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金钱的艺术
			》
 售價:HK$ 
			296
 
  《 
			部落:文化本能如何塑造我们的世界
			》
 售價:HK$ 
			403
 
  《 
			匹配
			》
 售價:HK$ 
			403
 
  《 
			ETF投资 低利率时代财富进阶必修课(普通人躺赢的投资方法,领先一步学会ETF投资,早日赢得财富自由
			》
 售價:HK$ 
			352
 
  《 
			肩部康复训练 损伤预防 评估与恢复(修订版)
			》
 售價:HK$ 
			500
 
  《 
			速写随手画 临摹训练素材集
			》
 售價:HK$ 
			285
 
  《 
			女性的奥秘
			》
 售價:HK$ 
			398
 
  《 
			理解人性:成熟不是看懂事情 而是看透人性 任何事件中 都别低估人性的影响
			》
 售價:HK$ 
			286
 
 
 | 
         
          | 編輯推薦: |   
          | 6个单元,共30讲,囊括162位画家的300幅绘画作品。这部由常年在高校从事哲学研究工作的资深艺术爱好者为艺术入门者撰写的作品,本着“一道入门”的宗旨,用生动的语言,客观的立场和兼收并蓄的态度,为古典艺术的入门爱好者提供了一份颇有分量的导读,引领读者步入古典艺术的神圣殿堂。 |  
         
          | 內容簡介: |   
          | 这是一部写给古典绘画爱好者的书。全书总计提供了162位画家的300幅绘画作品。作者按时代顺序来进行叙述,不仅提供了详细的推荐作品条目,也附上了精到的欣赏指南。全书一共包括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又下设五讲,同时包括丰富的插页内容,囊括了从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到19世纪后期古典艺术终结时代的最著名作品。 作者常年担任高校哲学教师,擅长从理性思维的角度出发理解感性的艺术世界,其遴选的作品在绘画史上具有代表性,书后还提供了多种索引方式,为古典绘画爱好者提供了一本值得一读的入门级作品,兼具实用性和欣赏性。
 |  
         
          | 關於作者: |   
          | 吾淳,祖籍浙江衢州,1955年出生于上海。1978年考入大学,1997年获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哲学与跨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思维与哲学发生和范型问题研究,兼涉科学、伦理、宗教以及艺术。专业性著作包括:《中国思维形态》《古代中国科学范型——从文化、思维和哲学的角度考察》《中国社会的宗教传统——巫术与伦理的对立和共存》《对话:哲学与艺术》等。 |  
         
          | 目錄: |   
          | 序言:致喜爱古典艺术的读者 本书使用方法
 第一单元 十五、十六世纪: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1 中世纪晚期的曙光
 2 从早期到盛期:波提切利与达芬奇
 3 盛期:米开朗琪罗与拉斐尔
 4 盛期与晚期:乔尔乔内、提香以及风格主义
 5 北方
 第二单元 十七世纪:以佛兰德斯和荷兰为中心
 6 卡拉瓦乔与意大利绘画的余绪
 7 西班牙:从格列柯到委拉斯开兹
 8 佛兰德斯:巴洛克风格的确立
 ——鲁本斯与凡代克
 9 荷兰:哈尔斯、伦勃朗与维米尔
 10 静物画与风景画
 第三单元 十七、十八世纪:法国时代的开启
 11 巴洛克余风
 12 洛可可趣味
 13 普桑与法国古典主义的萌芽
 14 大卫:新古典主义步入盛期
 15 夏尔丹:回归自然品味
 戈雅:浪漫主义的源头
 第四单元 十九世纪:法国与英国的辉煌年代
 16 安格尔:新古典主义的巅峰
 17 德拉克洛瓦与浪漫主义的登场
 18 以布格罗为代表的法国学院派艺术
 19 拉斐尔前派兄弟会及其余绪
 20 以莱顿为代表的英国学院派艺术
 第五单元 十九世纪:在中心的边缘和外围
 21 风景与自然
 22 法国:米勒、库尔贝——从自然到现实主义风格
 23 德国及北方:从浪漫到自然与现实
 24 俄国:巡回画派
 25 大洋彼岸:美国绘画的起步
 第六单元 十九世纪后期:新的潮流与古典艺术的终结
 26 印象派风景画:马奈、莫奈与毕沙罗
 27 印象派人物画:德加与雷诺阿
 28 法国以外的印象派绘画
 29 修拉的点彩派
 30 象征主义:怪诞出场
 尾语
 画家基本信息
 作品馆藏索引
 参考书目
 |  
         
          | 內容試閱: |   
          | 朋友,有没有接触过古典艺术,想不想接触古典艺术?你或许会问:进入或接触古典艺术难吗?当然,它比流行艺术艰深,否则何以堪称古典?西方古典艺术究竟有多“厚”?举个例子,米开朗琪罗距离我们500年,拉斐尔距离我们500年,你觉得“厚”吗?不仅如此,它背后是犹太民族和《圣经》的底蕴,是古代希腊文明的底蕴,距离我们2500年,你说有多“厚”?相反,流行如流光,它是易逝的,今年流行,明年或许不再。通俗易懂的东西往往也可能过目即忘,因为它无法抵达你的心灵,而只是那种一时的情绪冲动。其实我们都知道,凡好东西的获得都有难度,唾手可得的东西没有价值。庄子也说过,夏虫不可以语冰,井蛙不可以语海,正是此谓。但古典艺术的训练或许又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就拿我来说吧,天资不敏,以前接受训练的条件更远远不能同今日相比;况且如果你还会一两样乐器,或者学过一些素描甚至更多,那我还不如你。古典艺术并非像空中楼阁那样高不可攀,难度往往有可能是被你夸大的,或者是因你的无来由的恐惧和懒惰而造成的。如果你跳一下便能摘到果实,或者如果你通过锻炼跳得更高一些,能摘到更多的果实,你愿不愿意?想当初,我开设艺术课的重要目的之一,也就是想开拓学生的审美视界,增益学生的精神生活。如果再深掘一下提问,就是我们能否更有修养,我们能否更有教养;我们能否少一点功利,我们能否多一份理想。总之,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存在能否更有趣味,更有品位,更少一些动物的本能?这么说吧,古典这个东西,你一旦进去了,就一定会站在金字塔尖俯瞰世界,而不是哆哆嗦嗦、战战兢兢地仰望这个塔尖,同时成为塔尖上的那个人或那些人的俯瞰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