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世界文明史(上)
			》  售價:HK$ 
			969
			  
			《 
			东亚朱子学研究:日本朱子学研究
			》  售價:HK$ 
			398
			  
			《 
			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 文字编
			》  售價:HK$ 
			1980
			  
			《 
			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汉英对照)(国家博物馆“国际交流系列”丛书)
			》  售價:HK$ 
			2739
			  
			《 
			世界在前进
			》  售價:HK$ 
			380
			  
			《 
			文以载道: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
			》  售價:HK$ 
			413
			  
			《 
			高句丽史
			》  售價:HK$ 
			858
			  
			《 
			随他们去:别把精力浪费在无法掌控的事情上
			》  售價:HK$ 
			380
			  
			 
     
         
          內容簡介:  
         
           
            本书既包含作者长期负责WTO诉讼和中外知识产权合作的研究结晶,也有作者法学教育思维与方法的凝练。除了收录作者对WTO内容机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亦有作者在WTO实践和国际知识产权交往等方面的实务经验,讨论式教学法的研究探讨以及其对人生、文学、哲学等问题的人文思考。
           
         
      
      
      
      
         
          關於作者:  
         
           
            杨国华,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开设“WTO中国案例研究”(本科生)、“中美经贸关系中的法律问题”(研究生)和“中国经济与法律制度:WTO中国案例的视角”(留学生,全英文)等课程。开设全校公选人文素质教育课“清华学”。
 
         
      
      
      
      
         
          目錄  
         
           
            WTO文选
 
         
      
      
      
      
         
          內容試閱  
         
           
            清华大学法学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庚子赔款的放洋生(1909—1925),他们当中有一部分当年远渡重洋学习法律,是最早一批到美国读法律的中国人,他们毕业后带着西方法治文明,回到多灾多难的故土报效祖国。1928年清华学校改制为大学,法学院是最早设立的四大学院之一。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全国大学院系调整,清华大学被改造为工科学府,文科专业并入其他高校。几十年里,人们对清华工科院校的形象已经固化,似乎忘记了清华本来就是综合大学,今天教育部仍然把清华划归“理工”类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