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数学史这样教
》
售價:NT$
408.0

《
高能量家庭
》
售價:NT$
153.0

《
汉晋士大夫结党交游研究
》
售價:NT$
296.0

《
考古何以可能?——考古学理论的对话
》
售價:NT$
449.0

《
大学问·昌明国粹:柳诒徵及其弟子之学术
》
售價:NT$
454.0

《
好天气(茅盾文学奖得主苏童《黄雀记》后历时11年长篇新作)
》
售價:NT$
403.0

《
有兽焉.10
》
售價:NT$
305.0

《
人文传统一(“人文传统”系列丛书第七版,人文传统1:史前时期—中世纪,回溯人类文明的源头)
》
售價:NT$
653.0
|
內容簡介: |
本选题以云桂交界地区会唱山歌的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以个体的认知和情感为视角,以个体的生命周期为线索,采用半结构访谈、非参与观察和参与观察的质性研究方法,深入理解了壮族山歌与个体社会化的关系,主要论述:第一,壮族山歌与人的社会化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一方面,山歌通过影响个体的认知和情感影响了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山歌影响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内容、形式不尽相同;另一方面,社会化推动了个体的山歌实践。源于社会化过程的认知和情感,为个体的山歌实践提供了框架和动力;第二,社会化过程中,社会与个体的关系既非决定论所说的强制关系,或者能动论者所说的自由关系,亦非互动论者所说的作用与反作用关系,而是不断变化的多种关系;第三,音乐的美学功能与社会学功能是两位一体的关系。音乐的美学功能必须借助音乐实践才能表现出来,反之,音乐的社会学功能也必须依赖对音乐本质的美学分析。
|
目錄:
|
导 言
第一章 文献回顾
一、社会化:决定论、能动论抑或互动论
二、壮族山歌的相关研究
一山歌的美学特征
二山歌的社会功能与价值
三山歌的传承
三、音乐与人的社会化:美学功能、经验主义功能抑或综合功能
结论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及研究框架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框架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内容结构
第三章 山歌与儿童期社会化
一、儿童期的山歌参与
一赶歌圩
二重要山歌事件中的儿童
三日常唱歌情境中的儿童
二、山歌对儿童期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一初识山歌:熟悉山歌歌唱评价意义理解
二山歌与儿童的社会价值、社会关系、道德规范及社会习俗认知
三山歌与儿童情感社会化:体验快乐
三、社会化对儿童歌唱行为的影响
结论
第四章 山歌与青年期社会化
一、群体压力与青年期的山歌实践
一群体压力
二青年期的山歌实践:学歌对歌听歌
二、山歌对青年期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一山歌与青年期个体情感社会化:体验爱情
二山歌与青年人认知:社会知识交往规范价值观青春的
价值。行为方式
三、社会化对青年期个体歌唱行为的影响
结论
第五章 山歌与中年期社会化
一、山歌变迁与中年期个体的山歌实践
一社会转型与山歌文化变迁
二中年期:山歌实践的主要力量
三中年期个体的山歌实践:听歌唱歌。编歌
二、山歌对中年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一酒歌与中年个体的认知和情感:社会交往婚姻观念家庭
二山歌与中年个体的角色社会化
三山歌与中年个体的劳动和职业社会化
……
第六章山歌与老年人社会化
第七章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