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暗黑历史书系·古代战争史
》
售價:HK$
500

《
索恩丛书·马克斯·韦伯:跨越时代的人生
》
售價:HK$
505

《
无路之路
》
售價:HK$
305

《
棒针编织阿兰花样背心马甲
》
售價:HK$
305

《
大明300年 推演关键性事件 锁定冲突 重构大明300年棋局 剖析帝国兴亡的核心规则
》
售價:HK$
347

《
时刻人文·西汉官吏的选任与迁转(郡县起,三公终,揭示西汉两百年官吏迁转的制度逻辑)
》
售價:HK$
602

《
陵迟:鲁国的困境与抗争
》
售價:HK$
449

《
梁启超:维新1873—1898
》
售價:HK$
449
|
| 編輯推薦: |
|
《粮油储藏理论与技术》为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本书的编写与出版,对培训粮食储藏高技术人才,提高粮食储藏效率,对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促进作用,也适应了国家粮食战略安全的战略需求。本书的出版可为国家的粮食安全重大战略需求提供人才和科技创新支撑。
|
| 內容簡介: |
|
《粮油储藏理论与技术》是作者在多年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在该领域的现状与发展,并吸纳国外的先进技术,按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的原则,主要揭示了储粮生态系统的组成、储粮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因子;分析了储藏微环境中的主要因子——温度、水分、湿度、气体成分和粮堆有害生物对粮食储藏的影响机制;介绍了粮食机械通风技术、粮食控温储藏技术、粮食气控储藏技术、粮食湿控储藏技术、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食用油脂储藏技术等粮油常用储藏技术;并首次在同类书籍中增加了粮食储藏信息检测技术、农户粮食储藏减损技术和粮油储藏技术标准化等新技术知识。书中内容既包含了粮油储藏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现代粮食储藏技术,也汇集了作者近年来承担的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重大科研成果。
|
| 關於作者: |
|
王若兰,女,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粮油储藏系主任,粮食储藏理论与技术团队负责人,现任中国粮油学会储藏分会常务理事、全国粮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粮食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粮食储藏及物流分技术委员会委员;曾被聘为科技部、农业部、国家粮食局等专家。主要研究方向:粮食储藏技术、粮食仓储工艺、储粮品质与控制。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粮食储藏高级技术人员。曾获省级科技进步2、3等奖、中国粮油学会特等奖、1等奖、3等奖。出版著作11部,发表专业科研论文120余篇,参加制定行业标准16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8项、申报发明专利7项。近年来主持、参加“九五”、十五、“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支撑课题、国家软课题、国家星火项目、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10余项、主持在研“十二五”国家支撑课题、863课题、农业部行业公益项目3项。中央电视台一套新闻联播和东方时空栏目、十三套、二套、七套和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河南电视台9套、河北电视台卫星频道、山东电视台卫星频道等诸多媒体对其进行过多次报道,影响颇广。
|
| 目錄:
|
第1篇 粮油储藏理论
1 粮食储藏生态系统
2 温度对粮食储藏的影响机制
3 水分、湿度对粮食储藏的影响机制
4 气体成分对粮食储藏的影响机制
5 有害生物对粮食储藏的影响机制
6 粮食化学组成与品质变化规律
第2篇 粮油储藏技术
7 储粮机械通风技术
8 粮食温控储藏技术
9 粮食气控储藏技术
10 粮食湿控储藏技术
11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
12 粮食储藏信息检测技术
13 农户粮食储藏减损技术
14 食用油脂储藏技术
15 粮油储藏标准化
参考文献
|
| 內容試閱:
|
粮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的生活必需品,是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基础性原料,是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重要物资,在对我国拥有十几亿人口的经济、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粮油储藏技术和粮食储备水平,对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带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改善城乡居民生活,保障供给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粮食储藏理论和技术是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我国粮食、食品安全和国民的生活质量.
粮食产后体系的科学问题,具有显著的多学科交叉性特征.粮食储藏是一门集理论、应用和实践性为一体的学科,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进步,这一学科的相关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和充实.从粮食本身的物理特性、生理特性、化学特性及与储藏微环境因子的依赖关系分析,粮食储藏的问题属于典型的生态问题.
本书首次以全新的生态角度,从影响粮食安全储藏的储粮微环境因子入手,阐述了粮食储藏的基本理论和最新储藏技术.
本书是作者在多年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在该领域的现状与发展,并吸纳国外的先进技术,按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的原则,主要揭示了储粮生态系统的组成、储粮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因子;分析了储藏微环境中的主要因子———温度、水分、湿度、气体成分和粮堆有害生物对粮食储藏的影响机制;介绍了粮食机械通风技术、粮食控温储藏技术、粮食气控储藏技术、粮食湿控储藏技术、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食用油脂储藏技术等粮油常用储藏技术;与同类书籍相比,本书首次增加了粮食储藏信息检测技术、农户粮食储藏减损技术和粮油储藏技术标准化等新技术知识.
本书内容既包含了粮油储藏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现代粮食储藏技术,也汇集了作者近年来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重大科研成果.
本书由王若兰主编、由卞科审定,参编人员有:王若兰第1章、第8章,渠琛玲第2章,赵妍第3章,王争艳第4章,吕建华第5章,张玉荣第6章、第14章,田书普、林长平第7章、第8章,吴峡第10章,白旭光第11章,张浩第12章、第13章,吴存荣第15章.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粮油储藏、粮食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产品储藏、粮食物流、粮食期货等相关、相近专业或方向的本科生、研究生参考教材,也可作为粮食、农业、轻工、食品、期货、物流等相关领域科研及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河南工业大学的有关部门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与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不妥或疏漏之处,恳请读者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