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新宏观经济学 来自后凯恩斯主义-老制度主义-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第一本宏观经济学教科书
			》
 售價:HK$ 
			1316
 
  《 
			《山海经》的博物世界:植物(刷边特装版)博物岛系列 探寻上古草木之美纵览山川博物大观
			》
 售價:HK$ 
			1306
 
  《 
			中国芍药品种图志(精)
			》
 售價:HK$ 
			1469
 
  《 
			现代战略家军事史:1861年以来美国的主要战争
			》
 售價:HK$ 
			500
 
  《 
			智能工业机器人技术(刘永奎)
			》
 售價:HK$ 
			301
 
  《 
			中国世界遗产全书·大美中国篇+最美非遗篇(全2册 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3270
 
  《 
			“欧洲之心”人文视角下的捷克国别研究
			》
 售價:HK$ 
			500
 
  《 
			书立方 中国文化常识口袋文库 礼盒装共30册
			》
 售價:HK$ 
			1530
 
 
 | 
         
          | 編輯推薦: |   
          | 贵州人民出版社2015年年度选编,从全国数百种文学报刊当年发表的千万字的代表作品中精选出部分精华篇目,向大众读者呈现中国年度文学创作的成绩,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年度作品。 
 本套丛书由多位权威主编进行文章的选编工作,所选取大众*为熟悉,在当下文学阅读环境中具有影响力的文学样式,散文、随笔、杂文、文史精品、纪实文学、中篇小说、短篇小说、闪小说、校园文学和儿童文学。评选出2015年度文学作品中的精华之作,选取有代表性的作品,通过它们反映出2015年度文学领域的风貌和突破,让读者感受到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
 1.2015年度经典文学作品选集,权威保证
 
 从主编方面来说,“贵州人民版年选”的六位主编都曾获得过具有分量的文学奖项,同时均是各自领域知名文化人士,如孟繁华曾获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贺绍俊是《小说选刊》的主编,且曾获鲁迅文学奖等等。
 
 从图书品种来说,“贵州人民版年选”品种覆盖较为齐全,囊括了散文、随笔、杂文、文史精品、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闪小说、纪实文学、儿童文学、校园文学十个品种。
 
 从选文来源来说,“贵
 |  
         
          | 內容簡介: |   
          | 《中国随笔年度佳作2015》由耿立主编,精选2015年全国各地报刊和网站中的优秀随笔佳作,内容涉及古今中外,以现代的眼光来分析、探讨、辩证、澄清、纠正,展现智慧与理性的分量。最大程度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多样化,保证了作品的创新价值,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以灵活自由的格式、真情流露的语言描绘现实世界。追忆先人,述说职业,感悟自然,赞美人性,感触历史,思考现实。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笔触遍及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极力追寻生活表面下的暗藏理念。 |  
         
          | 關於作者: |   
          | 石耿立,笔名耿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当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教授。 2014年第五期《北京文学》封面人物,获《人民日报》与中国作协“美丽中国”奖;作品获第四届在场主义散文奖、第六届老舍散文奖、《中国作家》第二届“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散文集入围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山东省第二届泰山文艺奖;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和国内多家权威选本选载,有广泛的影响。
 
 《缅想的灵地》列《北京文学》评选“2010年中国当代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悲哉,上将军》2010年列《北京文学》评选“2009年中国当代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散文多次名列中国散文排行榜前列。
 
 曾出版《遮蔽与记忆》《无法湮灭的悲怆》《藏在草间》《青苍》《缅想的灵地》《新艺术散文概论》等十余本散文集。
 |  
         
          | 目錄: |   
          | 在大地上过完一生程耀东001 
 恶念丛生周晓枫008
 
 呼伦贝尔,风景的深度艾平013
 
 思想英雄是怎样炼成的?周泽雄018
 
 在恐惧与热爱之间刘瑜026
 
 另类阅读:万物皆可读何蔚033
 
 渝滇纪行之七
 
 ——悲情在国殇墓园杨曙明040
 
 汪精卫:虚无时代的“任性牺牲”许纪霖043
 
 喜欢读沈从文耿林莽053
 
 三位“民国老师”训词引出的故事黄一龙057
 
 自然纪事草白064
 
 点缀在南北朝的史页上孟中文075
 
 容忍比信仰更重要
 
 ——读《异端的权利:卡斯特利奥对抗加尔文》方建锋080
 
 古典音乐随笔钱红莉085
 
 刘备说“妻子如衣服”李庆西087
 
 杯里春花郁喆隽094
 
 最后的庄园袁华096
 
 寸铁摭录蒋蓝107
 
 居延汉简:瑞典人贝格曼掉了一支钢笔……阳飏116
 
 求解人生幸福之谜杨晓升123
 
 尽头之前的银杏叶张承志129
 
 小品文胡竹峰135
 
 山民阿微木依萝140
 
 上帝的方程黄水成154
 
 《述志令》中的曹操夏立君171
 
 弟子东珠178
 
 传奇丰沙里陈琳184
 
 徒然的稻草王月鹏189
 
 剃刀宋长征200
 
 雨水
 
 ——《大地笔记》乔洪涛205
 
 洁净,一生最难的修炼李娟209
 
 曲阜:时空坐标上的发光体王川212
 
 被悬置的母性陈映芳217
 
 父亲的荣与辱梁晓声224
 
 模糊性赵丰231
 
 从陶渊明到王维:外国诗人的中国古典情结董继平237
 
 文人的羽毛水兵249
 
 顾准是炼狱中的先知余世存252
 
 别想摆脱书
 
 ——翁贝托·艾柯《植物的记忆与藏书乐》小札赵瑜257
 
 梦之梦凸凹260
 
 重返《诗经》故乡朱千华268
 
 万寿邮票背后的国耻乔忠延279
 
 我们这一代吴佳骏283
 
 低处的光阴
 
 ——《南城根》王选287
 
 最后的伙伴王爱296
 |  
         
          | 內容試閱: |   
          | 在大地上过完一生 
 程耀东
 
 在大地上过完一生,没有人能逃脱这句话,包括我刚刚去世的外婆。
 
 
 
 她的眼泪
 
 我站在外婆面前的时候,她已经不能言语了。而且五天未进食物和水。双眼紧闭,呼吸困难,但脸色依旧红润、安详,没有一点“怪相”。不像一个将死之人所表现出的难看和恐惧。
 
 我用手轻轻地抚摸了一下外婆的额头、眼睛、脸颊之后,仔细地凝视她的面容。我从来没有如此近距离地看过外婆的脸。而此时,没有任何表情的面容在时间的辙迹中,仅仅是一种存在,一种毫无意义的存在。只有困难的呼吸声表明外婆还活着。
 
 我用我的拇指和食指翻开外婆的眼皮,她的瞳仁明显没有了往日那种温婉、温暖、亲切的光泽。相反,有一滴眼泪从眼角处滚了出来。眼泪令我震撼。一个人一生要流淌多少泪水,在这些泪水中又夹杂着多少悲伤、痛苦,多少人间恩怨……而我的外婆留在世上这最后一滴眼泪又在诉说着什么呢?此时,恐怕没有谁能够说得清楚。我用纸巾轻轻地粘去了这滴眼泪,眼泪在纸巾上不断地扩展。我的眼泪也在这面纸巾上扩展,我的眼泪和外婆的眼泪混合在了一起,我感受到了外婆的体温。
 
 我第一次真正地感受到外婆的体温,是在我母亲去世后的百天。我和我的弟妹们长跪在母亲坟前的时候,我听见了外婆的哭声。揪心的疼痛在我和外婆之间来回奔跑,她的眼泪,我的眼泪,中间隔着一座坟冢的距离。外婆将我揽在怀中,不停地呼喊我母亲的名字,我的名字,又不停地为我擦着眼泪。那种温暖让我铭记一生。那一年我十六岁,外婆六十一岁。二十三年过去了,在这二十三年中,我和外婆之间用眼泪传递和温暖着相互的身体。现在,我又为我的外婆擦着眼泪。人,总是在自己的哭声中走来,在别人的哭声中离去。
 
 最后我将目光又投向外婆的脸上。她的眼睛紧闭着,我看不见她的目光,只能听见她的呼吸。呼吸时紧时慢,时大时小,就像她的一生,有过贫穷也有过幸福,有过快乐也有过痛苦。然而,呼吸最终还是停止了,那样平静,那样安详。
 
 生命之门将外婆挡在了八十五岁之外,一张白纸阻隔了来自亲人们的目光。
 
 
 
 她的身世
 
 外婆姓申,民国十四年生于宁夏固原。可我的外婆,她老人家从来不说自己是固原人,口口声声说自己是陕西蒲城人。但她并不知道蒲城的具体位置,因为从出生到死亡她没有回过自己的老家。关于外婆家是什么时候迁徙到固原,由于什么原因,我们这一辈,我的上一辈没有一人能说清楚。包括我的舅舅,我舅舅的舅舅。
 
 外婆兄妹两人。哥哥早年毕业于黄埔军校西安分校,曾在胡宗南的军中任上校参谋。新中国成立后,在共产党的监狱里被改造七年零八个月。我的这个舅姥爷我见过,身材魁梧,腰身笔直,步履稳健,说话缓慢,大方脸,戴眼镜,懂中医,写得一手好书法。膝下曾有一女,早年夭折。我的母亲幼年过继给我的舅姥爷,因为舅姥爷劳改,又回到了我外婆的身边。
 
 改革开放后,舅姥爷平反,从乡下回到城里,与他的妹妹——我的外婆团聚了。理应说是件高兴的事情,可不知什么原因,兄妹俩大吵一场。此后,互不说话。即使路头路尾相遇,也是一个面东,一个面西。
 
 舅姥爷死于心梗。葬礼我没有亲临,也就没有见到我外婆面对兄长的离世时,她的表情或者伤心程度。
 
 
 
 第一次婚姻
 
 十八岁,外婆结婚了。中国古典式婚礼。轿子,鞭炮,红盖头,唢呐声声,一路将漂亮的外婆抬进固原一户李姓人家。关于这户姓李的人家——也就是我的外公家,我曾在我的长篇散文《身后的时间》一文中有过简单的描述。这里需要赘述一句:此时,我的外公在国民党固原县政府任职。
 
 我相信这个时段的外婆,她的生活是幸福的。从大家闺秀嫁到大户人家,无忧无虑,谈笑风生。只管尽孝她的公婆,养育着她的孩子。
 
 江河日下,家道中落,与电影、电视、书籍里描述的雷同。解放了、天亮了、合作化、社会主义这些名词很快就走进外婆家的高墙大院。同时,高墙大院里的财产连同高墙大院统统纳入合作化,加入社会主义建设当中。
 
 国民党去了台湾。外公走出了县衙。然而走出县衙的外公并没有逃脱接踵而来的批斗、殴打与饥饿。重负不堪承受,我的外公终于在1960年冬天的某个夜里了断了自己的一生。
 
 他走了,留在他身后的是一贫如洗的家,还有一个叫“地主”的名词。三十五岁的外婆“义无反顾”地承接了他留下的“家产”。
 
 
 
 第二次婚姻
 
 她和她的第二任丈夫,生活了半辈子,也骂了半辈子。
 
 他们的婚姻,是一座建在贫穷之上的桥。桥的一端站着我外婆和她身后那些渴望温饱的眼睛,另一端站着我傅姓外公和他善良温顺的性格。桥是搭建好了,桥下流淌的依旧是蹉跎岁月,桥上行走的是被饥饿缠裹的脚。他们就站在桥上,相互争吵,互不相让。然而,更多是为饥饿争吵。
 
 相濡以沫或者叫患难夫妻这两个名词没有在他们身上得到深化和升华。相反,唠唠叨叨与喋喋不休,经常在他们身体的周围萦绕,在家的上空萦绕,就连门外的空气有时也是凝重的,即便是艳阳高照的日子。
 
 毕竟他们是夫妻。傅姓外公去世那会儿,我的外婆与她的佛门弟子们为外公诵佛经,做法会,超度他的灵魂。
 
 活在世上似乎没有珍惜的必要,死了才觉得失去了依靠。
 
 牵挂和惦念在外婆越来越老的心里长出了淡淡的绿芽……
 
 
 
 她的性格
 
 刀子嘴,豆腐心。这句话用在外婆身上最恰当不过了。
 
 骂人,她谁都骂,不顺她心的事情,就骂。骂女儿。骂女婿。骂儿子。骂儿媳。我们这些孙子辈儿的,无一例外。她也骂旁人。
 
 我母亲患有白血病,住在固原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坦诚地说,母亲的病已经无法医治了,即便是世界级的专家也不能重新给予母亲新的生命。为母亲医病的是本院最权威的专家。专家在宁夏、在当地老百姓的心中享有极高的威望。这样一个专家,在我外婆面前也有些害怕。记得很清楚,1986年夏天的早上,我外婆领着她的几个女儿,女儿的身后跟着小小的我。她把刚刚上班的专家堵在病房门口,质问她女儿的病情为什么没有好转。起初她的语言很客气,渐渐地她的情绪开始激动、高涨,最后到破口大骂。我听见最严重的一句:“某某,我女儿要是死在你手上,我会要了你的命。”她跳着骂,指头指在专家脸上骂,并且“呸呸呸”地唾着专家。她的几个女儿,并没有被母亲的语言所感召,而是劝说自己的母亲,于是,母亲又开始骂跟在自己身后的女儿。
 
 后来,自己有了孩子,才明白,十指连心啊!母亲是外婆身上掉下的肉,给谁谁心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