离取向,垦区居民更多表现出集体主义和人文取向。人们眼中的社会“应该怎样”和“实际怎样”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人们普遍认为社会应注重权力平等和人文取向,但实际表现出的却是权力等级分化和人文关怀缺乏。
 深圳、黑龙江两地民众在不同领域均展现出愉悦平和、轻松享受的良好心境;自己或家人就业、住房和婚恋是影响不同领域情绪体验的最重要的生活压力源;关系网和正式组织是影响人们不同领域不同情绪体验的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源;上班、想自己未来的积极情绪和评价过去的负向情绪可显著地影响民众的生活满意度;上班显著影响了民众的总体安全感,想自己未来与评价过去的部分情绪体验也影响了民众的总体安全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