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拉贝日记(全新版本。)
》
售價:NT$
449.0

《
情绪脑科学 :解锁大脑密码,重获情绪自由
》
售價:NT$
250.0

《
超智能与未来:宇宙进化、科技趋势与人类未来
》
售價:NT$
398.0

《
人比AI凶(“中国好书”“文津图书奖”得主万维钢全新力作;当AI无所不能,你靠什么不可替代?答案就在这里!)
》
售價:NT$
403.0

《
鲶鱼之怒:日本大众文化中的天灾·疫病·怪异
》
售價:NT$
352.0

《
经典译林:罗生门
》
售價:NT$
199.0

《
现场:细读《史记》
》
售價:NT$
250.0

《
传奇与绝技:木拱桥里的中国营造智慧
》
售價:NT$
398.0
|
內容簡介: |
棉业是民国时期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长江三角洲的棉业一度占据全国六成以上的比重。李义波所著的《民国时期长江三角洲棉业研究南京社科学术文库》以民国整个历史时期为研究时段,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地域,将民国时期长江三角洲的棉业视为近代中国棉业乃至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迁的一个构成部分,考察区域性自然环境和历史传统、近代大工业、传统小农经济、技术进步和组织创新等因素与民国时期长三角棉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深入分析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及作用。
|
關於作者: |
李义波,副教授,博士,现供职于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曾任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学主任。主要从事组织社会学、社会治理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出版个人著作和合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和市厅级课题数十项。
|
目錄:
|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价值
第二节 学术回顾
一 美棉引进和推广研究
二 植棉技术研究
三 棉纺织业研究
四 棉业与社会系统的关系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核心概念
第二章 自然条件、历史传统与长江三角洲的植棉业
第一节 适宜棉作的自然生态条件
一 棉作的光照、热量和水分条件
二 宜于棉作的气候条件
三 适宜棉作的地理条件
第二节 悠久的植棉历史
一 中国植棉历史概述
二 长江三角洲悠久的植棉历史
第三节 民国植棉业的进展
一 民国植棉概况
二 植棉业的变化
第三章 长江三角洲的机器棉纺织业
第一节 土布业的衰落与机器棉纺织业的出现
一 土布业的衰落
二 机器棉纺织工业的出现
第二节 民族资本机器棉纺织业的发展
一 民族资本机器棉纺工业的工厂数
二 民族资本机器棉纺织业设备状况
三 民族资本机器棉纺织业的产品和产值
第三节 在华外商机器棉纺织业
一 在华外商棉纺织业的变迁概况
二 日本的扩张和渗透
三 华商和外商机器棉纺织业工厂数与设备的比较
第四章 小农经济背景下的长江三角洲家庭棉业
第一节 土地要素与家庭植棉业
一 耕地占有状况与家庭棉作面积
二 棉花种植业的土地产出
第二节 劳动力要素与家庭棉纺织业
一 小农家庭普遍从事手工棉纺织业
二 家庭手工棉纺织业的劳动力分工
第五章 长江三角洲棉业的市场与贸易
第一节 棉花的市场和贸易
一 棉花消费市场
二 棉花进出口贸易
第二节 棉纱布的市场和贸易
一 棉纱布的国内消费市场
二 棉纱的进出口贸易
三 棉布的进出口贸易
第六章 技术创新与长江三角洲棉业
第一节 棉种改良
一 关棉的引进与改良
二 优良中棉品种的选育
第二节 植棉技术的进步
一 民国前的植棉技术
二 民国时期棉作科学研究工作
三 棉花栽培技术的进展
第三节 棉纺织技术的进步
一 手工棉纺织技术的进步
二 机器棉纺织技术的进步
第七章 组织创新与长江三角洲棉业
第一节 棉业行政管理机构
一 棉业行政管理机构设置沿革
二 棉业统制委员会
第二节 棉业教学研究组织
一 政府棉业研究机构
二 大学的棉业研究系所
三 社会力量举办的棉业研究机构
第三节 棉业行业团体
一 棉业行会概述
二 上海华商纱厂联合会
三 中华棉产改进会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