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创新无限:深圳奇迹启示录
			》
 售價:HK$ 
			352
 
  《 
			大家京范 燕都掌故
			》
 售價:HK$ 
			449
 
  《 
			写作革命2.0:在所有学科和年级中通过写作提升思维的指南(美国亚马逊高分畅销教育类图书)
			》
 售價:HK$ 
			306
 
  《 
			理想国译丛073——他们也是幸存者:纳粹大屠杀亲历儿童的人生与记忆
			》
 售價:HK$ 
			500
 
  《 
			蝴蝶的世界:它们的自然史与多样性
			》
 售價:HK$ 
			653
 
  《 
			礼记训纂  全2册 十三经清人注疏
			》
 售價:HK$ 
			755
 
  《 
			可持续盈利 可再生战略变革释放企业发展潜力(剖析当下环境挑战,探讨企业应对策略,推动企业可持续盈利)
			》
 售價:HK$ 
			347
 
  《 
			拒斥死亡(文明本质上是一场抵御死亡恐惧的集体英雄主义骗局)
			》
 售價:HK$ 
			356
 
 
 | 
         
          | 編輯推薦: |   
          | 1.本书为国内最早提出“法治论”和“依法治国论”的名著,初版于1989年,再版于1997年,现经过重要修订和增订后,于2014年11月推出最新版。 2.二十多年后,再次出版两书的最新增订版,一方面在于两书代表了两位作者在那个年代的真实的思考,而且两书分别在1989年和1993年出版,散发出明亮的光芒,因为当时中国新时代的法治进程刚走入黎明阶段,尚是一片幽暗,该书适时而出,成为指引航向的路灯。二十多年已逝,到了中国法治的正午时分,依然一版再版,作为法学入门的读物,它的价值(于法治与权利的启蒙和奠基作用)仍不可小窥。另一方面,对两书所阐述的基本观点,作者至今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修正。甚至可以说,作者更加坚持两书所确证的信念和立场。而那些基本观点,即使是在当下,也远未过时。
 3.八十年代中后期,当时还是青年学者的王人博与程燎原一起,把主要精力投放到了法治问题上。这一选择既缘于他们专业上共有的激情与涌动,也带有对历史与现实的某种反思,而反思的契机则来自于一个景物所形成的心理震颤。在当时他们任职的西南政法大学所在地重庆市,有一个叫沙坪坝公园的地方,公园的一角有一大片墓地,野草丛生中的坟冢和墓
 |  
         
          | 內容簡介: |   
          | 1、二十多年前出版的《法治论》(1989)和《权利论》(《法治论》姊妹篇,原名为《赢得神圣:权利及其救济通论》)两书,是国内最早提出“法治论”和“依法治国论”的名著,堪称法学界的一块耀眼的路标。对两书所阐述的基本观点,作者至今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修正。甚至可以说,作者更加坚持两书所确证的信念和立场。而那些基本观点,即使是在当下,也远未过时。 2、此次修订两书,一是订正了讹误之处;二是尽可能将书中所引汉译本著作按当下通行本予以引证和注释,对中国文献的引证和注释,亦依此例处理;三是书名变动,《权利论》一书,第1版书名为《赢得神圣——权利及其救济通论》(1993年),此次修订版,更名为《权利论》;四是《法治论》增加了一章——余论:中国法治思想的“突破”;最后,《权利论》增加了“代第3版后记”。
 3、《法治论》主要从汉语文献中阅读了从亚里士多德到西塞罗、卢梭、孟德斯鸠、哈灵顿、洛克、杰弗逊、潘恩等人有关法治的学说;厘清了法治概念,区分了法治的实体价值与形式价值;阐释了法治与权力、法治与自由、法治与权利的关系;勾画了英、美、法等国的不同法治式样;对中国自1949年至1980年代末近40年的法制实践并运用法治作为量度的尺码,确立了中国法治理论的大致框架,是中国法治理论最初的系统研究。
 4、《权利论》一书,为《法治论》的姊妹篇,将《法治论》里的论题从中释出加以拓展研究,把关涉每个个体的权利问题从“宪法法律性”视角转换成一种“社会性“的书写路径,着重讨论了社会中的权利问题。
 |  
         
          | 關於作者: |   
          | 王人博, 著名宪法学家,曾任西南政法大学教授、《现代法学》和《西南政法大学学报》主编,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政法论坛》主编。代表著作有:《法治论》(与程燎原合著)、《权利论》(与程燎原合著)、《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宪政的中国之道》、《法的中国性》及《孤独的敏感者》等。 
 程燎原,著名法理学家,曾任西南政法大学教授,现任重庆大学法学院教授。代表著作有:《法治论》、《权利论》、《从法制到法治》、《清末法政人的世界》、《中国法治政体问题初探》等。
 |  
         
          | 目錄: |   
          | 第一章 权利是什么 一、 权利:历史上的不同界说
 二、 权利:当代中国法学的一个热门话题
 三、 权利的另一种界说
 第二章 人的主体性:权利的一个基点
 一、 “ 自由自觉活动”:权利的内在性
 二、 需要利益选择权利
 三、 个体与社会: 权利关系的实质构成
 第三章 并非灰色的回忆:权利的历史
 一、 西方社会权利的始点:古希腊、古罗马人的权利
 二、18—19世纪:从自然权利到个人本位的权利
 三、20世纪:是权利的个人本位还是权利的社会本位
 四、 历史的遗产:中国古代社会的权利
 五、 辉煌与曲折:中国现代社会的权利发展
 第四章 权利正义
 一、 承认权利的正义
 二、 分配权利的正义
 三、 保护权利的正义
 四、 权利正义与法律正义
 第五章 权利国家权力民主
 一、 政治解放: 从“非人” 到“人”
 二、 确认和保障权利: 国家的义务
 三、 权利与权力
 四、 权利与民主
 第六章 权利的法律界限
 一、 权利的相对性
 二、 权利的界标: 内部限制和外部限制
 三、 权利界限与价值选择
 四、 “ 法不禁止即自由”
 第七章 权利市场与权利交易:权利的经济问题
 一、 权利是一种商品吗?
 二、 权利市场: 权利交易及其交易成本
 三、 效益权利观
 四、 一点余论
 第八章 权利背后的神秘力量:权利文化
 一、 一个简单的界说
 二、 权利系统背后的无形力量
 三、 权利文化的变迁
 四、 “权利人” 的造就
 第九章 法律与社会:权利本位论
 一、 权利本位: 论争的一个焦点
 二、 法律本位论争的“功”与“过”
 三、 一种新的思考: 社会的“权利本位论”
 第十章 从理想到现实:权利的三种形态
 一、 应有权利:本质价值原则
 二、 法定权利:权利的法律化与制度化
 三、 现实权利:权利的最终归宿
 四、 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权利推定
 第十一章 救济:权利实现的程序化机制
 一、 冲突:权利需要救济
 二、 救济的含义与方法
 三、 “ 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
 第十二章 权利的脊梁:宪法救济
 一、 来自最高法律性的宪法救济
 二、 宪法救济制度的形成及其模式
 三、 期待中的中国宪法救济制度
 第十三章 主导性的权利救济:诉讼机制
 一、 实体权利与诉讼法
 二、 诉讼救济的价值基础: 诉讼正义
 三、 诉讼救济的制度机制
 第十四章 辅助性的权利救济:诉讼外解决方法
 一、 诉讼外解决方法: 权利救济的辅助性工具
 二、 寻求诉讼外解决: 世界性的潮流与趋势
 三、 从权利救济看“ 东方经验”
 结 语 未完的路
 代第三版后记 权利理论研究的“ 再出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