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无人机技术 未来趋势与实际应用
			》
 售價:HK$ 
			857
 
  《 
			谁在研究中国:海外中国研究中心要览
			》
 售價:HK$ 
			408
 
  《 
			小白理财进阶之道:富爸爸的财富花园+财务自由笔记+有钱人穷的时候都在做什么(共3册)
			》
 售價:HK$ 
			915
 
  《 
			谎言的逻辑:洞悉谎言背后真实的心理和人性 专享版
			》
 售價:HK$ 
			254
 
  《 
			汗青堂丛书022——罗马元老院与人民:一部古罗马史(新版)
			》
 售價:HK$ 
			653
 
  《 
			陈舜臣近代史三部曲 甲午战争 太平天国兴亡录 走向辛亥
			》
 售價:HK$ 
			1158
 
  《 
			希腊精神——一部文明史(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HK$ 
			398
 
  《 
			世界文明史(上)
			》
 售價:HK$ 
			969
 
 
 | 
         
          | 編輯推薦: |   
          | 精神医学既是科学的,又是艺术的。 
 艺术活动超越了自然科学,超越了生物医学,超越了脑,她让人生追求自由与想象,她使人生触及心灵、激发灵性,她给人生增添消解平庸、克服困境的神奇魔力。
 |  
         
          | 內容簡介: |   
          | 精神医学有别于其他医学学科,除了涉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外,它还与人文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文化精神医学的进一步延伸、拓展,作者从艺术与美学的角度出发,指出精神医学不仅是科学的、逻辑的,也是艺术的、直觉的;或者说,它是脑与心灵的交汇,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倡导精神卫生工作者不仅需要求真、行善,亦需要审美。 
 本书介绍了艺术的起源与本质,艺术表现的门类与风格,美的概述、分类与作用,以及起源于欧美国家的美术治疗与音乐治疗。探讨了西方历史中与精神医学有关的美术作品,以及西方美术与精神病理现象;解析了几位大艺术家的独特创作;是国内首部较全面阐述及深入研究艺术与精神医学的作品。
 
 本书脉络清晰,旁征博引,图文并茂,文笔优美,从哲学、美学、艺术到精神医学等领域均有涉猎,是一本交叉科学的读物,可供精神科医生、护士、临床心理学工作者、社会工作者以及从事人文科学并对精神医学和“疯狂”感兴趣的同道阅读、参考。
 |  
         
          | 關於作者: |   
          | 李洁,1962年生,北京市人,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精神科杂志》编委,《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顾问编委,《精神医学杂志》特邀编委。世界文化精神医学协会(WACP)工作组成员,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民族心理与精神医学学组副组长,广州市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教授;法国GeorgesMazurelle医院高级访问学者,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高级访问教授。编著《文化与精神医学》,译有《追求优质的精神卫生服务》,荣获“广州医师奖”。 |  
         
          | 目錄: |   
          | 第一章艺术中的诸多学问 
 第二章美与美学思想
 
 第三章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与解析
 
 第四章西方美术与精神病理现象
 
 第五章美术治疗
 
 第六章音乐治疗
 
 后记1
 
 后记2
 |  
         
          | 內容試閱: |   
          | 第3章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与解析 
 
 
 在西方美术的历史长河中,一些绘画与雕塑无不承载着心灵的痛苦,或是精神病理的信息;或是艺术家运用“无意识”、“梦境”等手段,或是艺术家借用精神障碍患者的“旧逻辑”(paleologic)、“幻觉”进行创作,使其艺术作品闪烁出不同的光芒,可谓“神奇”。在超现实主义领袖、法国诗人、精神科医生安德列·布列东(AndréBreton,1896-1966)看来,“神奇的始终是美的,任何神奇的东西都是美的。的确,只有神奇的才是美的”。①因此,精神卫生工作者乃至对“疯狂”有所探索的人文学者不妨对此深究一番,以便进一步增加对“疯狂”的理解或是对艺术“创新”的领悟。
 
 我想,作为一名优秀的精神卫生工作者,不仅要与时俱进,了解世界精神医学之动态,树立国际视野;同时亦要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具有历史的眼光,而广泛深入地涉猎艺术领域与增添我们的历史厚重感不无关系。
 
 
 
 
 
 一、反映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美术作品
 
 湛蓝的爱琴海孕育了“高贵单纯”、“静穆伟大”的希腊人,辽阔、深邃的大海又启迪了希腊人的灵性,促使他们通往智慧、善良和优美之宝地,开启了西方社会文明之先河。古罗马人则不仅是希腊文明的继承者,亦创造了属于罗马自己的辉煌。可以说,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文明既承载着众神的故事,又面对着顽强的生命力。透过神的故事,让众生读懂人间悲喜,面对现实生活则开启哲学、医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的智慧。
 
 
 
 1.尼俄柏的痛苦
 
 相传,古希腊神话中的尼俄柏是底比斯王安菲翁的妻子,因生有七子七女而十分骄傲,并由此傲慢地嘲笑太阳神阿波罗的母亲女神勒托只生下一儿一女,还阻止底比斯人向勒托奉献祭品。女神勒托故此大怒,命令儿子阿波罗用箭射死尼俄柏的七个儿子,女儿阿耳忒弥斯射死她的七个女儿。尼俄柏悲伤过度,含恨而亡。她死后,一阵狂风把她吹回了儿时的故乡,在那里的一座荒山上,尼俄柏化作一尊大理石雕像,常年以泪洗面。相传在尼俄柏死后出现了一种花:红花铁线莲,其花朵具有鲜红的颜色,仿佛是从她痛苦万分的心中流淌出的鲜血,于是,这种铁线莲又称之为“尼俄柏花”。
 
 因此,尼俄柏成了西方文学史上痛苦、悲伤和忧郁的象征。古希腊著名的雕塑家、建筑师斯珂帕斯曾创作了雕塑《尼俄柏》,但不幸失传。后人创作了不少类似的复制品。我们仔细端察,这尊雕像不仅反映出尼俄柏即将失去最后一个女儿的悲剧性瞬间:母亲撕心裂肺的痛苦,女儿的极度恐惧(图3.1),亦为我们领悟母女、母子之间特殊的深层心理结构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在现实生活中,父女、父子之间的感情似乎一般表现不出母女、母子之间的那种感情深度。
 
 
 
 2.美杜莎的头颅
 
 美杜莎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三个蛇发女妖之一。据说,美杜莎曾经是一位美丽的少女,因吹嘘自己比雅典娜长得漂亮span styl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