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东亚朱子学研究:日本朱子学研究
			》
 售價:HK$ 
			398
 
  《 
			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 文字编
			》
 售價:HK$ 
			1980
 
  《 
			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汉英对照)(国家博物馆“国际交流系列”丛书)
			》
 售價:HK$ 
			2739
 
  《 
			世界在前进
			》
 售價:HK$ 
			380
 
  《 
			文以载道: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
			》
 售價:HK$ 
			413
 
  《 
			高句丽史
			》
 售價:HK$ 
			858
 
  《 
			随他们去:别把精力浪费在无法掌控的事情上
			》
 售價:HK$ 
			380
 
  《 
			聊斋志异:2025全新插图珍藏白话版(全4册)
			》
 售價:HK$ 
			2745
 
 
 | 
         
          | 編輯推薦: |   
          | 《康德尊严思想研究》是国内目前在康德尊严思想研究方面做得很好的著述之一。什么是人的尊严呢?在对这个问题的诸多回答中,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在这方面的回答是最好的。康德在尊严问题上说了些什么?作者王福玲在本书中就是想告诉大家,在康德看来,什么是人的尊严,我们如何才能获得尊严,怎样才叫“有尊严”的生活。 |  
         
          | 內容簡介: |   
          | 在西方哲学史上,康德哲学承担着“蓄水池”的角色。同样,在尊严概念的发展历程中,康德的尊严思想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在康德那里,罪犯和德性高尚的人平等地享有尊严,区别只在于罪犯由于自己的恶行使自己不配享有尊严,而德性高尚的人则由于其善行使自己更加配享尊严,配得尊重。康德伦理学的任务就是要将有限的人提升到神圣存在者的行列。尽管人们在有生之年无法实现,但正是在这种锲而不舍的追求和努力中,在不断获得德性、彰显尊严的过程中,人生才被赋予了意义。 |  
         
          | 關於作者: |   
          | 王福玲,女,1984年出生,山西汾阳人。201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院伦理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12至201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康德的伦理思想。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3批面上资助(2013M530798),主持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伦理学视域下的人的尊严问题研究》13YJC720034。在《哲学研究》《哲学与文化》《道德与文明》《伦理学研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十余篇。 |  
         
          | 目錄: |   
          | 导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康德尊严思想的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和基本结构
 第一章 康德尊严思想的溯源
 第一节 自古希腊以来至文艺复兴时期的尊严思想
 一 尊严概念辨析
 二 古希腊时期的尊严思想
 三 古罗马时期的尊严思想
 四 中世纪的尊严思想
 五 文艺复兴时期的尊严思想
 第二节 文艺复兴以来的自由精神
 一 卢梭之前的启蒙思想
 二 卢梭的自由思想
 第二章 尊严与价值
 第一节 理解价值的两种进路
 一 中国语境下的价值概念
 二 西方语境下的价值概念
 第二节 康德哲学中的尊严与价值
 一 尊严的界定:优越性
 二 尊严的价值属性
 三 两种意义上的尊严
 第三章 尊严与自律
 第一节 自由的内涵
 一 先验自由
 二 实践自由
 第二节 自律:尊严的根据
 一 自律的内涵
 二 尊严的根据
 三 尊严与尊重
 四 批评与回应
 第四章 尊严与人性
 第一节 “人性”释义
 一 人的自然规定性
 二 人的道德规定性
 第二节 尊严与“人性公式”
 一 “人性公式”的提出
 二 “人性公式”的内涵
 三 批评与回应
 第五章 尊严与法权
 第一节 尊严与法权的关系
 一 尊严与人性法权
 二 尊严与获得的法权
 第二节 维护尊严与社会正义
 一 尊严与正义原则
 二 尊严与惩罚
 第六章 尊严与德性
 第一节 德性与配享尊严
 一 德性概念
 二 德性与意志自律
 三 德性是配享尊严的根据
 第二节 尊严的内在维护:如何配享尊严
 一 自我珍重
 二 尊重他人
 三 对无理性存在者的义务
 第七章 康德尊严思想的意义
 第一节 康德尊严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 康德与传统尊严思想
 二 康德与现代尊严思想
 第二节 反思与启示
 一 尊严与脆弱性
 二 尊严与社会歧视
 结束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