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DeepSeek实战应用大全:从职场到生活的AI革命
			》
 售價:HK$ 
			356
 
  《 
			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  中国古代史籍举要(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7)
			》
 售價:HK$ 
			434
 
  《 
			从现代法的立场看罗马民法之诉
			》
 售價:HK$ 
			398
 
  《 
			问心三部曲 追问初心撕裂 名家力荐 持续畅销的现象级作品
			》
 售價:HK$ 
			602
 
  《 
			风声(珍藏纪念版,全4册)
			》
 售價:HK$ 
			806
 
  《 
			美学四讲
			》
 售價:HK$ 
			332
 
  《 
			不可辨识的生命—影像 融合文化研究、后现代视角与图像学,评析戏剧影视艺术,洞察社会思潮,思想美学并重
			》
 售價:HK$ 
			398
 
  《 
			大国重器—中国盾构机创新发展之路
			》
 售價:HK$ 
			551
 
 
 | 
         
          | 編輯推薦: |   
          | 书中集萃中外科普名家之作,将知识蕴含于故事美文之中,篇幅适中,文字优美,生动有趣。帮助青少年通过阅读发现科学之美,没有生硬的说教,不是刻板、严格的科学读本,而是一套有意思、有审美、有智慧的书。不但能够提高青少年读者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水平,更能满足其求知欲与好奇心,以及对美妙文字的畅想,书中精美手绘插图更增加美的感受。相信这套书会满足青少年读者对世界的好奇心,打开探索科学的初心以及对美妙文字的畅想。 |  
         
          | 內容簡介: |   
          | 《我的信念》分册分为三部分:生命的歌,天路历程,我的信念。以一篇篇文字优美的文学作品讲述了地球的历史,生命的真相,迷信的可笑,科学家们坚定的信念。。故事的作者既有中外知名科学大家,也有大文学家,还有科普作家、自然学者以及目前活跃在科学前沿的作者。语言既生动又不乏严谨,主题健康积极向上,是引领青少年阅读和打开科学知识大门的佳作之选。 |  
         
          | 目錄: |   
          | **辑 生命的歌 1 10 分钟了解地球史  李龙臣 著 2
 玻璃棺材  [ 德国 ] 柏吉尔 著 顾均正 译 6
 人类舞台的形成  [ 美国 ] 房龙 著 刘缘子 译 10
 用火颂  周国兴 著 16
 狼孩的启示  周国兴 著 23
 你一定会听见的  桂文亚 著 29
 昨天在哪里  顾均正 著 33
 字是怎么来的  鲁迅 著 36
 生命需要等待  詹克明 著 41
 生物钟漫话  吴浩源 著 46
 生命的歌  李宗浩 著 52
 第二辑 天路历程55
 预言  叶圣陶 著56
 算命  梁实秋 著59
 幻想与迷信  林默涵 著64
 生命科学与骗术  王小波 著68
 从“鬼打墙”谈起  顾凡及 著74
 科学与艺术  [ 美国 ] 乔治·萨顿 著 蒋效东 译78
 肚脐眼引起的风波  秦学圣 著86
 天路历程  王英琦 著92
 你知道哪朵云彩有雨?  唐韧 著97
 第三辑 我的信念102
 爱因斯坦的 “口味” [ 美国 ] 米勒 著 方在庆 伍梅红 译103
 我的信念  [ 法国 ] 玛丽·居里 著 剑捷 译106
 永恒的骄傲——两弹元勋邓稼先 [ 美国 ] 杨振宁 著110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 美国 ] 丁肇中 著118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梁思成 著123
 异样的天才: 笛卡尔与帕斯卡  蔡天新 著  129
 斜塔上的实验 [ 英国 ] 亨利·托马斯 达纳·李·托马斯 著 陈仁炳 译  143
 天火之谜  陈伟民 著149
 五万年以前的客人(节选)  童恩正 著152
 |  
         
          | 內容試閱: |   
          | 《10 分钟了解地球史》李龙臣 科学家估计,地球诞生至今已有 46 亿年的历史,而地球是可以与太阳同在的,太阳还可以平稳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 50~60 亿年,这就是说,地球可以有近 100 亿年的寿命。如果我们将地球的 100 亿年的可能寿命按比例压缩为 100 年,那么地球现在刚过 46 岁,我们不妨来看一看地球这前半生的历程。
 0~5 岁,地球常遭受小伙伴的撞击,撞击点的温度高达 16000℃,铁、镍等金属熔解,沉入中心,一些物质蒸发,形成地球的原始大气,80%是水蒸气,其余为一氧化碳和氮。以水蒸气为主要成分的大气引起很强的温室效应,很快就使整个地球的温度达到 12000℃,岩石熔解,使地球表面形成岩浆海。岩浆海反过来控制了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保持在一定水平上。
 一次,一个达半个地球直径的伙伴,斜刺里猛撞地球,将地球的一部分撞得粉碎。后来,一些碎片落回地球,另一些则集合成月球。地球逐渐长大后,撞击她的伙伴也减少了,温度逐渐降低,表面岩浆冷却为地壳, 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则凝聚成水, 降落到地球面,形成原始海洋和江河。与此同时,太阳的紫外线辐射,将原始大气上层的水蒸气分解为氧和氢。氢气逃入太空,氧气则留在大气中。
 5~7 岁,在原始海洋中逐渐形成 蛋白质和核酸,并各自发展自我复制机制。不久,蛋白质和核酸结合共生,原始生命诞生。
 7~27 岁,原始生命在海洋中发展。与此同时,由于地壳和地幔的板块运动,到 27 岁时,形成巨大的“盘古大陆” 。
 27~40 岁,生命形态逐渐进化,超级大陆也同样离合聚散。
 40~40.5 岁,海洋中出现被视为动物的埃迪卡拉生物群,但不知什么原因又夭折殆尽。
 40.5~42 岁,多细胞生物爆炸性地增加,诞生巴杰斯页岩动物群,但在 41 岁前灭绝。在 41.2 岁前诞生*早的脊椎动物——原始鱼。由于海洋中植物不断放出氧气,氧分子在太阳紫外线作用下生成臭氧,在大气层上层形成臭氧层,阻隔太阳紫外线射向地面,使大陆成为生命可以存活和发展的新天地。同时,由于海洋中植物生存竞争日益激烈,使海洋植物在地球 41 岁多时首先登陆,随后迅速繁殖,统治了地球,使地球成为绿色行星(据信由于地壳的变动,大量植物被埋于地下,成为煤炭资源) 。
 42~43 岁,昆虫随植物之后登陆。一些鱼类和两栖类脊椎动物也由鳃呼吸改为肺呼吸,在地球 42.4 岁前,经河流向大陆发展。一些两栖动物演化为爬行动物。
 43~44 岁,哺乳类爬行动物在 43.5 岁前出现,但除一个分支进化为哺乳动物 (形似老鼠)外,其余在 43.65 岁前由于火山活动而几乎灭绝了。同时,96%的海洋无脊椎动物也受火山活动的影响而死亡(据认为,因火山喷发和地壳变动而被大量埋于地下的动物尸体,形成了地球的石油资源) 。
 大约在 43.82 岁时出现恐龙,随后大量繁殖。
 44~45 岁,是恐龙统治地球的时代。在陆地上有全长超过 20 米的食草恐龙和 12 米长的食肉恐龙,海洋中有长颈龙、鱼龙,空中有翼龙。恐龙是迄今统治地球*长久的动物。
 45~45.5 岁,大约在 45.45 岁前不久,地球遭受一颗小行星或彗星的猛烈撞击,引起环境剧变,即形成约 3 秒钟的“撞击冬天” ,使恐龙灭绝。 同时有 70%的物种灭绝了。 洞穴生活和夜行性的哺乳动物,幸运地度过了“撞击冬天” ,随即大量繁殖,一分支迁居到树上的哺乳类,成为原始的灵长类,形似松鼠。
 在 45.52 岁以前,在当时与欧洲相连的北美洲,一种假**进化为*早的猿类,形似大猪。
 45.95 岁前,也就是离现在约 18 天,北非的拉密达猿人与黑猩猩分立发展,随后直立行走,与其他类人猿产生巨大区别。
 9 天多以前,非洲的巧人开始制作“二级工具” ,用来撕开腐肉和取出骨髓,成为直立原人。
 6 天以前,直立原人开始用火来防御食肉动物的侵袭,同时用作夜间照明、取暖和煮熟食物。
 4 天以前,直立原人开始从非洲向欧、亚和美洲大陆迁移。
 4~1 小时前,智人开始用标枪和弓箭狩猎,并绘制壁画和用黏土捏制**等动物塑像。
 42 分钟前,人类开始播种,因而开始定居。
 22 分钟前,人类开始冶铜,随后又开始冶铁。接着又开始物质交换等商业活动,因而出现城市,成为商业、政治、宗教和军事中心。
 12 分钟前,中国人开始修筑万里长城。
 7 分钟前,中国人开凿了京杭大运河。
 2 分半钟前,葡萄牙人乘船绕地球一周。
 半分钟前,人类发展了航空事业,乘气球、飞艇和飞机飞上蓝天。
 在*近的两分钟内,虽然人类的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人口也几次翻番,在不到 1 秒钟以前,地球上的总人口已超过 60 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