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DK草药大百科
			》
 售價:HK$ 
			1367
 
  《 
			甲骨文丛书·英国人在印度:三百年社会史
			》
 售價:HK$ 
			806
 
  《 
			唯美手编.17,绚丽的春夏毛衫
			》
 售價:HK$ 
			250
 
  《 
			朱可夫回忆录:艰难的胜利
			》
 售價:HK$ 
			653
 
  《 
			儿童与青少年异常心理学(第四版)
			》
 售價:HK$ 
			1010
 
  《 
			积弊:清朝的中叶困境与周期感知(一部政治思想史力作,反思传统时代的王朝周期)
			》
 售價:HK$ 
			403
 
  《 
			江河回望:中国文化与人生价值
			》
 售價:HK$ 
			398
 
  《 
			从概念到思维——写给法科新生的12堂法学导读课
			》
 售價:HK$ 
			347
 
 
 | 
         
          | 編輯推薦: |   
          | 报酬递增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色诺芬。在斯密、穆勒等古典经济学家的体系中,以及在马歇尔的体系中,它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在马歇尔之后的新古典经济学中,报酬递增思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一度缺失的。直到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新增长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兴古典经济学等理论的兴起,报酬递增思想才重新回到主流经济学的视野中。因此从20世纪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这段时期,可以视为是报酬递增思想的“中断时期”。为何会产生这一中断?如何评价报酬递增思想30多年来的复兴运动?报酬递增思想的演进遵循何种机理?回答这些问题是张日波编著的《报酬递增思想的演进——以马歇尔为中心的考察》研究的主旨所在。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还可以窥见马歇尔经济学与之后的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些关键性不同。事实上,对这些关键性不同的梳理,也就构成了报酬递增思想演进的机理。 |  
         
          | 內容簡介: |   
          |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分工、报酬递增现象无处不在且目益重要。对分工、报酬递增思想理解得越深入,越会发现其张力之强。在亚当·斯密及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体系中,该思想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马歇尔之后的新古典经济学中,这一思想在很长时期内是缺失的,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报酬递增复兴思潮的兴起。因此报酬递增思想在主流经济学中的地位可谓几经起伏。如何理解它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内涵?其演进究竟遵从何种机理?如伺评价30多年来的复兴运动?围绕该思想演进过程中的转折性人物——马歇尔,通过探究马歇尔经济学与后来的新古典经济学的不同,从具体的经济理论和方法论两个层面,笔者张日波尝试解释了这些问题。《报酬递增思想的演进——以马歇尔为中心的考察》还希望能引起学界反思什么是好的经济学、什么是好的经济学研究方法等问题。 |  
         
          | 關於作者: |   
          | 张日波,1982年生,山东青岛人。经济学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现供职于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思想史、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在《经济学动态》、《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浙江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马歇尔论经济生物学》、《分工思想何以遭忽视》、《重读“马歇尔冲突”》、《报酬递增思想的演进机理》等论文20多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出版合著《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研究》(2008)、《走向区域繁荣的思索——以浙江为例》(2012)、《经济学基础文献导读》(2014)等。参与翻译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等著作。 |  
         
          | 目錄: |   
          |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为何以马歇尔为中心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难点与创新点
 1.4.1  难点
 1.4.2  创新点
 1.5  研究思路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
 2.1.1  报酬递增的内涵
 2.1.2  关于报酬递增思想中断的原因研究
 2.1.3  关于马歇尔的报酬递增思想的研究
 2.1.4  关于马歇尔的动态学的研究
 2.1.5  关于马歇尔的其他相关研究
 2.2  国内研究
 2.2.1  关于报酬递增思想中断的原因研究
 2.2.2  关于马歇尔的报酬递增思想及动态学的研究
 2.3  对以往研究的评论
 3  报酬递增的内涵
 3.1  古典经济学及之前的分工思想
 3.2  马克思的分工思想
 3.3  马歇尔的报酬递增思想
 3.4  杨格的报酬递增思想
 3.5  新古典经济学中的报酬递增
 3.6  新增长理论中的报酬递增思想
 3.7  阿瑟的报酬递增思想
 3.8  新兴古典经济学中的报酬递增思想
 3.9  关于报酬递增内涵的一些思考
 4  马歇尔论竞争
 4.1  古典经济学中的竞争
 4.2  马歇尔对竞争的理解
 5  报酬递增与竞争的关系——报酬递增思想演进的机理之一
 5.1  完全竞争理论的形成
 5.2  垄断竞争、不完全竞争理论的形成
 5.3  竞争理论演变的特点
 5.4  报酬递增与竞争的关系
 5.4.1  报酬递增的形式化表述
 5.4.2  报酬递增与完全竞争的冲突
 5.4.3  规模报酬不变与完全竞争、边际分配理论
 5.4.4  报酬递增与竞争关系的当代拓展
 5.5  重新审视“斯密困境”和“马歇尔冲突”
 6  马歇尔的方法论
 6.1  马歇尔的学术生涯简介
 6.2  作为现实主义者的马歇尔
 6.3  归纳与演绎的结合
 6.4  马歇尔的动态学:经济生物学
 6.4.1  对马歇尔的动态学的两派观点
 6.4.2  “经济生物学”的概念溯源
 6.4.3  从《经济学原理》文本来解读经济生物学
 6.5  小结
 7  方法论的背离——报酬递增思想演进的机理之二
 7.1  对马歇尔的经济生物学的背离
 7.1.1  意识形态层面
 7.1.2  去经济生物学的过程
 7.2  静态学在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主导地位
 7.2.1  静态学的大发展
 7.2.2  动态学的发展不足
 7.3  关于经济静态学和动态学的思考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