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进入全球公共视域的清帝国:欧洲文献里的中国邸报
》
售價:NT$
649.0

《
微积分学教程(第二卷)(第8版)
》
售價:NT$
545.0

《
16至20世纪知识史中的流亡者与客居者
》
售價:NT$
484.0

《
家庭经济学:用经济学视角解读家庭关系
》
售價:NT$
380.0

《
攻金之工:早期东西文明交流中的金属艺术
》
售價:NT$
6528.0

《
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新)
》
售價:NT$
254.0

《
王名扬全集:美国行政法(上下) 王名扬老先生行政法三部曲之一
》
售價:NT$
806.0

《
心学的诞生
》
售價:NT$
347.0
|
編輯推薦: |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是有当代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市化问题。它的本质是中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与城乡的统筹发展。本书以农民工的权益保护为核心,将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归纳、总结为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问题;以此为切入点,将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问题分为企业方面(二元的劳动力市场)与政府方面(户籍制度与城乡二元体制);以改进的“两阶段”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博弈分析与计量分析,总结出13种博弈均衡和9个计量模型。得出的结论是:逐渐破除以公共服务为核心内容的城乡二元体制,以提高农民工收入、减小城乡差距为目标,并辅以配套的制度建设与政府职能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护农民工权益,促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
內容簡介: |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是有当代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市化问题。它的本质是中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与城乡的统筹发展。本书以农民工的权益保护为核心,将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归纳、总结为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问题;以此为切入点,将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问题分为企业方面(二元的劳动力市场)与政府方面(户籍制度与城乡二元体制);以改进的“两阶段”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博弈分析与计量分析,总结出13种博弈均衡和9个计量模型。得出的结论是:逐渐破除以公共服务为核心内容的城乡二元体制,以提高农民工收入、减小城乡差距为目标,并辅以配套的制度建设与政府职能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护农民工权益,促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
關於作者: |
朱劲松,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博士后,湖北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
目錄:
|
目录
第一章导论1
第一节当代中国农民工概述与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提出1
第二节权益保护与农民工市民化:本书研究的视角10
第三节本书的写作思路18
第四节本书的创新及不足20
第二章农民工市民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综述22
第一节农民工市民化的意义22
第二节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因素28
第三节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研究44
第四节国内农民工市民化实证比较研究46
第五节国外城市化、农民农民工市民化历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52
第三章权益保护与农民工市民化:基于企业与政府的研究57
第一节企业:分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57
第二节政府:户籍制度与城乡二元分割64
第三节小结:城乡二元体制下的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缺失74
第四章农民工市民化的“两阶段”转移理论83
第一节二元经济与分割的劳动力市场83
第二节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与中国城市化的实践86
第三节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改进:理论研究述评88
第四节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两阶段”转移理论:一个改进的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91
第五章农民工、市民与政府——基于博弈论的农民工
权益保护研究99
第一节基于博弈论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文献述评99
第二节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博弈主体与假设前提103
第三节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博弈分析104
第四节博弈分析结论:理解均衡的实现与组合政策的应用110
第六章收入分配与农民工权益保护的实证计量研究115
第一节计量分析目的与数据准备115
第二节数据分析122
第三节计量分析小结:经济学理论解释与政策导向146
第七章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研究:权益保护与社会共赢151
第一节确立社会公正理念151
第二节完善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法制建设152
第三节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社会公正155
第四节加快第二、三产业发展,扩大城市非农就业容量157
第五节破除户籍制度,扫清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制度障碍158
第六节农民工住房问题的解决169
第七节加强农民工自身素质建设170
第八节加强农民工的自组织建设,维护自身权益172
第九节破除既得利益,保护农民工正当权益174
第十节结语:政府作为、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农民工权益保护176
致谢177
参考文献17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