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索恩丛书·马克斯·韦伯:跨越时代的人生
			》
 售價:HK$ 
			505
 
  《 
			无路之路
			》
 售價:HK$ 
			305
 
  《 
			棒针编织阿兰花样背心马甲
			》
 售價:HK$ 
			305
 
  《 
			大明300年 推演关键性事件 锁定冲突 重构大明300年棋局 剖析帝国兴亡的核心规则
			》
 售價:HK$ 
			347
 
  《 
			时刻人文·西汉官吏的选任与迁转(郡县起,三公终,揭示西汉两百年官吏迁转的制度逻辑)
			》
 售價:HK$ 
			602
 
  《 
			陵迟:鲁国的困境与抗争 精装
			》
 售價:HK$ 
			449
 
  《 
			梁启超:维新1873—1898
			》
 售價:HK$ 
			449
 
  《 
			黑格尔世界史哲学疏证:自由诸形态论(刘小枫主编;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
			》
 售價:HK$ 
			449
 
 
 | 
         
          | 內容簡介: |   
          | 特懋克是基诺族唯一的法定民族节日。特懋克直译意为“盛大的打铁节”。特懋克本是基诺族传统年节,1988年后,被确认为法定节日,并于每年2月6-8日举办节庆活动。节日期间基诺族人民剽牛、杀猪,载歌载舞,打铁祭礼,祭祀太阳鼓,进行盛大的抢鼓仪式,和周边民族同乐。以此祈求新年风调雨顺。节日最后一日,村寨长老分配次年耕种的土地,节后立即进行耕种准备。 |  
         
          | 關於作者: |   
          | 郑晓云,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长期从事民族文化的研究,尤其是对云南与东南亚傣泰民族文化研究有较深造诣,是国内外知名的专家。 |  
         
          | 目錄: |   
          | 目录 综述 001
 一、特懋克的自然和社会文化背景 005
 二、特懋克主要内容 021
 三、特懋克的现状 024
 四、基诺族的其他节日 027
 志略 029
 一、节日时空 031
 基诺族纪日  031
 植物物候历 033
 铁匠房 035
 卓巴家 036
 二、组织 036
 勒巴 036
 长老 037
 卓巴和卓生 039
 铁匠 040
 三、节日缘起 041
 特懋克的传说 041
 四、仪式活动 042
 祭鼓 043
 祭祀铁匠女神 045
 备耕仪式 046
 祭天 047
 剽牛 047
 抢鼓 049
 送鼓 051
 打铁 051
 公益宣传活动 052
 特懋克规约禁忌 052
 五、表演艺术与口头传统 053
 大鼓舞 053
 嘎柱咧舞 055
 普遮支 057
 三咋 058
 情歌 058
 大鼓舞的传说 059
 妇女服饰传说 060
 妇女服饰彩色条纺的传说 060
 男子服饰传说 062
 月亮花的传说 063
 六、游艺娱乐 063
 打陀螺 064
 射弩 064
 打鸡毛球 065
 踩高跷 065
 走亲访友 065
 送礼 066
 情人相会 067
 七、节日用品 068
 克勒莎 069
 香茅草烤菜 069
 剁生 069
 包烧山蜘蛛 070
 特懋克期间的酒和茶 070
 竹桶 072
 竹杯 073
 芭蕉叶 073
 节日男性服装 073
 节日女性服装 075
 穿耳与戴花 077
 大鼓 078
 锣 081
 祭祀铁匠神的工具 081
 笪溜和生姜 082
 奇科和布姑 082
 别托 084
 约遮 085
 贝吐鲁 086
 别别 086
 别别搓列列 087
 布料染色 087
 基诺族木雕 088
 基诺族竹编 088
 基诺族纺织 089
 基诺族刺绣 091
 八、节日文献 091
 基诺族文化大观 092
 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基诺族卷 092
 最后的长房——基诺族父系大家庭和文化变迁 093
 基诺族特懋克 093
 调查报告 095
 基诺族么卓寨特懋克节日调查报告 097
 2011年基诺乡巴坡村特懋克调查报告 122
 基诺族乡巴卡新寨特懋克调查报告 145
 附录 172
 参考文献 193
 后记 194
 |  
         
          | 內容試閱: |   
          | 综述 基诺族是1979年6月6日国务院正式确认的我国第55个少数民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28个民族之一,也是云南人口较少的7个民族之一。基诺族人口约20400余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基诺族乡以及相邻的普文镇、勐旺乡、勐养镇、勐罕镇乡一带,也有少量人口分布在勐腊县勐仑镇及象明乡。其中人口较为集中的基诺族乡现有人口11200余人。
 基诺族,史书又记“攸乐族”,“基”为“舅舅”,“诺”指“跟在后面”,基诺直译为“跟在舅舅后面的人们”,意译为“舅舅的后代”。从族源上看基诺族是云南境内最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是从氐羌系统中分化出来的,汉代属叟,昆明族中的一部分,于三国初年南迁到达基诺山区后定居下来。
 基诺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没有文字。语言和彝语、拉祜语、傈僳语、哈尼语相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变化过程中,基诺族与几个民族之间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而由于社会和地理环境的原因,基诺族与傣族、汉族关系较为密切,交往频繁,在语言方面吸收了部分傣语和汉语的要素。
 特懋克是基诺族唯一法定的民族节日。“特”是打铁,“懋”是盛大,“克”是节日,特懋克直译意为“盛大的打铁节”,是基诺族传统的年节。节日期间要剽牛、杀猪、载歌载舞欢庆,邀请其他基诺族村庄及周边的傣族、哈尼族的亲朋好友前来聚会,共度节日。在节日期间,人们还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如打铁祭礼和祭祀太阳鼓,祈求新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进行盛大的抢鼓仪式,在节日的最后一日要分配确定次年开耕播种的土地,节日一过立即进行耕种的准备工作。
 按照基诺族的纪年历法,一年只有11个月份,12月份为“零”,即没有名称的月份,因此这个月整个月都是基诺族过年的日子。其具体的过节时间不固定,按照传统,每年过节之前都是由村寨里的大长老卓巴、二长老卓生等人聚集商议。择日是根据山上的桦皮树、大麻嫫树绽出的新芽、小黑江长出的青苔和澜沧江水发亮等迹象而定的。每个村寨过特懋克节的具体日期还得根据每个支系内部的父母寨和儿女寨的辈分大小来定先后顺序。组成基诺族的阿希、阿哈、乌优氏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父母寨和儿女寨,过节的顺序一般是父母寨在先,儿女寨为后。特懋克整个节日过程一般为三天,按照传统的活动安排,第一天是祭鼓仪式,次日举行祭铁房仪式,第三天是备耕仪式。传统的特懋克节是一年的开始,又是人们欢聚、集中再现民族传统文化、确定一年中耕种事宜的重要日子。
 1988年1月28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每年2月6日—8日为法定庆祝特懋克节庆活动的时间,基诺族传统的特懋克也从一个民族节庆成了代表这一民族的法定节日。在特懋克节日期间,所有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工作的基诺族同胞在这三天放假休息。目前的特懋克基本由乡政府组织庆祝活动。一种方式是在乡政府所在地进行节日庆祝活动,另一种形式是由一个村子承办节日活动。特懋克节日的当天,基诺山的其他寨子村民都会来参加文艺表演,也会有省、州、市党政领导莅临以及新闻媒体工作者前来报道,还有众多跟团来的外地游客和部分省内城镇的一些散客来观赏。乡政府组织的特懋克相比传统的村民自发过的特懋克节日而言,它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宣传基诺族文化的窗口与平台,节日当天举行的仪式活动表演性和观赏性更突出。在不是逢五逢十的年份,节日的庆祝活动大多由一个村子承办,乡政府给予协调及支持。一些村子现在都是由村委会及村小组商议决定具体的过节时间。因此,各个村寨之间过节的时间和春耕时间并不相同,甚至相差很远。一般在选定了吉日之后,由村里的组织管理人员去通知各户人家,研究安排村里的各项公共事务和工作,并着手准备过节的相关事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