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甲骨文丛书·尼罗河的源头:非洲大湖地区两千年
			》
 售價:HK$ 
			500
 
  《 
			一语胜万言
			》
 售價:HK$ 
			230
 
  《 
			朱子的穷理工夫论 , 香江哲学丛书
			》
 售價:HK$ 
			485
 
  《 
			雾越邸暴雪谜案:全2册(綾辻行人作品)
			》
 售價:HK$ 
			658
 
  《 
			数据资产:从价值评估到价值管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347
 
  《 
			时代狂澜与士人心波:晚明传奇中的情与理研究
			》
 售價:HK$ 
			449
 
  《 
			日本侵华战争及其战后遗留问题和影响
			》
 售價:HK$ 
			347
 
  《 
			敢于愤怒:正确发脾气,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
 售價:HK$ 
			305
 
 
 | 
         
          | 編輯推薦: |   
          | 让协和医生走进千家万户 
 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中国医学科学院健康科普研究中心推荐读本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全面系统、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颈椎病的病因、分型、特点、症状和危害,及其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等内容;是一部质量上乘的科普佳作。 |  
         
          | 關於作者: |   
          | 叶启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教授、主任医师,兼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常委。从事骨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40多年,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  
         
          | 目錄: |   
          | 1.何谓颈椎病? 
 2.颈椎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3.导致颈椎老化的因素有哪些?
 
 4.如何从颈椎的骨关节韧带的结构变化分析颈椎病的发病原因?
 
 5.有颈椎增生(骨刺)是不是一定有颈椎病?
 
 6.钩椎关节(Luschka关节)在颈椎病发生中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7.颈椎病在X线片上的表现如何?
 
 8.X线片颈椎前缘有小“骨化”灶是不是“增生”?
 
 9.怎样看颈椎病的CT片?
 
 10.怎样看颈椎病的MRI片?
 
 11.MRI显示脊髓内高信号说明什么问题?
 
 12.单纯用MRI图像来决定是否进行颈椎手术会产生哪些问题?
 
 13.为什么MRI显示脊髓受压呈“蜂腰状”狭窄?
 
 14.颈椎病的肌电图检查有什么意义?
 
 15.什么是颈椎病的经颅多普勒检查?
 
 16.颈椎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17.颈椎病病人头部临床病象有哪些?
 
 18.颈椎病病人上肢临床病象有哪些?
 
 19.颈椎病病人下肢临床病象有哪些?
 
 20.颈椎病病人偏侧临床病象有哪些?
 
 21.颈椎病病人交叉临床病象有哪些?
 
 22.颈椎病病人马尾神经病象有哪些?
 
 23.何谓椎动脉型颈椎病?
 
 24.MRI图像上正常与不正常的椎动脉图像表现是什么?
 
 25.何谓脊髓型颈椎病?
 
 26.为何要早期发现脊髓型颈椎病?
 
 27.何谓神经根型颈椎病?
 
 28.何谓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29.何谓混合型颈椎病?
 
 30.何谓后纵韧带骨化症?
 
 31.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如何治疗?
 
 32.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如何选择手术方法?
 
 33.何谓颈椎管狭窄症?
 
 34.颈椎管狭窄如何测量?
 
 35.为什么颈椎病能导致上肢不同部位麻木或疼痛?
 
 36.颈椎病存在时如何自我检查?
 
 37.颈椎病是如何按病情分级的?
 
 38.颈椎病为什么会出现许多其他器官的症状?
 
 39.颈肩痛是否都是颈椎病?
 
 40.颈椎病病人为什么会出现视力障碍?
 
 41.颈椎病病人为什么会出现吞咽困难?
 
 42.头晕是不是得了颈椎病?
 
 43.手麻是否一定是颈椎病?
 
 44.腕管综合征引起中指麻木是怎么回事?
 
 45.肱骨外上髁炎引起手无力与前臂酸胀是怎么回事?
 
 46.肱二(三)头肌肌腱炎为什么会误作“颈椎病”?
 
 47.为什么提肩胛肌和菱形肌肌腱炎会被误作颈椎病?
 
 48.颈肋综合征是颈椎病吗?
 
 49.运动神经元疾病与颈椎病怎样鉴别?
 
 50.脊髓空洞症与颈椎病如何区别?
 
 51.脊髓肿瘤与颈椎病有何区别?
 
 52.寰枢椎半脱位与颈椎病有何区别?
 
 53.颈部有响声是否是得了颈椎病?
 
 54.X线片上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就一定是颈椎病吗?
 
 55.梅尼埃病和颈性眩晕如何鉴别诊断?
 
 56.颈性眩晕和其他眩晕如何鉴别诊断?
 
 57.如何防止外伤诱发颈椎病发作?
 
 58.何谓颈椎挥鞭样损伤?
 
 59.颈椎病与职业有关吗?
 
 60.颈椎病诊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状况如何?
 
 61.如何治疗颈椎病?
 
 62.如何用西药治疗颈椎病?
 
 63.神经营养药物如何应用?
 
 64.有化骨刺的中药吗?
 
 65.神经根型颈椎病如何进行物理治疗?
 
 66.椎动脉型颈椎病如何进行物理治疗?
 
 67.交感神经型和脊髓型颈椎病的物理治疗有哪些?
 
 68.什么是颈椎病的手法治疗(西式手法)?
 
 69.颈椎病按摩有何利弊?
 
 70.按摩能抠掉骨刺吗?
 
 71.如何防止颈椎畸形误诊为颈椎病而按摩致瘫?
 
 72.如何防止颈椎肿瘤误诊为颈椎病而按摩致瘫?
 
 73.引起类似颈椎病症状的先天畸形有哪些?
 
 74.气功能“化骨刺”吗?
 
 75.支具在颈椎病中是如何应用的?
 
 76.非手术治疗颈椎病能解决多少问题?
 
 77.动力平衡治疗系统(KKT)为什么可改善颈椎病?
 
 78.哪些病人必须手术治疗?
 
 79.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哪些?
 
 80.何谓颈椎前路手术?
 
 81.哪些颈椎疾患需要行前路手术治疗?
 
 82.颈椎前路手术为什么要加Cage?
 
 83.哪些病人的颈椎病需做椎体次全切除?
 
 84.何谓颈椎病前路减压及钢板内固定术?
 
 85.何为颈椎病的漂浮手术法?
 
 86.何谓颈椎后路手术?
 
 87.前路手术好还是后路手术好,怎样选择?
 
 88.什么是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除术?
 
 89.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有何利弊?
 
 90.颈椎病经皮穿刺手术后不固定是否会失稳?
 
 91.颈椎间盘突出能做化学溶解手术吗?
 
 92.颈椎病与腰椎管狭窄症都需要手术,应先做哪个?
 
 93.何谓颈椎人工椎间盘手术?
 
 94.为什么要做颈椎间盘手术?有哪些好处?
 
 95.哪些人适合做颈椎间盘手术?
 
 96.人工颈椎间盘手术有哪些禁忌证?
 
 97.人工颈椎间盘手术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做?
 
 98.人工颈椎间盘手术有哪些危险的并发症?
 
 99.颈椎病手术有年龄限制吗?
 
 100.颈椎手术前应注意哪些事项?
 
 101.颈椎病手术前应做哪些准备?
 
 102.颈椎手术后应注意哪些事项?
 
 103.颈椎病前路术后应怎样保持体位与护理?
 
 104.颈椎病后路术后应怎样保持体位与护理?
 
 105.颈椎病病人出院后应如何自我护理?
 
 106.颈椎病病人手术后何时可以上班及日常活动?
 
 107.颈椎病手术后会复发吗?
 
 108.如何评价颈椎病手术的效果?
 
 109.颈椎手术后马上做MRI检查是否合适?
 
 110.如何防治颈椎病手术的并发症?
 
 111.颈椎前路固定有哪些并发症?如何预防?
 
 112.颈椎前路手术后气管水肿如何防治?
 
 113.颈椎前路手术后气管水肿如何观察?
 
 114.罕见的颈椎病前路手术并发症——食管瘘如何诊治?
 
 115.颈椎病手术发生截瘫的可能性有多少,能否预防?
 
 116.颈椎病不手术会截瘫吗?
 
 117.颈椎病病人突发过度后伸截瘫怎么办?
 
 118.颈椎病患者手术后的康复训练如何进行?
 
 119.颈椎病的术后康复效果怎样?
 
 120.颈椎病的病程与疗效有什么关系?
 
 121.颈椎病手术后还残留骨刺能自行吸收吗?
 
 122.广泛椎板切除减压是否可行?
 
 123.颈椎病手术后症状缓解不令人满意怎么办?
 
 124.颈椎轻度增生就做手术可以吗?
 
 125.哪些情况下颈椎病会加重?
 
 126.颈椎病能预防吗?
 
 127.颈椎病如何防治?
 
 128.得了颈椎病应如何防止它的加重?
 
 129.颈椎病病人的睡枕有什么要求?
 
 130.颈椎病病人如何做颈部合理运动?
 
 131.家庭颈椎牵引如何做?
 
 132.怎样纠正不良的体位?
 |  
         
          | 內容試閱: |   
          | 1.何谓颈椎病? 
 颈椎病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下述颈椎结构的改变,如椎间盘突出变性、椎体边缘骨质增生、钩椎关节增生、黄韧带肥厚或后纵韧带钙化等,导致颈椎管或椎间孔变形狭窄,以致直接压迫刺激或通过压迫影响血液循环,使颈髓颈段、神经根、椎动脉或交感神经的功能损害(早期阶段),进而发生组织结构损害,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现象,如肩颈部疼痛或有上、下肢不同程度麻木和瘫痪。颈部活动不当时出现头晕、耳鸣、恶心、视物不清和心悸等,临床上称之为颈椎病。
 
 但应注意其他病也能引起上述症状,应注意鉴别(下面将会逐一阐述)。有了颈椎骨质增生也不一定会出现临床征象,不能一概认为得了颈椎病;任何上了年龄的人都可出现,也不必谈骨刺色变;只要掌握它的规律,就可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或减轻它带来的影响。
 
 
 
 2.颈椎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1)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表现相符,可以确诊。
 
 (2)具有典型的颈椎病临床表现,而影像学所见正常,应注意除外其他疾病后可诊断为颈椎病。
 
 (3)仅有影像学表现异常,而无颈椎病临床症状,不应诊断为颈椎病。
 
 
 
 3.导致颈椎老化的因素有哪些?
 
 颈椎老化包括颈椎间盘、颈椎骨关节、软骨与韧带、肌肉、筋膜等所发生的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改变,可导致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受损(如压迫、刺激、失稳)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主要是由于颈部肌肉受累、劳损、外伤,或者长期低头伏案工作及不良睡眠姿势等引起,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椎间隙改变、颈椎肌肉炎性水肿、痉挛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及体征。
 
 
 
 4.如何从颈椎的骨关节韧带的结构变化分析颈椎病的发病原因?
 
 颈椎病是常见疾患,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对此病的认识更加深入,所以从解剖学方面分析颈椎病的病因就显得更为重要。
 
 人的颈椎共有7个,除第七颈椎外,其余的横突孔内均有椎动脉通过。椎动脉入颅后供应小脑、大脑后部、内耳及听觉中枢等结构。椎动脉与钩椎关节外侧相邻,当横突孔变小、钩椎关节退变增生及颈部过度屈曲时,可压迫椎动脉造成脑部缺血而出现眩晕、视物模糊等症状。
 
 寰椎和枢椎之间无椎间盘,颈2以下才有椎间盘,故每个颈椎间连结结构包括椎间盘、两侧钩椎关节和关节突关节、后纵韧带及棘突间韧带、项韧带等。颈的伸屈主要在下颈段,所以当下颈椎有病变时则颈部僵硬、屈伸受限,钩椎关节及关节炎关节磨损增生可压迫椎动脉或神经根而引起症状(图1),后纵韧带钙化可向后压迫脊髓而引起四肢麻木、无力,双足踩棉花感及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图2)。
 
 颈椎椎管内有脊髓通过。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及颈椎间盘向后突出(图2)均可压迫脊髓而出现四肢感觉运动障碍及大、小便障碍。颈神经根自椎间孔穿出,第1~4颈神经组成颈丛支配颈、外耳及枕部皮肤,颈2神经后支组成枕大神经支配同侧枕顶部至前额部皮肤感觉。所以上颈椎病变时累及枕大神经而出现颈后部疼痛和头痛、枕部沉重感等症状。颈5~8神经根组成臂丛支配上肢各结构,所以下颈椎病变为主的颈椎病表现为肩痛、手指麻木及部分肌萎缩。交感神经及食管位于椎体前方,当椎体不稳或骨质增生时出现交感神经刺激症状如上睑下垂、视物模糊、偏头痛、心前区疼痛等表现。巨大的颈椎前缘骨刺可刺激咽后壁及食管而引起吞咽困难或咽部异物感。另外交感神经受刺激后还可造成椎动脉舒缩障碍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
 
 总之,颈椎骨关节韧带结构的病理改变是引起颈椎病的基础,不同结构受累可产生不同的症状、体征。由此可以看出,颈椎病极为复杂,而非单一疾患。
 
 
 
 5.有颈椎增生(骨刺)是不是一定有颈椎病?
 
 在门诊常常见到一些病人带着X线片,忧心忡忡地来找医生问:“我得了颈椎病怎么办?会截瘫吗?”一看X线片只见有轻度增生,而临床检查无任何发现,医生告诉病人:“单独X线片上有骨质增生现象,不能诊断为颈椎病。”构成颈椎病必须具有两种因素:一是由于各种原因(主要是年龄增长所发生的退行性老化改变)引起的颈椎结构改变,包括骨质增生;二是这些变化已造成颈脊髓神经等的功能或组织结构上的损害而出现临床症状。二者缺一不可。所以X线片上照出有骨质增生(骨刺)或有颈椎生理曲度变直,许多放射科医生就在报告上写“颈椎病”,使许多病人背上思想包袱。单凭X线片就下诊断是不够科学的。骨质增生不能简单地与颈椎病画等号。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关节由于运动磨损不可避免会出现退行性改变(老化),年龄增加意味着“磨损”增加,就像门窗的轴日久磨损,轴(关节)的边缘也会磨出毛刺一样。40~50岁或50岁以上的人,拍颈椎X线片检查,差不多都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改变,但不一定都引起临床症状。作者本人10多年前拍X线片就发现有颈椎增生和项韧带钙化,至今没有任何症状。相反颈椎病所引起的症状也不是颈椎病所独有的,许多病均可引起头晕、耳鸣和手麻,要仔细检查避免误诊、漏诊。在门诊常常可以见到一些中青年病人,在许多医院辗转治疗“颈椎病”无效,前来求治,一检查,其实是肩周炎和枕大神经痛引起的头晕和颈部不适,腕管综合征或肱骨外上髁炎引起的手麻、前臂酸胀和无力。正确诊断后,对症下药,一剂而愈。
 
 
 
 6.钩椎关节(Luschka关节)在颈椎病发生中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从解剖学来看,颈椎椎体之结构除1、2节外,其余5节大致相似。钩突与相对应的上一椎体下方斜坡处相咬合,并构成钩椎关节,亦可称Luschka关节。钩椎关节前外方是向颅内及脊髓供血的椎动脉和伴行的椎静脉(在颈5以上静脉呈丛状)。椎动脉的管壁上有丰富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附着,在钩椎关节的外后方为颈脊神经根穿过的椎间孔,此孔与椎体矢状径呈45°(图3)。钩椎关节参与颈椎的运动,其关节囊菲薄,因此当钩椎关节处骨质增生、外伤、劳损、松动,椎动脉遭受刺激与压迫时,可有交感神经症状同时出现。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上肢的疼痛、麻木,以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体检可有压颈试验及上肢牵拉试验阳性。随着创伤性炎症的消退,症状可缓解和消失。影像学表现为颈椎X线片发现在钩椎关节处的骨刺形成。磁共振成像(MRI)(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磁共振)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可显示椎动脉扭曲或变细,但由于椎动脉解剖个体差异较大,此并不能作为诊断的唯一依据,应结合临床表现并排除神经内科疾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