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东方美学口袋书 华夏青铜
			》
 售價:HK$ 
			203
 
  《 
			初识密码学
			》
 售價:HK$ 
			653
 
  《 
			政策与对策 宋代政治史探索 大沨丛书009
			》
 售價:HK$ 
			439
 
  《 
			美国货币与财政史(1961-2021)
			》
 售價:HK$ 
			551
 
  《 
			中华后土文化·万荣后土祠卷
			》
 售價:HK$ 
			857
 
  《 
			植梦花园:从游走世界到回归故乡的园艺旅程
			》
 售價:HK$ 
			449
 
  《 
			鲍鹏山新批水浒传(全三册)
			》
 售價:HK$ 
			1520
 
  《 
			中国石窟音乐图像大典
			》
 售價:HK$ 
			1367
 
 
 | 
         
          | 編輯推薦: |   
          | 本书既注重理论性、学术性,又强化其对未来学术研究与实践教学的引导性、指导性,内容包含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价值,是一本系统展示新闻教育成果与新闻研究成果的学术专著,对高校新闻教育与广播电视网络及手机微博微信等现代媒体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充分凸显了新闻传播学的专业化与素质化相融合的学术理念。 |  
         
          | 內容簡介: |   
          | 《新闻传播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收录了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新闻专业10名教师近10年来的主要学术研究成果。内容涉及传播史研究、传播理论研究、新闻业务研究、广播电视研究、广告研究、新媒体研究、新闻体制研究、新闻教育研究、媒介发展策略研究、影视美学研究、新闻摄影研究、城市形象传播研究、新闻出版研究等13个研究领域。本书在论文选择上力求学术质量至上原则,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形成学术性与指导性并重的内容体系,以跟进学界与业界发展的**趋势。 |  
         
          | 關於作者: |   
          | 刘宝珍  湖北十堰人,现为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新闻传播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院教学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中国新闻传播史、电视专题与电视栏目、广播电视播音主持、新闻美学、新闻语言学、教师通艺综论、教师口语等多门课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十二五”省级规划教材《新闻采访学基础:理论与方法》副主编,《新课程新名师——湖北中学教学名师研究》第二主编,《教师通艺综论》编委。主持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教学研究及湖北省实习实训基地等多个研究项目,研究成果曾获湖北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 |  
         
          | 目錄: |   
          | 目录 传播史与传播理论研究
 新记《大公报》特色综论刘宝珍1
 中国四大民营报纸精品副刊特色论析刘宝珍14
 拓宽视角传承创新——“第三次地方新闻史志研讨会”综述刘宝珍19
 邹韬奋的失望与悲愤——《生活日报》社论拾零刘宝珍23
 被毛泽东赞誉过的中国报人刘宝珍30
 论客观性的生成逻辑与危机龚新琼39
 关系·冲突·整合——理解媒介依赖理论的三个维度龚新琼46
 第三人效果研究的新进展龚新琼52
 交互·阐释·批判——理解组织文化理论的三个纬度赵亿57
 新闻寻租:理论分析与建议——基于寻租理论对21世纪公司案的审视
 陈欢63
 新闻理论与业务研究
 论新闻吸引力的两个维度龚新琼70
 让做评论像读新闻一样兴味盎然——对“新闻评论”教学适应新课改
 的思考姜金明76
 新闻摄影与人文精神的打造李永峻81
 新闻标题艺术化的三大表现形式——以报纸新闻标题为例姜金明89
 影视美学的研究方法初探李永峻97
 变“旧闻”为“新闻”的三种方法刘宝珍101
 灾难事件新闻采访过程的二次伤害及化解途径姜金明105
 广播电视传播研究
 简论广播电视节目用语的娱乐化现象李贤斌109
 数字时代地市级电视台的角色推敲刘春花115
 困境与改革:论如何增强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生命力姜金明120
 频道推广与用户发展:付费频道营销的两个关键刘春花王良太124
 深化“制播分离”改革提升广电媒体竞争力李永峻129
 数字电视收入构成分析刘春花毛新香136
 植入式广告热的冷思考马自泉142
 全广告频道:数字时代电视广告的另类选择刘春花146
 创意设计与新媒体聚焦
 书籍设计中材料和工艺“问道”的思考研究吴剑153
 书籍装帧设计材艺的发展趋势吴剑161
 材料与工艺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形态研究吴剑164
 广告创意的七种策略——以古今中外广告案例为研究蓝本刘宝珍171
 广告语言中语音变异类型及语用效果分析马自泉179
 微信公众平台:纸媒实现媒介融合的机遇与挑战——基于“扬子晚报”
 官方微信公众号的观察与思考赵亿185
 微博舆论视阈下的政府社会管理创新马自泉190
 互动·对话·争论——微博关系传播偏向的探析赵亿197
 试看微博的舆论力量——以《失恋33天》的营销宣传为例马自泉204
 媒介发展策略研究
 1978—2013:中国新闻体制的规制与发展陈欢张昆209
 主持人缺位下的一次成功的综述报道——基于对央视“四川汶川
 地震82小时纪实”的思考刘宝珍220
 《非诚勿扰》——跨文化交流的平台马自泉227
 浅析电视选秀节目的品牌塑造策略——以《中国好声音》为例李永峻233
 简论传媒消费主义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消极影响李贤斌240
 明星竞技电视娱乐节目的多赢营销理念分析——以《我是歌手》和
 《星跳水立方》为例李永峻247
 消费时代中国传媒的社会责任李贤斌251
 城市文化资本与城市文化形象建构——以黄石市为例陈欢256
 媒介娱乐化的过度发展及其对策李贤斌26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