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左岸译丛:袜子的哲学
》
售價:NT$
245.0

《
全球对话主义(第二版)
》
售價:NT$
500.0

《
思考,快与慢
》
售價:NT$
500.0

《
集成式机器学习算法理论与应用
》
售價:NT$
505.0

《
宋以前医籍考
》
售價:NT$
1430.0

《
华夏文库儒学书系:明代遗民: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
》
售價:NT$
118.0

《
中国书法之美:汉字美的历程
》
售價:NT$
585.0

《
葡萄酒与战争:法国人与纳粹的斗争(格致·格尔尼卡)
》
售價:NT$
341.0
|
編輯推薦: |
《德国近代戏剧的兴起——从巴洛克到启蒙运动》作者王建,北京大学学士、硕士、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博士。自1990年起任教于北京大学德语系,现为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度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语戏剧和戏剧理论以及德语近现代文学。出版有专著《中德戏剧作品中的仆人形象--论戏剧交际模式中的喜剧现象》(德文,1999)、译著《现代戏剧理论(1880-1950)》(彼得·斯丛狄著,北京,2006),并发表相关论文多篇。
|
內容簡介: |
从巴洛克到启蒙运动时期是德国戏剧发展的转折点。戏剧史的转折时期往往意味着新旧戏剧形式之间的对立、冲突、影响和转化,每种戏剧形式的特点在这一过程中会鲜明地凸显出来。更重要的是这一时期是德国近代戏剧的开端。
《德国近代戏剧的兴起——从巴洛克到启蒙运动》以巴洛克到启蒙运动时期的德国戏剧为对象,从文学文本和戏剧演出双重视角切入。戏剧本身包含文本和舞台两个方面,具体到巴洛克和启蒙运动时期,巴洛克时期常被称作是戏剧的时代,从广义戏剧的角度来看,包括歌、舞、戏、各类宫廷和民间的狂欢和庆典,分析戏剧文学时必须关注当时舞台的状况。从狭义戏剧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期的文学剧本和戏剧演出密不可分。启蒙运动时期戏剧文本和舞台的关系更加密切,从戈特舍德到莱辛都在戏剧创作的同时关注和参与舞台实践,舞台逐渐从演出中心转向文本中心。由于戏剧本身的综合性,戏剧研究的视角应以更大范围的思想和社会的变迁为背景,扩展到剧院建筑、剧场结构、舞台布景、表演艺术、戏班运作机制、演出程序、演员生活和观众习惯等各个方面,从而建构起一个立体的戏剧发展过程。本书正是尝试在这一基础上梳理发展线索,勾勒德国戏剧从巴洛克到启蒙运动时期的总体变迁脉络。
|
目錄:
|
导言
引论 巴洛克以前德国戏剧的发展源流
第一部分 巴洛克时期的德国戏剧
第一章巴洛克时期
第一节作为概念的巴洛克
第二节 巴洛克时期的历史与社会状况
第三节 巴洛克时期的思想与文化状况
第二章 巴洛克时期的戏剧理论与戏剧创作
第一节 巴洛克时期的戏剧理论
第二节 巴洛克时期的戏剧创作
一艺术剧
(一)格吕菲乌斯
(二)洛恩施泰因
二教团剧
三学校剧
第三章 巴洛克时期的戏剧演出
第一节 宫廷戏剧
第二节流动戏班
第三节 学校戏剧
一新教的学校戏剧
二天主教的学校戏剧
第二部分 启蒙运动时期的德国戏剧
第一章启蒙运动时期
第一节 作为概念的启蒙运动
第二节 启蒙运动时期的历史与社会状况
第三节 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与文化状况
第二章 启蒙运动时期戏剧的早期阶段
第一节 戈特舍德
第二节 戈特舍德的戏剧改革
一 戏剧改革前的状况
二 戏剧改革的过程
三 戏剧改革的理论
四 戏剧改革的历史地位
第三节 戈特舍德及其同时代的戏剧创作
一 戈特舍德和悲剧创作
二 戈特舍德夫人和喜剧创作
第三章 启蒙运动时期戏剧的过渡期
第一节 过渡期的诗学理论--戈特舍德之外
一 两个瑞士人--博德默尔和布赖廷格
二 鲍姆加登和迈耶尔
第二节 过渡期的戏剧理论和创作
一 施莱格尔
二 盖勒特
第四章 启蒙运动时期戏剧的晚期阶段
第一节莱辛的生平和创作
第二节莱辛的戏剧理论
第三节莱辛的戏剧创作
一 莱辛的早期戏剧创作
二 莱辛的悲剧创作
(一)作为体裁的市民悲剧
(二)《萨拉·萨姆逊小姐》
(三)《爱米丽娅·伽洛蒂》
三 莱辛的喜剧创作--《明娜·封·巴恩海姆》
四 戏剧诗《智者纳旦》
第五章 启蒙运动时期的戏剧演出
第一节启蒙运动时期的戏剧舞台体制
一 宫廷剧院
二 流动戏班
第二节启蒙运动时期的戏剧舞台理论
第三节启蒙运动时期的戏剧舞台实践
一 演员
二 观众
结语
参考文献
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