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天下、中国与王朝:中国古代政治地理结构再认知
》
售價:NT$
494.0

《
缥缈 典藏版(1-5)
》
售價:NT$
1145.0

《
揭秘立体翻翻书 我们的中国+地图 精装硬壳儿童3D立体书 小学生中国地理百科 少儿百科知识翻翻书启蒙读物
》
售價:NT$
1060.0

《
短线交易天才 我如何从商品期货市场赚到100万 拉瑞威廉姆斯著经典投资期货交易入门技术分析
》
售價:NT$
347.0

《
长江人文馆:中国近代史
》
售價:NT$
281.0

《
漆法乾坤:《髹饰录》八讲
》
售價:NT$
398.0

《
医美必修课:科学变美的实践指南
》
售價:NT$
653.0

《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中国古代博物图集(第一卷)
》
售價:NT$
959.0
|
內容簡介: |
《乡城类型:形态学视野下的广州石牌空间史:1978-2008》由黄全乐著。
|
目錄:
|
总序迎接中国城市营建史研究之春天
序
第一章 绪论
一、概述
二、转型中的城中村
三、研究成果综述
四、本研究的提问:什么是城市与城中村的共同转型史
五、问题化的“假设”
六、空间形态研究方法论:类型一形态学以及其他
七、研究目标的限定与预期
第二章 土地
第一节 石牌村土地构成原型:合族聚居的自治乡村(1978年以前)
一、岭南乡村的雏形:从中原南迁家族的定居地
第二节 前城市化阶段——石牌乡村土地的零星转型(1949—1978)
一、人民公社与乡村土地重构(20世纪50年代)
二、见缝插针式的单位征地(20世纪六七十年代)
三、计划经济时期,国家统领城乡机制下的乡村社会与土地形态
第三节 起步城市化阶段——从“六运会”到珠江新城(1978—90年代)
一、广州城市化,先行一步
二、借“大事件”启动城市化:六运会与“土地综合开发”
三、城市实验与“土地有偿化”
四、政策缺位下的“土办法”
第四节 城市化加速阶段——城乡土地博弈(21世纪初)
一、从理想到市场:珠江新城土地开发的挫折、调整与重生
二、“征收和转让”:城市政府主导的国有土地开发类型
三、从合作到自营:农村集体主导的留用土地开发类型
四、小结:城村博弈下的新城区土地版图
第三章 空间
第一节 扁平的聚落——传统自治村落的空间与社会结构原型
一、传统村落空间的类型一形态学
第二节 立体化转型——城中村的垂直空间与社会分层
一、从生活空间到生产空间: “三分地”的空间奇迹
二、村落空间的社会分层
三、街道的商业化与市场原则
四、小结:是村还是城
第三节 离土不离群一村民集体“进城记”
一、落户新城区的垂直村落
二、从四大家族到“石牌家族”
三、猎德村的告别
四、小结:从空间转型到社会结构转型
第四章 身份
第一节 兼容并蓄——集体空间的功能演变与回归
一、集体记忆的复兴
第二节 从中立堂到三骏公司——村集体的角色演变
一、石牌村集体组织在村落转型中的角色
二、三骏公司:一个特殊的企业集团
第三节 集体记忆——空间锚定、展示与利用
第五章 乡城
第一节 我们的城市,在曾经的田野上
一、“征地”VS“失地”:城村双向博弈
二、两条路子:城市宏大模式VS乡间微观模式
三、土地形态:试验中的城市化之拼图“总和”
第二节 空间的双重特性:“城市性”与“乡村性”
第三节 乡上之城:政府主导与民间自发的互动式城市化
结语
附录国家-城市-乡村——30年相互关系梳理(1978年及以前—2008年)
图录
表录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