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看日本系列)
			》
 售價:HK$ 
			286
 
  《 
			砂与海之歌纪念画集
			》
 售價:HK$ 
			500
 
  《 
			大学问·月照崇徽:章献刘后与宋真仁之际政治
			》
 售價:HK$ 
			500
 
  《 
			荆棘里
			》
 售價:HK$ 
			218
 
  《 
			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修订版
			》
 售價:HK$ 
			500
 
  《 
			拉开人生差距的关键能力
			》
 售價:HK$ 
			306
 
  《 
			创新无限:深圳奇迹启示录
			》
 售價:HK$ 
			352
 
  《 
			大家京范 燕都掌故
			》
 售價:HK$ 
			449
 
 
 | 
         
          | 編輯推薦: |   
          | 研读经典著作、剖析历史真相、参悟现实人生。 |  
         
          | 內容簡介: |   
          | 今日之“国学”需要解决两大问题:其一,在这个五彩斑斓的“泡沫文化”时代,我们仍然需要把泡沫还原为水、还原为深流、还原为安静的思考;其二,“经史兼修”是学习国学的重要方法,因为国学与历史、与人生有着密切的关联,离此我们就会“被经所转”。所以对于国学学习者来说,讲一些人生的故事是必要的,在易于错乱迷失的生活中证悟大道是必要的,与古代圣贤作深度的内心交流是必要的。本书以“悟道修心”为主线,以“空船载月”为意境,从国学原典儒、道、佛中精选提炼了40个思想单元,展开为40个人生话题。我们可以从中研读经典著作、剖析历史真相、参悟现实人生。. |  
         
          | 關於作者: |   
          | 杨林,男,湖南桃源人,哲学教授,广东金融学院财经传媒系主任,汉语言文学专业负责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兼)。广东中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高校文秘专业学会副会长。此前为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文艺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和国学。发表论文《国学与中国人的心灵建设》、《禅道审美精神的当代转型》等100余篇,独立出版专著《网络文学禅意论》、《生命边缘之思》、《中国人的政治权谋》等11本,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2项。 |  
         
          | 目錄: |   
          | 1.以修身为本 ▲乡土曾国藩
 ▲读书明理
 ▲大学问在家庭日用之间
 ▲修业进德
 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庶吉士的应对
 ▲并非装穷
 ▲随份子钱
 ▲皇帝不是官
 3.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了凡先生
 ▲方便劝善
 ▲福报有还是没有?
 ▲有所求就俗了
 4.致良知
 ▲龙场悟道
 ▲良知不能泯灭
 ▲格君心之非
 ▲我心光明
 5.知行合一
 ▲命不该死
 ▲不求为官
 ▲文臣善战
 ▲一念发动处即是行
 ▲只做正确的事
 6.致中和
 ▲扫地老僧的指点
 ▲君子乃天地和气铸就
 ▲“和”与“争”
 7.从无思无虑处感格
 ▲沅水远帆
 ▲三轮体空
 ▲虚无的力量
 ▲在生死之外立命
 8.道生一
 ▲“三昧真火”
 ▲一根筋的理念
 ▲寻找生活中的太极
 9.不争而善胜,不召而自来
 ▲贩马经
 ▲不仅仅是谋略
 ▲有道行的人
 10.治大国,若烹小鲜
 ▲曹参的“狗功”
 ▲无为而治
 ▲窦太后与黄老之术
 ▲举重若轻与举轻若重
 11.不知常,妄作凶
 ▲三叔的那些事
 ▲“出偏”的社会和“造业”的人
 ▲和气致祥,乖气致戾
 12.挫锐解纷,和光同尘
 ▲血勇破阵
 ▲仁和治国
 ▲对冲与平衡
 13.后其身而身先
 ▲不靠谱的太子
 ▲两个失败者
 ▲百善孝为先
 14.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水上摁瓢
 ▲元气元神是根本
 ▲生命中的太阳
 15.反者道之动
 ▲另一种爱护
 ▲何处说是非?
 ▲相忘于江湖
 16.大道废,有仁义
 ▲圣哲芳规
 ▲清算张居正
 ▲鹤立鸡群
 ▲关于海瑞的争议
 ▲好人与好官
 17.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皇家围猎
 ▲无形的长城
 ▲威慑与怀柔
 ▲北望沙皇
 18.道法自然
 ▲伺鱼
 ▲财神救子
 ▲尽人力,知天命
 ▲只看别说
 19.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逃离长沙
 ▲江西这个坎
 ▲大悔大悟
 ▲学会打太极拳
 20.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做官不用张扬
 ▲万事浮云过太虚
 ▲解散湘军
 ▲引用一班正人,培养几个好官
 21.技进乎道
 ▲沧州酒的好处
 ▲神与物游
 ▲画禅武道
 ▲无“道”难成“器”
 22.镇之以无名之朴
 ▲实诚人
 ▲德不孤必有邻
 ▲收留川军
 ▲拉张自忠一把
 ▲智将不如福将
 23.致虚极,守静笃
 ▲芋头熟了
 ▲宁静致远
 ▲转识成智
 ▲声色头上睡眠
 24.上善若水
 ▲宫变
 ▲凄风苦雨的日子
 ▲人生的灯塔
 ▲痛苦而美丽的升华
 25.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无形资产
 ▲商人话“无为”
 ▲“道”是什么?
 26.慈悲为万善之本
 ▲我的音乐老师
 ▲悲悯与喜乐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27.从前所有恶业,悉皆忏悔
 ▲夜渡心河
 ▲业力
 ▲为人生“清零”
 28.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白将军
 ▲沙门不敬王者
 ▲不接圣驾
 ▲倔强的老和尚
 ▲不拜皇帝要胆量
 29.空船载月
 ▲行到水穷处
 ▲清水漂洗过的夜晚
 ▲梦幻空花
 30.缘起性空,真空妙有
 ▲梦醒时分
 ▲物理世界的佛光
 ▲勇于担当虚空的人
 ▲真空妙有
 31.一念悟时,众生是佛
 ▲乞讨化缘的富商
 ▲做一个明白人
 ▲和尚开悟诗赏析
 ▲桶底脱落的公案
 32.一切唯心造
 ▲走出心的阴影
 ▲财富来自内心的感召
 ▲表层的解释
 ▲心物一元与心生万法
 ▲物理学与佛学
 33.即心是佛
 ▲乔布斯悟道
 ▲大道无门八方开
 ▲《楞严经》开示:见无所动
 ▲修心的法门
 34.福不可受尽
 ▲虚云怎么过日子
 ▲弘一、纪晓岚说
 ▲高僧与皇帝
 35.终日行,未曾踏著一片地
 ▲走路不沾泥
 ▲以天地的境界,做人间的事情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36.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痴迷
 ▲满眼皆是是非
 ▲真心忏悔
 ▲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红尘之中成佛道
 37.一尘才起,大地全收
 ▲《受戒》惹是非
 ▲禁荤与戒色
 ▲变通与争议
 ▲中国禅与日本禅
 38.一言截断千江口
 ▲莫言的阅读快感
 ▲有禅味的文学
 ▲有禅趣的哲理
 39.跳得出是好手
 ▲唐宣宗参禅
 ▲机锋与棒喝
 ▲不合逻辑的话
 ▲无常与常道
 ▲参话头
 40.平常心是道
 ▲白隐禅师
 ▲忍辱心与平常心
 ▲随缘了圣
 ▲化境与圆融
 |  
         
          | 內容試閱: |   
          | 中国人有勤奋、坚韧、吃苦耐劳的精神,这里面也有“太极”。西方人的“狼性”有一股咬住不放的狠劲,东方人也有这种狠劲。日本投资家孙正义,有人说他的狼性就像手术刀一样锋利,而且目标精准。他读书期间,创造了3周完成高中教育、不到两年念完美国圣名学院课程的纪录。作为风险投资人,他是一个靠疯狂下赌注而赢得巨额回报的人,这是日本人的狠劲。相对东洋人而言,中国人的“龙性”不仅有狼的狠劲,还有羊的优雅,而且比狼更大气。长城是一条“龙”,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是一条“龙”,海上丝绸之路也是一条“龙”。 在清代,晋商开辟的那一条从山西到河北,北越长城,纵贯蒙古沙漠,经库伦、恰克图、西伯利亚,到达彼得堡、莫斯科的国际大商路——又是一条“龙”。晋商冒风雪,犯险阻,常遇盗贼抢掠杀戮,他们北走蒙藏,东渡东瀛,南达南洋,如此坚韧、顽强地非要打开一条通道。——这种精神的内核就是“太极”。
 “寻找生活中的太极”是我对道家文化内核的理解。盛大网络董事长陈天桥说:“管理10万人以下的网络社区可以用儒家的思想,10万人以上则需要用道家的思想。”太极是哪家的思想?既是儒家的思想,又是道家的思想。恩威集团的薛永新说他的**经营哲学是“清静无为,守中抱一”,做生意的人为什么要玩虚的?其实我觉得一点也不虚,目的很明确,无非是借天地之恩威,得太极之神助。
 如果将儒道两家的“太极”与佛家的“空性”结合起来理解,并诉诸修炼,这种修炼可概括一个“八字设问”的玄学命题:“万法归一,一归何处?”
 首先,从有为法来理解,“万法归一”就是定于“一”。一心一意“专注当下、相续不断”。不管你在干什么,吃饭、穿衣、走路、开车、上网、做家务……都要专注于“当下”,清清楚楚地觉知自己在干什么,心安住在每一个“当下”,不要东想西想,不要吃饭的时候想一大堆心事,“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五灯会元》卷三吃饭就是吃饭,要心无旁骛。“相续不断”就是将这个感觉持续保持下去,感觉能量打通了,连成一股气、凝成一股神,感觉有一种内在的力道,这就是太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