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近代中国法理学的成长:学科、流派和体系

書城自編碼: 255000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法律理論法學
作者: 高燕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11869289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5-04-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95/250000
書度/開本: 大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3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时刻人文·1723:世界史的10扇窗(从全球史中的10位人物,管窥18世纪世界的格局与变化)
《 时刻人文·1723:世界史的10扇窗(从全球史中的10位人物,管窥18世纪世界的格局与变化) 》

售價:NT$ 347.0
躺椅和舞台
《 躺椅和舞台 》

售價:NT$ 434.0
甲骨文丛书·日本社会的历史
《 甲骨文丛书·日本社会的历史 》

售價:NT$ 556.0
最后的捕鲸部落
《 最后的捕鲸部落 》

售價:NT$ 296.0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与治理对策研究
《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与治理对策研究 》

售價:NT$ 500.0
国家及其废墟:希腊的古代、考古学与民族想象
《 国家及其废墟:希腊的古代、考古学与民族想象 》

售價:NT$ 398.0
社会学科学导论
《 社会学科学导论 》

售價:NT$ 1520.0
家庭养生 食疗方+推拿+用药
《 家庭养生 食疗方+推拿+用药 》

售價:NT$ 296.0

建議一齊購買:

內容簡介:
本书立求通过对近代中国法理学文本材料的梳理、研判,尤其是影响较大具有代表性的近代学人的学术著作和法理思想的整理研究,从中勾勒出近代法理学的基本框架及其理论主题,以期对近代法理学学科的成长轨迹及其所关注的理论问题的宏观框架有一个较为完整、清晰的客观展现。
關於作者:
高燕,1968年10月出生,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重庆大学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法理学、立法学和法史学。参编《法理学论点要览》、《改革时代的理论法学》等书籍多部,在西南大学学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内蒙古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多篇。
目錄
绪论
一、近代中国法理学生长史的研究意义
二、"近代中国法理学"的理解向度
三、近代中国法理学研究现状
四、本书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近代中国法理学生长的历史语境2{
一、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
二、近代中国法理学生长的本土资源
三、近代中国法理学生长的域外资源
第二章草创--法理学学科出现之显性表现
一、近代中国法理学与近代中国法学教育相伴而生
二、学习模仿:本土法理学教科书
三、开辟性贡献:挖掘中国传统法理思想的学术
专著
第三章形成--法理学学科体系渐趋完备
一、本土法理学著述数量大幅增加
二、法理学研究队伍专业化程度提高
三、法理学学科框架基本定型
第四章成熟--法理学的本土化研究及其理论自觉
一、学贯中西的法学家及其著述
二、"不可捉摸之灵魂":近四十年法理学发展状况的检省
三、以"世界之眼光",思考"中国之问题"
四、"中国本位"法理学的理想图景
第五章近代中国法理学的知识体系
一、近代中国法理学知识体系的探寻
二、近代中国法理学知识的显现
三、近代中国法理学知识体系的逻辑建构
第六章法理学基本范畴在近代中国的研究
一、学科名称及其研究对象的厘定
二、法律的概念及本质
三、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四、权利:在个人与社会间选择
五、法治:徘徊在理论与现实之间
六、法学研究方法之近代探索
七、近代中国之法理学学术派别
第七章过渡时期的近代中国法理学
 一、近代中国法理学在"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下被动产生
 二、东西文化冲突中近代中国法理学理论渊源的"二元性"
 三、"西学东渐"背景下近代中国法理学的"西方"范式
 四、"西学"主导下的法理学理论研究偏离了中国社会现实需求
 五、近代中国法理学是学科史上的过渡性阶段
 结语
 本书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致谢)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