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实践解惑篇2025版 修订本
			》
 售價:HK$ 
			254
 
  《 
			修剪情绪藤蔓
			》
 售價:HK$ 
			357
 
  《 
			3秒下单文案:4步成交法则
			》
 售價:HK$ 
			305
 
  《 
			中式园林的秩序(文津图书奖得主朱良志教授的园林美学新作,在园林里读懂中国人的生命哲学)
			》
 售價:HK$ 
			449
 
  《 
			魏晋之变:门阀政治与中古中国社会秩序的重塑
			》
 售價:HK$ 
			449
 
  《 
			诈骗社会学:谎言与信任的攻防
			》
 售價:HK$ 
			296
 
  《 
			甲子园 高校棒球100年与近现代日本
			》
 售價:HK$ 
			301
 
  《 
			20世纪20年代日本侵华研究(抗日战争专题研究)
			》
 售價:HK$ 
			755
 
 
 | 
         
          | 編輯推薦: |   
          | 《社会转型期民间规则的民事司法价值研究》作者试图说明在转型社会背景下,传统的成文规制尤其难以克服的缺陷和不足,因此有必要发挥民间规则在民事司法中的价值和作用,尤其是其在事实发现方面、法律漏洞填补方面的作者,从而真正实现司法的公平与正义,使司法裁判的结果符合社会公众对正义的要求。为此,作者不惜耗费篇幅从哲学的高度来论证民间规则的重要性,并连篇累牍地地介绍常识性的知识以得出民间规则在各个方面存在作用的结论。 |  
         
          | 內容簡介: |   
          | 国家制定法总是落后于社会现实,在社会急剧变迁的转型期尤其如此。新型的纠纷层出不穷,国家制定法以及现有的纠纷解决机制日益显得难以应对,甚至力不从心。广东处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然而,高速的经济增长导致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昔日的广袤良田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难以数清的厂房、宾馆酒楼和商住小区;昔日的农民仿佛一夜之间成为打工者、生意人或者出租屋业主。本书以能够集中反映社会变迁对社会治理机制的挑战和对人们价值观的冲击的“城中村”为切入点,以社会转型期的广东为例,通过实证考察和逻辑分析,探讨在社会转型期民间习惯规则如何与民事诉讼勾连以及其在民事诉讼中的价值。从事实基础、理论基础、事实释明与替代和法律释明与填补等多角度多层面,阐释民间规则既能够克服制定法与生俱来的僵化,弥补其不足,又有助于查明疑难民事案件的事实,维护司法公正。 |  
         
          | 關於作者: |   
          | 陈文华,男,广东湛江人,法学博士。广东培正学院法学系副教授,理论法学教研室主任,广东省法学会法律风险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广州市花都区法学会理事。主讲法理学、宪法学和西方法律思想史。 1989年至1993年在西北政法学院(现为西北政法大学)读书,获法学学士学位;1994年通过律师资格考试,1996年成为执业律师;2001年至2004年在中山大学攻读法学硕士学位,获法学硕士学位;2008年至2011年在山东大学攻读法学博士学位,获法学博士学位。
 曾主持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多项,在《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新疆社会科学》、《广西社会科学》、《湖北社会科学》、《甘肃政法学院学报》、《中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民间法》等核心刊物及其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本,主编教材1部。
 |  
         
          | 目錄: |   
          | 序言 导论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二、主要概念的说明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转型社会对民间规则的需求
 一、引言
 二、旧的社会治理机制失灵
 三、新的社会共同体陌生人社会逐渐形成
 四、产权的重组与新习惯规则的形成
 第二章 民间规则与民事司法勾连的理论渊源
 一、理性主义哲学与经验主义哲学的分野与合流
 二、社会转型所导致的制定法的变迁
 第三章 民间规则与民事司法勾连的实证考察
 一、法律思维与民间规则
 二、法律发现方法与民间规则
 三、民间规则民事司法进入的条件与模式
 第四章 民间规则对民事事实的释明与替代
 一、民间规则的性质及其识别——以交易习惯为例
 二、民间规则与合同事实的认定
 三、民间规则与非合同事实的认定
 第五章 民间规则与民事法律的释明与填补
 一、法律适用
 二、法律解释与民间规则
 三、法律漏洞补充与民间规则
 四、不确定概念、一般法律条款与民间规则
 结语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