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汉简《苍颉篇》研究
》
售價:NT$
653.0

《
抑郁症(精装全彩版)牛津科普系列:拨开抑郁症的迷雾,探索情绪背后的深层真相
》
售價:NT$
449.0

《
天才的盛会:文艺复兴艺术三百年
》
售價:NT$
500.0

《
裘锡圭学术文集(全六卷)
》
售價:NT$
4998.0

《
从马可波罗到马戛尔尼:十三世纪以降的欧亚世界
》
售價:NT$
347.0

《
抗日战争时期中英借款交涉研究
》
售價:NT$
403.0

《
大学问·中国城市史研究系列 茶馆 天津工人 晚清中国城市的水与电 亦官亦商(套装共4册)
》
售價:NT$
1805.0

《
索恩丛书·信仰与权力:阿拉伯世界的裂变与重生
》
售價:NT$
658.0
|
內容簡介: |
本书共分4章,在20世纪文学批评的背景下,洞察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发展,清理出它在“本质11论”与“工具论”之间游走、接受意识形态“询唤”的异化历程,尽量贴近历史现场,以丰富翔实的资料和鲜明的问题意识生成新的解读评析格局,廓清对这一时期文学批评原生面貌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
|
關於作者: |
曹霞1973一,女,强川宣汉人,先后就读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硕士和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文学与文化思潮、当代作家作品、女性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争鸣》、《光明日报》、《当代作家评论》、《南开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六十余篇,主持国家课题、教育部课题和南开大学课题多项,编著《看莫言》、《黄昏里的男孩》,合著《新时期文学的叙事转型与文学思潮》。
|
目錄:
|
序
前言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价值
第三节 研究现状
第一章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基本资源
第一节 批评观念资源:左翼文学批评的思维方式
一、“革命”化的评判思维
二、阶级话语的吸纳
三、想象的“大众”
第二节 制度资源:延安文艺的话语范式
一、《讲话》历史谱系的建构
二、文学批评的政治化
三、出版的审查与管制
第三节 理论资源:苏联文学理论与中国
一、期待视域与理论诉求
二、阐释空间的增长
三、本土经验与外来资源的共生
第二章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与意识形态
第一节 1949一1955:意识形态对文学批评的指导与规训
一、《武训传》批判:对旧文艺及知识分子的规训
二、《红楼梦》研究批判:对旧学术的清理
三、胡风事件:对民主主义文艺思想的清理
第二节 1956—1962:意识形态对文学批评的调整与询唤
一、“双百方针”与文学理论建构
二、文本的“再解读”
三、乌托邦叙事的阐释
四、“调整”时期的理论与批评
第三节 1963—1976:意识形态对文学批评的
工具化和武器化
一、文学批评的政治意蕴
二、文学批评与《纪要》
三、文学批评与意识形态的同构
第三章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观念形态
第一节 政治实用主义批评
一、周扬:权力话语的批评范式
二、邵荃麟:实甬主义文学批评
第二节 不同形态的现实主义批评
一、茅盾:客观写实的批评观念
二、冯雪峰:“政治一艺术”对立统一的批评
三、胡风:“主观战斗”的批评精神
第三节 有限度的审美经验批评
一、侯金镜:小说形式和内在规律的探索
二、巴人:以“人”为本的文学批评
第四节 极“左”意识形态批评
一、姚文元的“政治批判”型批评
二、“文革”写作组:政治斗争的工具
第四章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与文学生产
第一节 文学批评与文学形式的嬗变
一、诗歌的“新”与“旧”
二、杂文的沉浮
三、话剧:形式与批评的互动
四、叙事:“缝隙”的消失
第二节 文学批评与“衰竭”的主体
一、批评的权威性
二、反批评的无效性
三、自我批评与失落的主体
第三节 文学批评与“清洁”的文本
一、阶级斗争的强化
二、对“知识分子改造”的强调
三、对“日常生活”的清理
结语 如何“审美”,怎样“自主”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