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安史之乱:历史、宣传与神话(40幅插图,深度还原安史之乱重要战事)
》
售價:NT$
704.0

《
亚伯拉罕的行李:中世纪印度洋世界的饮食、日用与旅行技艺
》
售價:NT$
602.0

《
中国历代文论要略(全三册)
》
售價:NT$
714.0

《
英歌36( 国家级非遗“英歌舞” 潮阳英歌文化)
》
售價:NT$
347.0

《
汪诘经典著作 时间的形状 相对论史话
》
售價:NT$
398.0

《
世界名校升学规划:让你脱颖而出的9种学习力
》
售價:NT$
356.0

《
大学问·华北村治:权力、话语和制度变迁(1875—1936)
》
售價:NT$
454.0

《
芬尼根的守灵夜 全译注释本
》
售價:NT$
2540.0
|
編輯推薦: |
《主体、想象与表达——1949—1966年工农兵写作的历史考察》:回到历史现场,复原“十七年”期间工农兵写作的历史图景。
|
內容簡介: |
1949-1966年出现的工农兵写作现象是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也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创作主体的工农兵作者,是解放后党和国家大力提倡、扶持的一个创作群体,他们上承左翼文学资源,同时也被认为是新中国文学新生力量成长的标志,在他们身上寄寓了社会主义文学的理想。《主体、想象与表达——1949—1966年工农兵写作的历史考察》涉及一个创作群体(工人作家群),一个写作个案(士兵作家高玉宝),一个运动(新民歌运动),一次批判(吴雁),试图通过对这些创作现象的描述和分析,还原历史现场,呈现业已消失的文化(文学)图景。
|
關於作者: |
谢保杰,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师从钱理群)、北京师范大学(师从王富仁),文学博士,现任教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想。
|
目錄:
|
序:业已消失的文化、文学图景 钱理群
绪 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内容
三 研究的方法
四 研究综述
**章 相关的几个问题
**节 "国民文学"的提出
第二节 "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
第三节 "文艺大众化"
第四节 "文艺的工农兵方向"
第二章 新意识形态的确立与新主体的生成
**节 "身份的政治"
第二节 "把砖头砌进墙里":建国后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第三节 "识字的政治"
第四节 新的创作主体的再造
第三章 1949-1966年工人写作的历史考察
**节 上海工人写作
第二节 天津工人写作
第三节 草明与鞍钢工人写作
第四节 "南胡北万"
第五节 《沙桂英》
第四章 《高玉宝》的写作及相关问题
**节 《高玉宝》文本的生成
第二节 "理发员"荒草及其对《高玉宝》的修改
第三节 《高玉宝》与"文化大进军"
第四节 《高玉宝》:一个诉苦的文本
第五节 "周扒皮"及其地主形象
第六节 悠长的回声:"革命危机时代"的"新场面"
第五章 1958年的新民歌写作
**节 1958年新民歌写作的历史描述
第二节 毛泽东与新民歌运动
第三节 社会主义时代的"新诗经":《红旗歌谣》
第四节 "改了洋腔唱土调":群众写作浪潮下的专业诗人
第五节 "全民写作"的文化想象
第六章 工厂史、公社史、部队史写作
**节 工厂史、公社史写作
第二节 部队史写作
第七章 《创作,需要才能》及其批判
**节 "精神财富的质量问题"
第二节 《创作,需要才能》及其批判
第三节 与写作相关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