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逆战:日本失去的三十年之警示(日本财政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金子胜深刻解读日本经济 敲响中国警钟)
			》
 售價:HK$ 
			347
 
  《 
			不要担心2小时和8公里以外的事情(一本鼓励你用“微小的锚点”稳住“巨大的不确定”的心理指南!)
			》
 售價:HK$ 
			254
 
  《 
			叫卖伦敦:街头商贩与英国都市生活
			》
 售價:HK$ 
			398
 
  《 
			写给不同体型健身者的力量训练指南
			》
 售價:HK$ 
			500
 
  《 
			隐秘的翅膀
			》
 售價:HK$ 
			367
 
  《 
			B先生:梅兰妮·克莱因的成人分析故事
			》
 售價:HK$ 
			403
 
  《 
			能量!
			》
 售價:HK$ 
			454
 
  《 
			壹卷YeBook论世衡史丛书——晚清政治史的制度脉络
			》
 售價:HK$ 
			418
 
 
 | 
         
          | 編輯推薦: |   
          | 1.遵循鲁迅自选版本,再现初版原貌。 2.鲁迅的读者群分布广泛。特立独行的文学品格,使其作品长盛不衰;而针砭时弊的文章,直到现在也不落伍;对中国小说类型和小说历史的研究,至今无人超越。
 3.随着时代不断递进,鲁迅的社会观察和文明批评文章日益具备预言性质。
 4.鲁迅对话题性的敏锐洞察,使其作品具有超稳定的阅读魅力。
 5.适合阅读,适合收藏,体现了经典图书的加成价值。
 |  
         
          | 內容簡介: |   
          | 《热风》收作者1918年至1924年所作杂文四十一篇。鲁迅在《新青年》的《随感录》中做些短评,还在这前一年,因为所评论的多是小问题,所以无可道,原因也大都忘却了。但就现在的文字看起来,除几条泛沦之外,有的是对于扶乩,静坐,打拳而发的;有的是对于所谓“保存国粹”而发的;有的是对于那时旧官僚的以经验自豪而发的;有的是对于上海《时报》的讽刺画而发的。记得当时的《新青年》是正在四面受敌之中,鲁迅所对付的不过一小部分。 |  
         
          | 關於作者: |   
          |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生于没落的封建家庭。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世界十大文豪之一。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还创作出版了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杰作,已经成为一部“必读的民族典籍”。还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华盖集》《而已集》《三闲集》等。 在他写的人物中虽然没有一个坏形象,但是却间接表现出了封建社会的残忍。 |  
         
          | 目錄: |   
          | 题记………………………………………………………… 1 一九一八年
 随感录二十五……………………………………………… 7
 三十三……………………………………………………… 10
 三十五……………………………………………………… 15
 三十六……………………………………………………… 17
 三十七……………………………………………………… 19
 三十八……………………………………………………… 21
 一九一九年
 随感录三十九……………………………………………… 27
 四十………………………………………………………… 30
 四十一……………………………………………………… 33
 四十二……………………………………………………… 36
 四十三 … …………………………………………………… 38
 四十六……………………………………………………… 40
 四十七……………………………………………………… 42
 四十八 … ………………………………………………… 44
 四十九……………………………………………………… 46
 五十三……………………………………………………… 48
 五十四……………………………………………………… 51
 五十六 “来了”…………………………………………… 53
 五十七 现在的屠杀者…………………………………… 55
 五十八 人心很古………………………………………… 56
 五十九 “圣武”…………………………………………… 58
 六十一 不满……………………………………………… 61
 六十二 恨恨而死………………………………………… 63
 六十三 “与幼者”………………………………………… 65
 六十四 有无相通………………………………………… 67
 六十五 暴君的臣民……………………………………… 69
 六十六 生命的路………………………………………… 70
 一九二一年
 智识即罪恶………………………………………………… 75
 事实胜于雄辩……………………………………………… 79
 一九二二年
 估《学衡》… ………………………………………………… 83
 为“俄国歌剧团”… ………………………………………… 87
 无题…………………………………………………………… 89
 “以震其艰深”………………………………………………… 91
 所谓“国学”… ……………………………………………… 93
 儿歌的“反动”… …………………………………………… 95
 “一是之学说”………………………………………………… 97
 不懂的音译………………………………………………… 100
 对于批评家的希望………………………………………… 104
 反对“含泪”的批评家………………………………… 106
 即小见大………………………………………………… 109
 一九二四年
 望勿“纠正”… …………………………………………… 1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