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理解人性:成熟不是看懂事情 而是看透人性 任何事件中 都别低估人性的影响
》
售價:HK$
286

《
看见情绪价值2(做个情绪自由的成年人 不要和别人一起欺负自己,你的情绪比全世界的期待都重要)
》
售價:HK$
254

《
罪案调查科:罪终迷局
》
售價:HK$
269

《
从达·芬奇到互联网 : 文艺复兴以来的技术与文化
》
售價:HK$
439

《
绑架游戏(东野圭吾相当出色的设定系推理)
》
售價:HK$
305

《
逆战:日本失去的三十年之警示(日本财政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金子胜深刻解读日本经济 敲响中国警钟)
》
售價:HK$
347

《
不要担心2小时和8公里以外的事情(一本鼓励你用“微小的锚点”稳住“巨大的不确定”的心理指南!)
》
售價:HK$
254

《
叫卖伦敦:街头商贩与英国都市生活
》
售價:HK$
398
|
| 編輯推薦: |
|
一本全新的展示显微外科手术和血管内治疗的书籍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是**部关于开放手术和血管内治疗神经血管疾病的书籍。每个章节都分为两部分,分别详述开放手术技术和血管内技术。所有章节都由这一领域神经外科、神经病学和介入神经放射学等不同知识背景的权威撰写而成。本书涉及神经血管疾病的广阔范围,从基础血管解剖到*复杂的疾病及**、**创新性的治疗方法
|
| 關於作者: |
|
帕斯卡?M?杰伯,美国Thomas Jefferson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专家,他是接受过血管显微外科技术和血管内技术双重培训的少数神经外科医生之一。
|
| 目錄:
|
目录
第1章 脑动脉解剖基础
第2章 脑静脉解剖基础
第3章 显微外科手术器械概述
第4章 血管内材料的概述
第5章 神经系统血管性疾病的影像学进展
第6章 前循环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和血管内治疗
第7章 后循环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和血管内治疗
第8章 巨大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和血管内治疗
第9章 液体栓塞剂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第10章 脑动脉瘤的生物力学
第11章 血流导向:脑动脉瘤治疗的新模式
第12章 脑动静脉畸形的显微外科手术和血管内治疗
第13章 颅内闭塞性血管疾病
第14章 颅外动脉粥样硬化
第15章 急性脑卒中的介入治疗
第16章 颈动脉海绵窦瘘
第17章 颅内动静脉瘘:分类、显微外科手术和血管内治疗
第18章 创伤性血管损伤
第19章 脊髓动静脉畸形
第20章 未来血管内技术的进步
第21章 未来的显微外科技术展望
第22章 血管内技术困难的解决与并发症的避免
第23章 显微外科手术困难的解决与并发症的避免
第24章 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要诀和教训
第25章 神经外科术中脑血流量检测应用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索引
|
| 內容試閱:
|
幕下AVM和手术入路
少数颅内AVM位于幕下(10%~18%),但与幕上AVM相比,幕下AVM出血发生率较高,因而更易出现出血症状。其他常见症状包括占位效应引起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和头痛。幕下AVM患者很少出现癫痫发作症状。幕下AVM可能会累及3个结构:小脑、脑干或两者均累及。这些病变往往靠近主要的运动束和感觉束、颅神经或者其相关核团、本体感觉通路和小脑深部核团。根据定义,所有幕下的AVM均具有的一个深部静脉引流组成成分。
治疗上,幕下AVM比幕上AVM更适合使用综合治疗,包括栓塞、显微外科手术和(或)放射治疗。由于大多数这些病变伴有出血表现,外科手术初步的目标应该是减轻占位效应和伴发的脑积水。在尝试对AVM治疗前,通常应给患者几周恢复时间,以稳定病情和改善神经功能。此延迟期间内必须通过术前脑血管造影检查来充分评估AVM血管构筑情况。任何相关的动脉瘤或高流量瘘,应该在手术切除AVM之前进行治疗,特别是如果认为它们可能是出血起源点时。一旦患者恢复良好和(或)神经功能改善到**时,可考虑进行手术切除AVM。
与深部的病变相比,软脑膜表面的幕下AVM更适合手术切除。外科医生可判定术前是否需要进行血管内栓塞。如果某个病变从外科手术角度处理具有高风险,应该考虑保守观察或放射治疗。目前治疗幕下AVM的策略包括显微手术切除、血管内栓塞和放射治疗(表12.2),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波动在20%~50%之间。
处理幕下AVM的主要手术入路就是常用于处理后颅窝病变的那些入路(图12.4)。患者通常取34侧俯卧位或俯卧位,也可采用坐位,但坐位会增加空气栓塞的风险。并且坐位手术时,外科医生需要将手保持伸直状态,其在手术过程中并不舒服。对于累及中线的AVM,如小脑蚓部、小脑半球中线旁、延髓背侧和第四脑室,可采用枕下中线入路。根据AVM尾部的范围,必要时可以考虑切除C1椎板。大多数累及小脑半球、脑桥前外侧和延髓上部的侧方AVM,通常采用乙状窦后入路进行开颅手术。累及前外侧延髓下部和枕骨大孔的AVM,*好选择经标准枕下远外侧入路行开颅术。此入路非常适合术中进行无框架立体定向导航,特别是定位椎动脉以防止医源性损伤。权威专家(RFS)对于远外侧入路更喜欢使用旁正中直切口,这可**限度减少软组织牵拉和术后患者的不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