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50岁后的家庭生活:中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家务劳动与孩童照料
			》 
			 售價:HK$ 
			653
			 
			 
	
			  
			《 
			《正义论》导读 壹卷Yebook 理解《正义论》关于哲学、科学、社会、历史和人类未来的批判性思考
			》 
			 售價:HK$ 
			418
			 
			 
	
			  
			《 
			红楼梦脂评汇校本(平装版 全八册)
			》 
			 售價:HK$ 
			1520
			 
			 
	
			  
			《 
			万物皆有时:中世纪的时间与生活
			》 
			 售價:HK$ 
			449
			 
			 
	
			  
			《 
			英特纳雄耐尔——《国际歌》的诞生与中国革命
			》 
			 售價:HK$ 
			857
			 
			 
	
			  
			《 
			去看看!我们的世界自然遗产(全5册)
			》 
			 售價:HK$ 
			490
			 
			 
	
			  
			《 
			爱丁堡古罗马史(上辑1-4卷)
			》 
			 售價:HK$ 
			1422
			 
			 
	
			  
			《 
			心悦读丛书·善与恶的距离:日常生活中的伦理学
			》 
			 售價:HK$ 
			347
			 
			 
	
 
      | 
     
      
      
         
          | 編輯推薦: | 
         
         
          |  
            今年经济社会工作的重点是制定“十三五规划”,并在11月份前后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审议通过“十三五规划”。社会治理转型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其中,农民工市民化是“十三五时期”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涉及到3亿农民工的庞大群体及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 
         
       
      
      
      
      
         
          | 內容簡介: | 
         
         
          |  
            中国已进入以人的城镇化为主要特征的城镇化新阶段,其重点和难点在于农民工市民化。近年来,中山市提出了农民工市民化新思路:积分制改革。本书根据制度转型理论,通过对积分制改革的研究,尽可能展现“农民工市民化”本身的复杂性,并回答:(1)在经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在地方的实践到底难在何处?(2)积分制改革在破解农民工市民化制度障碍中能够解决什么?解决到哪一步?又不能解决什么?(3)下一步推动农民工市民化,在制度层面还需要作出那些努力?
           | 
         
       
      
      
      
         
          | 關於作者: | 
         
         
          |  
            丁凯,1979年12月出生于浙江省天台县,浙江大学文学学士、北京大学法学硕士、东北大学管理学博士,先后在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浙江省玉环县发展改革局(挂职)、广东省中山市发展改革局工作,现任职于共青团中山市委员会。
           | 
         
       
      
      
      
         
          | 目錄: 
           | 
         
         
           
            目 录
 序一 以人的城镇化突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 1
 序二 落地生根摇 根在人本 ………………………………………… 5
 前言 …………………………………………………………………… 9
 第1 章 引言 ………………………………………………………… 1
 一、 问题的提出 ………………………………………………… 1
 1 农民工市民化牵动影响转型发展全局 ………………… 1
 2 积分制是新时期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创新 …………… 2
 3 剖析积分制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
 变迁路径 ………………………………………………… 3
 二、 相关文献综述 ……………………………………………… 5
 1 制度转型理论综述 ……………………………………… 5
 2 转型期制度实践研究综述 …………………………… 11
 3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综述 ……………………………… 17
 4 农民工市民化障碍与难点研究综述 ………………… 23
 三、基本概念界定 ……………………………………………… 31
 1 农民工 ………………………………………………… 31
 2 市民化 ………………………………………………… 35
 3 农民工市民化 ………………………………………… 37
 4 积分制管理 …………………………………………… 39
 四、 研究方法 …………………………………………………… 43
 1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 43
 2 “过程—事件分析” 方法 ……………………………… 47
 第2 章 农民工市民化制度改革实践 ……………………………… 51
 一、 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背景 ………………………………… 51
 1 户籍制度 ……………………………………………… 51
 2 土地制度 ……………………………………………… 53
 二、 国内农民工市民化探索 …………………………………… 55
 1重庆: 加穿五件城市“衣服”建立配套机制一步
 到位 …………………………………………………… 55
 2成都: 以一元化户籍管理与“三个集中”来培育
 新市民 ………………………………………………… 58
 3 昆山: 全方位涵盖建设 “新昆山人” ……………… 60
 4 评论 …………………………………………………… 63
 三、 国外农民工市民化的比较 ………………………………… 64
 1英国和美国: 以发展大城市和社会保障来吸纳新
 移民 …………………………………………………… 64
 2巴西和印度: 以城郊贫民窟为蓄水池吸纳移居城
 市的农民 ……………………………………………… 66
 3 南非: 黑人劳工的市民化 …………………………… 67
 4日本和韩国: 政府有效干预促成“跳跃式转移”和农民市民化 ………………………………………… 69
 5澳大利亚: 大城市中心化的吸引与“逆城市化”
 ………………………………………………………… 72
 四、 中山市农民工与本地居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比较 ……… 73
 五、 本章小结 …………………………………………………… 84
 第3 章 积分制: 农民工市民化正式制度的实践与边界 ………… 85
 一、 积分制管理概况 …………………………………………… 85
 二、 积分制实施的绩效 ………………………………………… 87
 1 2010 年积分制实施的绩效 …………………………… 87
 2 2011 年积分制实施的绩效 …………………………… 89
 3 2012 年积分制实施的绩效 …………………………… 91
 4 2013 年积分制实施的绩效 …………………………… 92
 5 2014 年积分制实施的绩效 …………………………… 93
 6 2015 年积分制实施的绩效 …………………………… 94
 三、 为什么指标用不完: 积分制的边界 ……………………… 96
 1积分制带给农民工的“好处”: 子女教育与公共
 产品的有限度供给 …………………………………… 103
 2积分制带给农民工的“成本冶: 可获得性的增加
 与 “离开家乡的代价” ……………………………… 105
 3 积分制制度安排本身对指标空余的影响 …………… 109
 四、 农民工参与积分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 114
 1 影响农民工提交入户申请的因素分析 ……………… 114
 2 农民工入户申请是否成功的影响因素分析 ………… 122
 五、 广东省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情况分析 ……………… 126
 1 基本情况 ……………………………………………… 126
 2农民工积分入户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130
 3 积分制的制度困境 …………………………………… 131
 六、本章小结 ………………………………………………… 132
 第4 章 积分制的实施过程: “过程—事件分析” ……………… 135
 一、 新制度的确立 …………………………………………… 135
 1镇区政府“保增长冶压力带来“保民生”创新
 ………………………………………………………… 136
 2 领导重视造就制度合法性 …………………………… 137
 3 合法性压力下的制度落实 …………………………… 138
 二、 积分标准的调整与行动建构策略 ……………………… 142
 1 积分标准的调整 ……………………………………… 142
 2 积分标准调整的行动建构策略 ……………………… 153
 三、 激励相容的再生产 ……………………………………… 156
 1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 以满足目的营造
 激励相容 ……………………………………………… 157
 2与镇区流管办之间的关系: 考核软约束下通过
 非正式因素营造激励相容 …………………………… 162
 3与流动人口之间的关系: 以制度成本降低谋求
 激励相容 ……………………………………………… 166
 4市职能部门与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妥协后的
 利益均衡 ……………………………………………… 168
 四、 本章小结 ………………………………………………… 171
 第5 章 农民工市民化的隐性制度: 区隔与适应 ……………… 173
 五、地方本位: 居住和标签 ………………………………… 175
 1 居住物理区隔的变迁及影响 ………………………… 176
 2 潜在的威胁: 身份标签 ……………………………… 179
 二、 股权固化: 无法融入的 “村庄城市” ………………… 181
 1 中山市农村土地股权变化始末 ……………………… 181
 2 “村庄城市”的外来者 ……………………………… 183
 三、 并不简单的城市融入 …………………………………… 184
 1 职业的适应与融入 …………………………………… 185
 2 消费的适应与融入 …………………………………… 187
 3 社交的适应与融入 …………………………………… 188
 4 空间的适应与融入 …………………………………… 190
 5 评论 …………………………………………………… 192
 四、本章小结 ………………………………………………… 192
 第6 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195
 一、 研究结论 ………………………………………………… 195
 二、 政策建议 ………………………………………………… 200
 参考文献 …………………………………………………………… 207
 作者论著 …………………………………………………………… 223
 后记 ………………………………………………………………… 2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