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史记的文化发掘:中国早期史学的人类学探索
			》 
			 售價:HK$ 
			930
			 
			 
	
			  
			《 
			风起红楼:百年讹缘探秘
			》 
			 售價:HK$ 
			1034
			 
			 
	
			  
			《 
			跑外卖:一个女骑手的世界
			》 
			 售價:HK$ 
			319
			 
			 
	
			  
			《 
			封关运作背景下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丛书)
			》 
			 售價:HK$ 
			398
			 
			 
	
			  
			《 
			滞后情书
			》 
			 售價:HK$ 
			218
			 
			 
	
			  
			《 
			日本新中产阶级:东京近郊的工薪职员及他们的家庭(看日本系列)
			》 
			 售價:HK$ 
			449
			 
			 
	
			  
			《 
			图说航天科学与技术
			》 
			 售價:HK$ 
			500
			 
			 
	
			  
			《 
			北派2:西夏梵音(网络原名《北派盗墓笔记》)
			》 
			 售價:HK$ 
			245
			 
			 
	
 
      | 
     
      
      
      
      
         
          | 內容簡介: | 
         
         
          |  
            影响中国哲学的发生与发展有四条基本线索,分别是知识、宗教、道德与社会。本书作者长期以来一直关注中国古代哲学与科学关系的研究,在《中国哲学的起源》一书中曾对中国哲学起源与知识的关系做了初步的研究,而本著作的研究将更加深入,主要内容有:远古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总体知识线索,“阴阳”对立观念的知识源头,老子哲学的知识线索,不同自然观的交集、统合及主要问题和法则的确立以及与自然哲学相关的思维与方法的形成等。
           | 
         
       
      
      
      
         
          | 關於作者: | 
         
         
          |  
            吾淳,亦名吾敬东,祖籍浙江衢州,1955年生于上海。1992年师从冯契教授,1996年获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思维与哲学范型研究,兼涉中国古代科学、伦理、宗教以及艺术。主要代表作有:《宗教:一种文化现象》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中国思维形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古代中国科学范型》中华书局,2002、《影响古代中国发生期科学技术的若干因素》《中国社会科学》1990、《关于古代中国经验思维的两个问题》《社会科学》1997、《荀子与黑格尔伦理思想共同点之比较》《哲学研究》2006、《孔子论乐:精英的理想与趣味》《孔子研究》2006、《理解信仰问题的主要视角》《世界宗教研究》2007等。
           | 
         
       
      
      
      
         
          | 目錄: 
           | 
         
         
           
            绪论
   一、为何要专门探讨中国哲学的知识线索
   二、中国哲学的知识线索即自然观念早在起源阶段就已经形成
   三、中国早期自然观念与哲学发生发展及最终成型的基本轮廓
   四、早期中国自然哲学的主要问题和特征
   五、本书的内容与结构
 第一编  前提:人类观念起源的普遍状况
   第一章  以二分、类分观念为中心的考察
     一、思维与观念萌芽的初始知识背景
     二、二分观念在史前思维中的普遍性
     三、类分观念在史前思维中的普遍性
   第二章  以方位以及天观念为中心的考察
     一、方位观念在史前思维中的普遍性
     二、世界范围天观念萌芽的基本状况
     三、相关的神灵观念与巫术观念
 第二编  概述:远古至春秋时期知识的发展及与观念的关系
   第三章  远古至春秋时期的总体知识线索
     一、远古时期的知识线索
     二、三代至春秋时期的知识线索
   第四章  由知识而观念
     一、知识与经验
     二、从知识的角度看与观念的关系
     三、从观念的角度看与知识的关系
 第三编  类、象、数观念
   第五章  分类活动与“类”观念的产生
     一、由采集、狩猎而观察
     二、由观察而分辨
     三、三代农耕时期的分类活动与观念
     四、春秋时期知识活动中的“类”观念
     五、三代至春秋时期社会管理中的分类意识
   第六章  “类”概念的确立与比类思维
     一、春秋时期语词中的“类”观念
     二、“类”概念及种属观念的形成
     三、向比类思维与观念的延伸
   第七章  “象”观念的形成
     一、辨物与候物:“象”观念的知识起点
     二、“象”知识与观念的延伸
     三、“象”概念的形成
   第八章  “数”观念的形成
     一、记数与计数:“数”观念的知识起点
     二、乐律:影响“数”观念的重要知识活动
     ……
 第四编  阴阳、五行观念
 第五编  气与中、和观念
 第六编  天人观念
 第七编  天观念
 第八编  天象、天数知识与观念
 第九编  天道与法则观念
 第十编  巫术孑遗与无神论观念
 第十一编  诸子的开端
 第十二编  老子的自然与形上哲学
 第十三编  综合与概括:中国哲学范型的确立
 第十四编  对照与比较:中国哲学与希腊哲学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