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诛仙.全6册(最新典藏版)
			》 
			 售價:HK$ 
			1616
			 
			 
	
			  
			《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实践解惑篇2025版 修订本
			》 
			 售價:HK$ 
			254
			 
			 
	
			  
			《 
			修剪情绪藤蔓
			》 
			 售價:HK$ 
			357
			 
			 
	
			  
			《 
			3秒下单文案:4步成交法则
			》 
			 售價:HK$ 
			305
			 
			 
	
			  
			《 
			中式园林的秩序(文津图书奖得主朱良志教授的园林美学新作,在园林里读懂中国人的生命哲学)
			》 
			 售價:HK$ 
			449
			 
			 
	
			  
			《 
			魏晋之变:门阀政治与中古中国社会秩序的重塑
			》 
			 售價:HK$ 
			449
			 
			 
	
			  
			《 
			诈骗社会学:谎言与信任的攻防
			》 
			 售價:HK$ 
			296
			 
			 
	
			  
			《 
			怪诞行为学·漫画版——管好零花钱
			》 
			 售價:HK$ 
			214
			 
			 
	
 
      | 
     
      
      
         
          | 編輯推薦: | 
         
         
           
            首次把诺贝尔奖颁发给中国女科学家;
 首次把自然科学奖颁发给中国本土科学家;
 首次让本土中国人获得了生理学或医学奖。
           | 
         
       
      
      
      
      
         
          | 內容簡介: | 
         
         
          |  
            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给中国科学界一个巨大然而值得回味的惊喜。屠呦呦以及青蒿素研究,虽历经40余年风雨,仍难掩其光辉,且越发呈现出独特的意义与价值。本书作者饶毅、张大庆两位教授,以其科学史的慧眼以及关怀,早在数年前,就带领研究生黎润红,关注青蒿素研究项目,以事实厘清中国科学研究的这个经典案例。书中首次呈现了三位作者的精彩工作成果,披露了屠呦呦先生以及青蒿素研究独特而漫长的科研历程,是全面理解屠呦呦先生及其团队的重要文本。
           | 
         
       
      
      
      
         
          | 關於作者: | 
         
         
           
            饶毅,籍贯江西南昌。北京大学终身讲席教授,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1991年获美国旧金山加州大学神经生物学博士,曾任美国华盛顿大学、西北大学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等。研究神经发育的分子机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张大庆,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教授。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馆长。学术兼职: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兼医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医学人文素质课程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黎润红,籍贯江西黎川。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助理研究员。2011年在北京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医学史研究。
           | 
         
       
      
      
      
         
          | 目錄: 
           | 
         
         
           
            序言
 **章 “523任务”与青蒿素
 **节 “523任务”的下达
 第二节 “523任务”的机构组成
 第二章 青蒿素的发现
 **节 青蒿抗疟作用的再发现
 第二节 青蒿的抗疟有效单体成分的提取时间与命名
 第三节 青蒿素结构的测定
 第四节 临床验证
 第五节 青蒿素发现过程中的协作
 第三章 特殊历史时期大协作的科学研究
 **节 几次重要的会议
 第二节 组织人员,相互协作
 第四章 青蒿素的过去与未来
 **节 青蒿素的前世今生
 第二节 青蒿素对人类健康的贡献及青蒿素研究的未来
 第五章 从“诺奖”说开去
 一、革命尚未成功
 二、科研的思路何其重要
 三、中医药是一个伟大宝库
 延伸阅读 青蒿素与疟疾
 附录
 一、“523任务”大事记
 二、青蒿素研究大事记
 编后絮语
           | 
         
       
      
      
      
         
          | 內容試閱: 
           |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深入,国家部委到地方行政机关和科研单位的运行,因运动而多次波动,整个领导、组织系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上任者不一定知道这项任务的重要性,“523任务”的执行也出现了困难。1967年制定的三年疟疾防治研究规划也已到期。因此,卫生部军管会、燃料化学工业部(后简称化工部)、中国科学院、总后勤部于1971年3月16日向国务院、中央军委上报了“关于疟疾防治研究工作情况的请示报告”。报告建议调整领导小组,由卫生部任组长,总后勤部任副组长,办公室仍设在军事医学科学院。1971年4月15日,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下发了(71)国发文29号文件,对“请示报告”作了批示。同年5月22日,全国疟疾防治研究工作座谈会在广州召开,会上“523领导小组”由原来的国家科委(正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组长)、国防科工委、卫生部、化工部、中国科学院6个部门改为由卫生部(正组长)、总后卫生部(副组长)、化工部和中国科学院三部一院领导,此外会议还制定了1971~1975年的全国疟疾防治研究五年规划等。 据有关人员回忆,当时在会上有人就抱怨“523”都快变成“无而散”了,希望中央支持继续开展工作,加强研究。 5月28日,会议传达了周总理给时任上海市革委会副主任徐景贤来信所作的批示。信中报告了西哈努克的私人医生阿里什献给中国一个治疟方。周总理批示的内容为:
   谢华、吴阶平同志请将此信件阅后,交医学科学研究院和军事医学科学院有关单位,进行进一步研究,看可否拿此处方派一、二小组到海南岛和云南西双版纳有恶性疟疾地区进行实地试用,如有效,我们可大量供应印度支那战场,因为他们正为此所苦。 
 5月29日,卫生部召集总后卫生部、卫生部、中国医学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的负责同志进行研究,拟定了试验方案,报告了总理。总理指示:原则同意这样做。 
   周总理的批示对研究人员来说是一个喜讯,对加强“523任务”的的领导和任务落实执行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次会议前,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曾打算下马,但未获得卫生部的批准。会议之后,中医研究院革委会和军管会,根据上级的要求,加强了领导,进一步抽调和配备了科研骨干力量,组成了研究小组,保证了工作的进行。 屠呦呦提到过这次会议的重要性,会后中药所重新落实组建抗疟科研组,开展抗疟药效筛选研究,通过对200多种中药380多个提取样品的药效筛选,*后集重点于青蒿上。 所以可以说1971年的这次会议,对后来整个“523任务”的继续进行,对青蒿抗疟作用的再发现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此次会议上,拟定了今后五年的研究规划。此次会议上提到了西哈努克私人医生所献的疟疾方,其实与解放军后字236部队之前所研究的“防2”极其相似,只是在剂量上稍有修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