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诛仙.全6册(最新典藏版)
			》
 售價:HK$ 
			1616
 
  《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实践解惑篇2025版 修订本
			》
 售價:HK$ 
			254
 
  《 
			修剪情绪藤蔓
			》
 售價:HK$ 
			357
 
  《 
			3秒下单文案:4步成交法则
			》
 售價:HK$ 
			305
 
  《 
			中式园林的秩序(文津图书奖得主朱良志教授的园林美学新作,在园林里读懂中国人的生命哲学)
			》
 售價:HK$ 
			449
 
  《 
			魏晋之变:门阀政治与中古中国社会秩序的重塑
			》
 售價:HK$ 
			449
 
  《 
			诈骗社会学:谎言与信任的攻防
			》
 售價:HK$ 
			296
 
  《 
			甲子园 高校棒球100年与近现代日本
			》
 售價:HK$ 
			301
 
 
 | 
         
          | 編輯推薦: |   
          | 古人笔下,诸多清趣:可以品春韭秋菘、观世间芳菲,亦可享琴瑟之乐、赏四时风物。撷为小品,则烟霞满纸,充满人间情味。工作生活之余若择一二美文阅读,如餐后精巧的点心,怡情养性,通晓古今。读小品,体味文字间的清闲雅致,字里行间的山水花鸟,写意人生。 
 购买闲雅小品一辑、第二辑、第三辑请点击:
 闲雅小品丛书(一辑)共5本
 闲雅小品丛书(第二辑)共5本
 闲雅小品丛书(第三辑)共5本
 小品文就是闲人于闲日写的闲书,表现的是闲情,诸如王羲之兰亭雅集、苏东坡承天寺夜游、袁中郎虎丘听歌、张宗子湖心亭看雪……
 
 “红雨乱飞,闲花笑也;绿树有声,闲鸟啼也;烟岚灭没,闲云度也;藻荇可数,闲池静也;风细帘清,林空月印,闲庭悄也。”明代小品文家华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悠然闲适的生活图景,而他就在这闲花、闲鸟的陪伴下,随兴抽检,随意摘录,编选了一本小品文集,自谓“非经,非史,非子,非集,自成一种闲书而已”。
 
 无事闲翻到任何一页,随时可读,读到任何一页,也可随时放下。篇幅短小简约,行文轻快灵动,内容情趣盎然,闲暇自得,清美可口。
 |  
         
          | 內容簡介: |   
          | 人间有味是清欢。宋嫂鱼羹、东坡肘子,莫不大快朵颐;三月鲥鱼、四月芋芳,恰值时令节序;绿葵紫蓼、春韭秋菘,食之不厌精细。 
 且不说苏东坡写下的《老饕赋》、《菜羹赋》、《东坡羹颂》、《猪肉颂》、《酒子赋》、《蜜酒歌》,单是以他名字命名的菜肴就有“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豆腐”、“东坡玉糁羹”、“东坡芽脍”、“东坡饼”、“东坡酥”等等,不一而足。苏东坡在任何险恶的政治境遇下,都能保持宽厚、达观的心态,同时因地制宜,满足一点微博的口腹之欲,发之为让人馋涎欲滴的诗文,他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等诗句早已脍炙人口,咏之足可下酒。“清欢”,只是淡淡的欢愉,它不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是参透人间喜怒哀乐后的澹定,是对稍纵即逝的悠闲心境的捕捉,是对温煦友情的不舍和眷恋。
 
 于是画舫在前,酒船在后,橹篙相应,放乎中流,传餐有声,炊烟渐上,幂历柳下,飘摇花间,左之右之,且前且却,谓之行庖。
 
 ——李斗 《酒船厨子》
 
 食品不加盐醋而五味全者,为蚶,为河蟹。河蟹至十月与稻粱俱肥……饮以玉壶冰,蔬以兵坑笋,饭以新余杭白,漱以兰雪茶。由今思之,真如天仙厨供,酒足饭饱,惭愧惭愧。
 
 ——张岱《蟹会》
 |  
         
          | 關於作者: |   
          | 曹亚瑟,书蠹一只,遍读诗书,尤耽于研究食色。出版作品有《白开水集》、《烟花春梦:金瓶梅中的爱与性》等,合作编译《纸上的王冠:谁是下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台湾秀威)。 |  
         
          | 目錄: |   
          | 卷一 食之俗 
 段成式 食必方丈
 
 周去非 老
 鲊
 
 苏 轼 猪肉颂
 
 僧文荤食名
 
 孟元老 州桥夜市
 
 吴自牧 面食店
 
 洪 迈 蕨萁养人
 
 朱 弁 食豚早晚
 
 罗大经 堂
 食
 
 叶绍翁 田
 鸡
 
 周 煇
 说食经
 
 顾 禄 春
 饼
 
 重阳糕
 
 陆 容 江西俗俭
 
 黄鼠肥美
 
 张 岱 蟹
 会
 
 乳 酪
 
 屈大均 诸
 饭
 
 陈其元 制造食物之秽
 
 刘廷玑 油炸鬼
 
 梁绍壬 醋溜鱼
 
 麻蛋烧猪
 
 李 斗 酒船厨子
 
 家庖特色
 
 
 
 袁 枚 时节须知
 
 火候须知
 
 戒暴殄
 
 戒火锅
 
 李 渔 笋
 
 蕈
 
 汤
 
 饭
 粥
 
 李光庭 食物十事
 
 
 
 
 
 卷二 食之趣
 
 刘义庆 落啖饭粒
 
 人乳饮豘
 
 张 鷟 无脂肥羊
 
 孙光宪 赵大饼
 
 陶 榖 寒消粉
 
 欧阳修 饮食过人
 
 苏 轼 菜羹赋
 
 书蜀僧诗
 
 林 洪 冰壶珍
 
 傍林鲜
 
 惠 洪 禅师知羊肉
 
 周 密 健
 啖
 
 陆 游 东坡食汤饼
 
 庄 绰 戒食鱼
 
 罗大经 缕葱丝
 
 田艺衡 悬
 鸡
 
 梁章钜 燕
 窝
 
 面 筋
 
 黄河鲤
 
 褚人获 驼峰熊掌
 
 烹鸡诵
 
 方濬师 烹鱼雅趣
 
 
 
 卷三 食之单
 
 李匡文 毕
 罗
 
 庄 绰 馓
 子
 
 贾思勰 脯
 腊
 
 饼
 法
 
 素
 食
 
 林 洪 土芝丹
 
 拔霞供
 
 沆瀣浆
 
 蟹酿橙
 
 椿根馄饨
 
 山家三脆
 
 陆 游 御宴菜单
 忽思慧 羊腰羊肺
 |  
         
          | 內容試閱: |   
          | 蟹会 张岱① 
 
 食品不加盐醋而五味全者,为蚶,为河蟹。河蟹至十月与稻粱俱肥,壳如盘大,坟起②,而紫螯巨如拳,小脚肉出,油油如螾蜒③。掀其壳,膏腻堆积,如玉脂珀屑,团结不散,甘腴虽八珍④不及。一到十月,余与友人兄弟辈立蟹会,期于午后至,煮蟹食之,人六只,恐冷腥,迭番煮之。从以肥腊鸭、牛乳酪。醉蚶如琥珀,以鸭汁煮白菜如玉版。果蓏⑤以谢橘,以风栗,以风菱。饮以玉壶冰⑥,蔬以兵坑笋,饭以新余杭白,漱以兰雪茶⑦。由今思之,真如天厨仙供,酒醉饭饱,惭愧惭愧。
 
 《陶庵梦忆》
 
 【注释】
 
 
 ①张岱(1597~1689):一名维城,字宗子、石公,号陶庵、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祖籍四川绵竹,故自称“蜀人”或“古剑”。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有纨绔子弟的豪纵习气,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夜航船》《四书遇》《石匮书》等。
 
 ②坟起:凸起如坟状,故曰坟起。
 
 ③螾蜒:形似蜈蚣而小的青黑色之虫,用以形容螃蟹肉多的小脚。
 
 ④八珍:《周礼·天官》:“珍用八物”,概为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鸮炙、猩唇、熊掌、酥酪蝉。后多指珍稀之物。
 
 ⑤果蓏(luǒ):瓜果的总称。
 
 ⑥玉壶冰:酒名。宋人叶梦得《浣溪沙·送卢倅》词:“荷叶荷花水底天,玉壶冰酒酿新泉,一欢聊复记他年。”
 
 ⑦兵坑笋、余杭白、兰雪茶:皆当地竹笋、大米和茶叶的名品。兰雪茶乃张岱创制,《陶庵梦忆》专门有《兰雪茶》一则,系采用“扚法、掐法、挪法、撒法、扇法、炒法、焙法、藏法”制成,“雪芽得其矣,未得其气,余戏呼之‘兰雪’”。
 
 【赏读】
 
 
 中国文人对螃蟹的痴迷恐怕是世界上无出其右的。早在北宋时期傅肱就写出了《蟹谱》,随后南宋的高似孙又写了一本《蟹略》,两者相互补充,详细记述了蟹的名称、形貌、性躁、品类、繁育、生长过程、分布、捕捉、食用以及有关的风俗、掌故、诗文等。
 
 大文豪苏轼喜吃螃蟹,在流放之地,螃蟹曾给了他很大慰藉。那时当地人很少吃螃蟹,所以“紫蟹鲈鱼贱如土,得钱相付何曾数”;他一手吃蟹,一手举杯,感叹:“左手持蟹螯,举觞瞩云汉。天生此神物,为我洗忧患。”他还在《丁公默送螃蟹》诗中写道:“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堪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尖者,公蟹也;团者,母蟹也。
 
 所以,张岱与诸友人兄弟成立蟹会,待秋风起时煮蟹持螯,配上各式瓜果,再以当地的各种名品佐餐,“饮以玉壶冰,蔬以兵坑笋,饭以新余杭白,漱以兰雪茶”,这对年轻时期“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的张岱之辈来说,不过是平常饭食,而在我们看来真算是土豪般的生活了。
 
 我以为史上最嗜吃螃蟹者无过于清代的李渔了。他这样记述自己对螃蟹的痴情:“予嗜此一生。每岁于蟹之未出时,即储钱以待,因家人笑予以蟹为命,即自呼其钱为‘买命钱’。”甚至他曾有一婢,因勤于事蟹,被其改名为“蟹奴”。他还如此吟咏:“蟹乎!蟹乎!汝于吾之一生,殆相终始者乎!所不能为汝生色者,未尝于有螃蟹无监州处作郡,出俸钱以供大嚼,仅以悭囊易汝。即使日购百筐,除供客外,与五十口家人分食,然则入予腹者有几何哉?蟹乎!蟹乎!吾终有愧于汝矣。”总让人感觉嗜好得有些夸张,痴迷得有些过火了。
 
 螃蟹的做法各种各样,但我以为《金瓶梅》第六十一回中常峙节老婆做的“酿螃蟹”最为独特。那是用“四十只大螃蟹,都是剔剥净了的,里边酿着肉,外用椒料、姜蒜米儿、团粉裹就,香油煠过、酱油醋造过,香喷喷,酥脆好食”。螃蟹剔净,省却了“钩”“索”“挑”“剔”的麻烦,这种做法挺适合西门庆这种不会“精致的吃”的粗人。
 
 古人吃螃蟹,雅致些的,都要持螯赋诗的。大家对《红楼梦》里贾宝玉与众小姐在大观园里吃螃蟹赏桂花、大搞赋诗比赛一定印象颇深,你很难想象一群少爷小姐只在那里闷头大嚼,那会多么无趣!
 梁实秋先生向来讲究吃的章法,提到吃螃蟹,他的经验是:“在正阳楼吃蟹,每客一尖一团足矣,然后补上一碟烤羊肉,夹烧饼而食之,酒足饭饱。别忘了要一碗汆大甲,这碗汤妙趣无穷,高汤一碗煮沸,投下剥好了的蟹螯七八块,立即起锅注在碗内,洒上芫荽末、胡椒粉和切碎了的回锅老油条。”以蒸蟹始,以大甲汤终,前后照应,老辈人的吃法,也处处像一篇起承转合的大文章了。
 |    |