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西方服饰史:从公元前3500年到21世纪(第7版,一部西方服饰百科图典。5500年时尚变迁史,装帧典雅,收藏珍品)
》
售價:NT$
2030.0

《
仕途之外:先秦至西汉不仕之士研究
》
售價:NT$
305.0

《
经纬度系列丛书·帝国陨落:君士坦丁堡的40次围城
》
售價:NT$
347.0

《
浪客剑心:东京篇(全6册)
》
售價:NT$
1163.0

《
人生法则:33条商业和生活指南
》
售價:NT$
347.0

《
政商现形记: 清朝的权力、贸易与商帮
》
售價:NT$
398.0

《
早期干预丹佛模式辅导与培训家长用书
》
售價:NT$
539.0

《
萨满文化研究丛书——通古斯人的心智丛(全三册)
》
售價:NT$
1639.0
|
內容簡介: |
政治参与是公民的一项重要民主权利。罗爱武编 *的《互联网对政治参与平等化的影响研究中国特色政治文明建设研究丛书》以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权利的平等性和政治参与行为的不平等之间的反差为背景,在辨析政治参与内涵和类型的基础上,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公民自身政治资源、政治动机和所受政治动员状况等三类因素对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进而通过剖析互联网对公民政治参与所需要的政治资源、政治动机和政治动员的影响,分析了其对公民政治参与的作用,随后运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部分地区公民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从经验层面检验了互联网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平等化的影响,并探析了检验结果的现实含义。
|
目錄:
|
导论
一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本书的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篇章 结构
第一章 政治参与的含义、类型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 民主理论与政治参与
一 精英民主理论及其政治参与观
二 多元民主理论及其政治参与观
三 参与民主理论及其政治参与观
四 协商民主理论及其政治参与观
五 四种民主理论政治参与观的比较与评析
六 经验研究中政治参与的含义与类型
第二节 解释政治参与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
一 理性选择理论
二 标准社会经济地位模型
三 政治动机模型
四 政治动员模型
五 社会资本理论
六 公民志愿主义模型
第三节 互联网影响政治参与的路径
一 互联网、政治信息与政治参与
二 互联网、政治沟通与政治参与
三 互联网、公共领域与政治参与
四 互联网与政治参与平等化
第二章 互联网、政治资源与政治参与
第一节 政治资源对政治参与的影响:理论分析
一 社会经济地位与政治参与
二 政治资源与政治参与
第二节 互联网对政治资源的影响:理论分析
一 互联网与政治参与时间
二 互联网与政治信息及政治交流成本
三 “数字鸿沟”与政治参与
第三节 互联网、政治资源与政治参与:实证分析
一 主要变量测量:依据、方法与结果
二 主要研究结果
三 主要研究结论及含义
第三章 互联网、政治动机与政治参与
第一节 政治动机对政治参与的影响:理论分析
一 政治效能感与政治参与
二 政治信任与政治参与
三 政治知识与政治参与
四 政治兴趣与政治参与
五 社会信任与政治参与
第二节 互联网对政治动机的影响:理论分析
一 网络政治信息与政治参与
二 网络政治讨论与政治参与
三 网络使用、信任与政治参与
四 网络使用、政治兴趣与政治参与
第三节 互联网、政治动机与政治参与:实证分析
一 主要变量测量:依据、方法与结果
二 主要研究结果
三 主要研究结论及含义
第四章 互联网、政治动员与政治参与
第一节 社会网络、政治动员对政治参与的影响:理论分析
一 政治动员与政治参与的影响
二 社会网络与政治动员
第二节 互联网对政治动员的影响:理论分析
一 线下政治动员与网络政治动员
二 互联网与社会网络
第三节 互联网、政治动员与政治参与:实证分析
一 主要变量测量:依据、方法与结果
二 主要研究结果
三 主要研究结论及含义
结论
一 研究背景回顾
二 研究结论总结
三 促进还是强化——互联网的政治参与平等化效应
四 研究的不足和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附录 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状况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