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东亚的车舆社会史
》
售價:HK$
913

《
大西洋现实主义:帝国与国际政治思想的德美交汇
》
售價:HK$
407

《
四海车书总会同 元代文人游历与行旅诗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售價:HK$
653

《
接触 2025全新升级版
》
售價:HK$
347

《
21天打造翘臀
》
售價:HK$
301

《
匠心传承:山西非遗日历·2026年·木版年画
》
售價:HK$
704

《
唐诗中的历史:战争、王朝与兴衰之歌 追随唐人“诗路”印记剖析大唐历史盛衰
》
售價:HK$
347

《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概论
》
售價:HK$
449
|
| 編輯推薦: |
|
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发展必须同时驱动的两艘巨轮。2005年底,新农村建设成为了一项基本国策,备受政界和学界的重视。本书的经验来自作者对皖南X区的新农村建设长达七年的跟踪观察,作者试图以政策执行的视角把握新农村建设是如何实现从国家的宏观政策具体化为地方的微观执行实践的,从而呈现出新农村建设鲜活的经验画面。
|
| 內容簡介: |
本书的主体内容围绕新农村建设政策执行过程的权力运作与社会过程来展开。新农村建设的权力运作试图揭示中国的官僚系统是如何运作和执行新农村建设的,涉及不同层级的地方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运作过程及其背后的体制逻辑。而新农村建设的社会过程则将观察的视野聚集到村庄和社会层面,集中关注的是村庄和农民在新农村建设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动机、角色和行为策略。
本书力求通过实地调研获得的一手经验材料讲述皖南X区的新农村建设的故事,并结合X区以及X市的新农村建设经验反思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模式选择问题。
|
| 關於作者: |
|
叶敏,1984年生,安徽无为人,2011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法学博士,社会学博士后(2013年出站)。现任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讲师,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城乡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和兴趣为政治社会学和城乡基层治理。在《开放时代》、《公共管理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
| 目錄:
|
导 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意识 1
二关于政策执行的相关研究 2
三政策执行的层级响应模型 13
四调研地点、研究方法与篇章安排 23
第一章 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制定与体制安排
一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制定 30
二新农村建设的体制安排 37
三自上而下的政策地方化 44
第二章 新农村建设: 政策执行的县乡互动
一执行机构与管理过程 60
二示范引导: 政策学习与资金配备 67
三激励干劲: 科层动员体系的运转 75
四乡镇自主性与参与执行的分化 99
第三章 新农村建设: 政策执行的乡村关系
一东镇: 新农村建设的前沿标兵 120
二乡镇的执行力建构过程 123
三村庄自主性与参与执行的分化 136
四以点带面: 示范引导何以可能 149
第四章 新农村建设: 政策执行的村级实施
一共意建构: 农民集体行动的观念要件 164
二资源动员: 农民集体行动的筹资策略 172
三行动组织: 农民集体行动的运作过程 191
第五章 新农村建设: 政策执行的微观实例
一Z村: 政策执行的微观田野 204
二从后进到亮点: 新农村建设的实施过程 210
三村庄的复苏: 新农村建设的深度影响 220
第六章 新农村建设: 政策执行的模式变迁
一2006年—2012年: 以点带面的扩面模式 228
二2012年之后: 抓点模式对扩面模式的替代 242
三形势与体制: 模式变迁的因果机制分析 260
结论
一新农村建设政策执行的轨迹回顾 269
二作为乡土社会中的政策执行 271
三作为中国式集权体制下的政策执行 273
四新农村建设的政策选择: 发展理性的疑惑 276
参考文献 279
后记 28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